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液
  • 3篇血液流变
  • 3篇血液流变学
  • 2篇血小板
  • 2篇脑梗
  • 2篇脑梗塞
  • 2篇脑梗死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梗塞
  • 2篇梗死
  • 1篇血细胞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血小板聚集性
  • 1篇血液流变性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作用
  • 1篇应激

机构

  • 3篇新乡医学院

作者

  • 3篇张晨光
  • 3篇涂晓艳
  • 2篇贺志安
  • 1篇张卫群
  • 1篇赵庆伟
  • 1篇孟改莉
  • 1篇班艳娜
  • 1篇杨秋菊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3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全血细胞参数及血液流变性指标的变化(英文)被引量:12
2006年
背景: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改变与血管损伤、微循环障碍以及血栓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全血细胞25项参数的变化。设计:同期对照病例分析。单位:新乡医学院医学检验系。对象:①脑梗死组:2002-01/1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7例,均为首发患者,病程4~12h,经头颅CT证实为脑梗死,其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②正常对照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血压正常,无心、脑、肾疾病及糖尿病的健康人53例。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方法:①脑梗死组患者于入院当天进行降纤治疗,注射2支10u克栓酶,分别于第3,5,7天再次注射1支10u的克栓酶。②两组均用肝素钠抗凝的真空采血管抽取空腹静脉血5mL和EDTA-K2抗凝血2mL,测定切变率分别为200s-1,30s-1,5s-1和1s-1时的全血黏度值、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血沉方程K值、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③脑梗死组患者首次检测时间为发病24h内(急性期),并于治疗2周后(恢复期)复查上述指标。主要观察指标:两组血液流变学及全血细胞参数的比较。结果:脑梗死组127例,急性期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恢复期有5例患者因出院未能复查。正常对照组53例均无脱落。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外,脑梗死组患者急性期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脑梗�
张晨光涂晓艳赵庆伟
关键词:脑梗塞血液流变学血细胞血小板
川芎嗪对应激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贺志安张晨光涂晓艳班艳娜杨秋菊孟改莉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性的变化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降纤酶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红细胞与血小板参数及血小聚集性的变化。方法:选择2004-01/1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病程12h之内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27例为患者组,入院当天注射2支10U降纤酶(商品名东菱克栓酶,日本东菱药品工业株式会社产,进口许可证号:93048),于入院第3,5,7天再次注射1支10U的降纤酶。以同期体检的53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测定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聚集性,患者组检测2次(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结果:18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组治疗前的全血高、中、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平均血小板体积显著高于对照组[(4.88±0.62),(6.09±0.87),(22.09±4.29)mPa·s,8.69±0.47,(10.15±1.21)fl;(3.99±0.38),(5.20±0.53),(19.04±3.01)mPa·s,6.97±0.58,(8.17±1.01)fl,P<0.01];血小板1,5min聚集率和最大血小板聚集率也高于对照组[(38.2±6.7)%,(54.1±8.5)%,(64.2±10.9)%;(29.5±4.4)%,(39.3±7.4)%,(42.5±8.1)%,P<0.01],而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175.00±48.91),(229.41±51.42)×109L-1,P<0.01]。②患者组治疗2周后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小板1,5min聚集率等指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20.41±3.27),(1.71±0.36)mPa·s,(0.43±0.06)L/L,7.42±0.49,(31.6±4.5)%,(41.6±7.8)%,P>0.05]。结论:①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与高黏血症、高血小板聚集性及大血小板增加有关。②降纤酶有明显降低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聚集性、血小板聚集作用。
贺志安张晨光涂晓艳张卫群
关键词:脑梗塞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血小板聚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