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建红

作品数:138 被引量:413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2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5篇文化科学
  • 27篇哲学宗教
  • 15篇经济管理
  • 13篇自然科学总论
  • 12篇政治法律
  • 11篇社会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学

主题

  • 34篇教育
  • 27篇伦理
  • 23篇道德
  • 16篇文化
  • 15篇社会
  • 14篇社团
  • 14篇主义
  • 14篇科技社团
  • 12篇社会主义
  • 12篇高校
  • 10篇道德教育
  • 8篇大学生
  • 8篇德教
  • 8篇德育
  • 8篇伦理风险
  • 8篇价值观
  • 8篇教学
  • 8篇核心价值观
  • 7篇人文
  • 7篇社会主义核心

机构

  • 98篇武汉理工大学
  • 33篇北京科技大学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外交学院
  • 1篇中国科普研究...
  • 1篇北京京北职业...

作者

  • 135篇潘建红
  • 4篇高栋
  • 3篇朱婷婷
  • 3篇石珂
  • 2篇杨怀中
  • 2篇彭列汉
  • 2篇刘姗姗
  • 2篇阎高程
  • 2篇李俊
  • 2篇吕迪
  • 2篇刘宇
  • 2篇曾翠
  • 1篇刘宏涛
  • 1篇梁江南
  • 1篇熊兵
  • 1篇王芳
  • 1篇刘加顺
  • 1篇钟书华
  • 1篇卢佩玲
  • 1篇李光

传媒

  • 9篇武汉理工大学...
  • 8篇高校辅导员
  • 6篇自然辩证法通...
  • 5篇自然辩证法研...
  • 4篇中国科技论坛
  • 4篇科学管理研究
  • 4篇教育评论
  • 4篇理论月刊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 4篇宜春学院学报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社会工作
  • 3篇科技创业月刊
  • 3篇武汉科技大学...
  • 3篇思想教育研究
  • 3篇学习月刊
  • 2篇商业时代
  • 2篇教育与职业
  • 2篇中国高等教育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7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9篇2018
  • 8篇2017
  • 11篇2016
  • 11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12篇2008
  • 11篇2007
  • 4篇2006
  • 9篇2005
  • 9篇2004
1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科技是道德进步的源泉与动力
2004年
科技是道德的源泉。从历史角度来考察道德的起源,科技是道德的生长点。人类掌握越来越多的科技,便越来越多地被限制。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在调整社会关系中应运而生的,由于社会与科技发展的相关性,可得出科技与道德的相关性。人类社会先有道德现象,而道德的概念形成却晚得多。道德从自然范畴转化为人的行为规范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潘建红
关键词:源泉道德现象道德进步
基于结构-功能分析的科技社团推进国家治理被引量:11
2018年
科技社团相对于其他社会组织,有其特殊的结构组成,进而产生了独特的治理功能。科技社团治理功能的充分发挥,需要在理念、行动、方法方面进行创新。理念上要重视科技社团组织与基础地位,行动上要政府推动、多元主体倡导、自身能力提高,方式上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共建。
潘建红张怀艺
关键词:科技社团协同治理
论科技与道德协调发展的原则被引量:5
2005年
面对现代科技的发展与人类道德的激烈冲突,寻求二者的协调发展是人类必须应对的新课题。科技与道德协调发展应遵循人本原则和生态原则,这两大原则具有内在统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在这两大原则的指导下,才能呈现科技与道德的协调发展。
潘建红
关键词:人本原则生态原则协调发展
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阻碍及对策建议
2023年
数字化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数字素养,对于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尚且存在教师数字化意识淡薄、数字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能力不足、数字素养培训形式单一且不够深入等问题。为此,要从教师和高校两个层面探寻对策:教师要强化数字化教学意识,提升数字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高校要完善教师发展机制以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加大培训力度以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数字技术技能。
宋佳潘建红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师
面向现代技术伦理风险防范的理念选择
2016年
世界正在进入风险社会语境下的风险社会时期,技术进步与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带给人类的不确定性,使传统工业社会的思维逻辑发生了颠覆性转变,并形成了现代技术伦理风险。现代技术伦理风险成了风险社会的又一表现形式。正是由于现代技术伦理风险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的防范需要在理念上坚持主体观、系统整体观与协同防范观。
潘建红陈井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历程与经验被引量:1
2021年
促进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始终保持高度的关注与重视,注重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关心特殊群体文化生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些不同的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进行了丰富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形成了宝贵的经验,对推动残疾人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潘建红魏伟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残疾人
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引领与中国精神塑造被引量:5
2020年
中国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基础,在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引领中彰显着引导发展方向、凝聚价值共识、净化舆情环境的重要价值。同时,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的传播给中国精神带来一定冲击,主要表现为非理性舆情泛滥下的内涵曲解、虚假舆情高涨下的内容解构、海量舆情滋生下的地位边缘化,进而引发民众对中国精神的认知偏差、认同危机,中国精神在意识形态中地位式微。大数据时代,需通过发挥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价值,在网络舆情引领中塑造中国精神,为此,应当在主流价值舆论传播中辐射中国精神影响力,在网络舆情理性引导中匡正中国精神认知,在虚假舆情防控中重建中国精神认同,在海量舆情信息排查中夯实中国精神地位。
潘建红杨利利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
现代科技进步的德育选择
2008年
现代科技活动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试验,不仅使已有的道德问题得到拓展,而且还引发了传统道德与科技发展现实的诸多冲突,科技活动实践已不容置疑地展现了科技活动所负载的价值与传统道德价值的剧烈冲突,随着现代科技的加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科技与道德的冲突已普遍存在,而且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正在急剧地增强和扩展。科技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关系问题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
潘建红
关键词:德育社会道德传统道德道德价值
科技成果转化中科技社团的功能定位与实践策略被引量:14
2019年
当前,科技社团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着一定的功能缺位,这既与政府维度的政策制度不完备有关,也与科技社团内在动力不足、社会认知偏差等因素相关。为此,在挖掘科技社团功能发挥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应从政府政策法律保障、科技社团内在动力激发以及引导社会形成正确认知三个维度探寻促进科技社团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
潘建红杨利利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社团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交往行为探析
2015年
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交往行为是大学生最重要的日常行为之一,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应重视对大学生交往行为的引导。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交往理念、交往行为主体、交往中介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影响了工作的实际效果。要通过创新交往理念、畅通交往行为发生渠道、优化交往行为发生环境等途径,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潘建红唐祺锋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交往行为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