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睿俊

作品数:27 被引量:22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高校教育高地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3篇腹腔
  • 13篇腹腔镜
  • 8篇手术
  • 7篇直肠
  • 7篇肿瘤
  • 5篇外科
  • 5篇教学
  • 4篇医师
  • 4篇直肠癌
  • 4篇术后
  • 4篇住院医师
  • 4篇胃肠
  • 4篇结直肠
  • 4篇肠癌
  • 4篇肠肿瘤
  • 3篇预后
  • 3篇直肠癌根治
  • 3篇直肠癌根治术
  • 3篇直肠肿瘤
  • 3篇手术后并发症

机构

  • 23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微创外...

作者

  • 27篇潘睿俊
  • 15篇马君俊
  • 15篇郑民华
  • 9篇冯波
  • 9篇孙晶
  • 8篇薛佩
  • 7篇臧潞
  • 6篇陆爱国
  • 6篇董峰
  • 5篇胡伟国
  • 5篇王明亮
  • 4篇吴超
  • 4篇王佳玉
  • 3篇史霆
  • 3篇蔡伟
  • 2篇匡洁
  • 2篇何子锐
  • 2篇吴超
  • 2篇许臻晔
  • 2篇张鲁阳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腹腔镜外科杂...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毕业后医...
  • 1篇健康博览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190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肠道肿瘤中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临床研究与应用分析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作为液体活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肿瘤病人的诊疗、术后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基于液体活检和全新生物学标记物识别的CTCs检测能够为术后病人的病...
潘睿俊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胃肠道肿瘤
胃肝样腺癌9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2015年
目的 :探讨胃肝样腺癌(adenocarcinoma of stomach,HA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分析9例HAS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9例HAS患者中,8例为男性,1例女性;平均为(64±10)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黑便或进餐时呕吐。8例患者术前行血清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检测,其中6例升高。病理检查结果显示,HAS在组织形态学上具有肝细胞癌的分化特征,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存在不同程度的AFP表达。结论:HAS罕见,且易发生淋巴结及肝脏转移,及早诊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笪倩吴华成何燕燕潘睿俊许海敏金晓龙
关键词:胃肝样腺癌甲胎蛋白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
医学模拟教育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6
2017年
医学模拟教育是模拟技术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利用模拟的方式为学习者提供安全、高仿真的系统环境,通过在实践中学习以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本研究从医疗环境的变化、诊疗技术的发展、医疗行为模式、医务人员评估考核、医学实践过程中的团队协作、住院医师自身特点等几个角度进行现状分析,阐述了医学模拟教育的必要性及必然性。结合上海交通大学瑞金临床医学院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开展医学模拟教育的经验,从"谁来培"、"培什么"、"怎么培"这3个角度,对医学模拟教育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解析。
史霆王佳玉蒋婕许臻晔潘睿俊徐艳丽匡洁
关键词:医学模拟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性学习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前钛夹标记定位的指征探讨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前钛夹标记辅助病灶定位的应用指征。方法: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共行367例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其中86例(23.4%)因病灶定位不确切行术中肠镜定位,分析并归纳其原因。结果:造成病灶定位不确切的因素包括肛检阴性、术前肠镜定位肿瘤位于非回盲部或升结肠、术前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原发病灶或原发病灶T分期≤2期、肠镜下评估病灶直径≤3 cm、大体类型为隆起型(各因素均为强烈相关,P=0.000)。上述因素即为术前钛夹标记定位的初步指征,将其表述为流程图。应用此流程图预测367例研究对象是否需行术前钛夹标记定位,取得良好的效果,其灵敏度为94.2%,特异度为90.0%,阳性似然比9.42,Youden指数0.842,准确率91.0%,阳性预测值74.3%,阴性预测值98.1%。结论:应用此指征判断病灶是否需行术前钛夹标记定位方法简便且有效,可避免对无需定位的病灶进行额外操作,降低了术中肠镜定位的使用频率。但术前钛夹标记辅助定位的实际使用效果仍需大样本前瞻性研究确定。
蔡正昊郑民华马君俊潘睿俊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腹腔镜检查术前定位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中腹内压升高对急性胃肠损伤影响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中c0:气腹压力升高对急性胃肠损伤(AGI)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66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通过随机数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10mrnHg(1mmHg=0.133kPa)组、12mmHg组和15mmHg组。3组患者术中c02气腹压力分别设定为10mmHg、12mmHg和15mmHg。主要观察指标:记录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检测患者IL-6及TNF-α水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n)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结果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66例,3组各22例。研究过程中11例患者退出(10mmHg组3例、12mmHg组3例、15mmHg组5例)。3组患者术后6h内拔除鼻胃管的患者分别为19、18、14例,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5,P〉0.05)。3组患者中分别有0、1、2例发生术后非AGI早期腹腔内并发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5.82,P〉0.05),且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无短期内再手术。15例患者出现AGI,其中AGII级8例,AGIⅡ级7例。10mmHg组、12mmHg组、15mmHg组患者AGI发生比例分别6/19、3/19、6/17,AGI严重程度AGII、Ⅱ级分别为2例和4例、2例和1例、4例和2例,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2.04,2.00,P〉0.05)。10mmHg组、12mmHg组、15mmHg组患者术后肠麻痹发生比例分别为4/19、3/19、4/17,肠蠕动恢复时间分别为(37±25)h、(26±16)h、(33±12)h,首次肛门排气或排便时间分别为31.3h(16.8h,45.6h)、40.8h(20.9h,64.5h)、31.9h(20.8h,51.0h),耐受半流质饮食时间分别为142.3h(118.9h,144.9h)、137.4h(118.7h,143.4h)、139.5h�
蔡正昊郑民华孙晶潘睿俊马君俊冯波王明亮陆爱国
关键词:腹腔内压力炎症介质
虚拟现实技术在外科医学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与探索被引量:1
2023年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将计算机生成的三维场景与用户感官交互的技术,已逐步应用到医学领域。笔者团队自2016年成功尝试3D腹腔镜胃肠手术虚拟现实技术直播以来,经过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探索(2016—2017年)和深入研究阶段(2018—2019年)后,如今进入到应用实践阶段(2020年—至今)。随着技术迭代及应用经验的丰富,笔者中心目前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主要聚焦在面向医学本科生的急性阑尾炎早期接触临床教学场景及面向临床患者术前谈话沟通的临床医疗场景,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随着软件和硬件方面不断的突破和创新,虚拟现实技术将会应用于更多临床虚拟现实技术场景,课程受众也将拓展到更广泛群体。部分新近热点如元宇宙、ChatGPT等的融入将会弥补虚拟现实技术内容场景和交互性方面的短板,其应用前景拥有无限可能。
吴超薛佩王佳玉王诗潇孙晶马君俊潘睿俊胡伟国郑民华
关键词:虚拟现实医学教育
基于微信平台的腹腔镜基础技能培训课程有效性分析及经验分享被引量:5
2018年
时间碎片化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是当代社会的两个重要特征。在此基础上,以智能手机为工具,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为平台,通过微课帮助医学生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将对医学生的日常学习带来积极影响。为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设置了一系列对照试验,用于科学评估微信教学和传统教学在医学生外科技能实践的教学效果,通过χ~2检验评价两组一般资料的异质性,两组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基于微信平台的腹腔镜基础技能培训课程对比基于传统教学方法的相同课程在轨道移圈、穿隧道和高低柱3项上的有效性均无差别。微信课程的加入不会对腹腔镜技能培训教学效果产生明显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同时微信课程有着硬件要求低、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优势,可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替代或辅助教学方法应用。
潘睿俊薛佩薛佩孙晶史霆
关键词:医学教育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改善病人术前焦虑临床研究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在改善外科手术病人术前焦虑状态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入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2020-05-04—2020-07-10拟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100例,1∶1随机分为VR体验组(50例)与传统术前谈话组(50例)。VR体验组病人在常规术前谈话后观看手术室术前准备流程及麻醉苏醒过程的第一人称视角VR全景视频,传统谈话组则仅采取常规术前谈话,完成后两组病人均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其术前焦虑水平。结果VR体验组病人的SAS评分显著低于传统谈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VR技术拍摄的第一人称视角全景视频能帮助病人了解进入手术室后术前准备流程及麻醉苏醒过程,可以有效缓解病人术前焦虑状态,在临床工作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薛佩付占威赵轩孙晶马君俊郑民华潘睿俊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术前焦虑围手术期
腹腔镜基础技能模拟培训BEST课程的实施效果与思考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总结近10年腹腔镜基础技能模拟培训课程实施效果及课程内容与模具更新的实践经验。方法:收集2012年至2022年参加腹腔镜基础技能模拟培训(basic essential surgical technique training,BEST)课程的学员的课前评估问卷、腹腔镜基本操作考核成绩及课后评估问卷等信息。按照课程建设的时间段分为两组,即参加前期使用单一培训系统课程的学员(传统组)和后期课程模具更新后使用多种培训系统整合课程的学员(试验组)。比较两组学员完成轨道移圈、穿隧道和高低柱3项操作的客观成绩及学员对课程设置、实施效果方面的主观课程反馈评价。研究依照数据类型使用SPSS 13.0分别进行t检验、Wilcoxon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150名传统组学员完成轨道移圈、穿隧道和高低柱3项的用时分别是1.08 min(0.81 min,1.60 min)、2.20 min(1.60 min,3.27 min)和4.86 min(3.28 min,6.36 min),而75名试验组学员对应用时为1.27 min(0.87 min,1.83 min)、2.57 min(1.58 min,4.07 min)和4.35 min(2.90 min,6.42 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员对课程评价方面,试验组学员在课堂环境氛围、授课方式安排、培训设备器械、培训练习机会、助力临床工作及符合课前预期这6项的主观评价满意百分率均高于传统组。结论:不断更新的BEST课程可保证学员的培训质量并获得学员们对课程更高的满意度,而本课程对临床实际中的获益可通过对这些培训学员进行长期随访而进一步验证。
吴超吴超邵岩飞洪希周张鲁阳张鲁阳王佳玉薛佩王佳玉潘睿俊孙晶
关键词:腹腔镜模拟教学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质量控制要点被引量:14
2022年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在我国开展已经30年,目前正进入高位平台期。但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仍面临着如何高质量推广普及,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问题,此外,对于肿瘤手术而言,无瘤技术、功能保留,并在此基础上的长期生存获益,仍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手术指征、关键技术、规范化推广、系统化培训和资质准入等是目前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过程中实行质量控制的要点。
郑民华马君俊潘睿俊洪希周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肿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