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祖科
- 作品数:33 被引量:201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青年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矿业工程更多>>
- 牙周手术治疗牙龈瘤28例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牙周手术治疗牙龈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牙龈瘤患者28例,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将瘤体彻底切除并行牙周翻瓣术,直视下对病变周围骨组织及牙周组织进行修整,保留患牙。结果经术后0.5—2年随访,28例患者牙龈外形良好,无炎症,无牙周袋形成,牙齿无松动,牙龈瘤无复发。结论手术彻底切除瘤体而保留患牙,此法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牙祖科
- 关键词:牙龈瘤牙周翻瓣术
- 牙周炎患者血清及唾液褪黑素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通过检测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及唾液中褪黑素( MT )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牙周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5年3-11月到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就诊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27例(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合 格的牙周健康者18例(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牙周炎组治疗前、后血液及唾液M T 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其与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牙周炎组血清MT 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牙周炎组血清MT 水平 较治疗前升高(P〈0.05).牙周炎组唾液MT 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牙周炎组血清MT 水平与牙周探诊深度( PD )、探诊出血( BOP )阳性率均呈负相关关系(均 r =-0. 47, P〈0.05),牙周炎组唾液MT 水平与 BOP阳性率呈负相关关系(r = -0. 40, P 〈 0 05).结论:血清 MT 水平的降低可能是牙周炎患病的危险因素,血清及唾液 MT 水平可能成为监测牙周炎严重程度的新指标.
- 林桂兰林小洁冯豆豆陶人川牙祖科
- 关键词:牙周炎褪黑素牙周临床指标
- 牙周基础治疗对药物性牙龈增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6
- 2009年
- 目的:评价牙周基础治疗对钙拮抗剂导致的药物性牙龈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钙拮抗剂导致的牙龈增生患者24例,在基线和牙周基础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各时点分别记录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出血指数(bleedingindex,BI),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和牙龈增生指数(Gingivalovergrowthindex,GO)。18例患者共240个位点完成了6个月的观察。结果:在观察期间,PLI、BI、PD和GO指数持续改善(P<0.01),GO指数为0级的位点基线为0,治疗后6个月则上升到45.83%,GO指数为1、2、3级的位点逐渐下降,GO指数为3级的位点在治疗后6个月降为0。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可改善钙拮抗剂药物引起的牙龈增生的程度。
- 牙祖科曾启新陈东晖
- 关键词:钙拮抗剂药物性牙龈增生牙周基础治疗
- 一次性全口龈下刮治和分象限龈下刮治对慢性牙周炎疗效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比较一次性全口龈下刮治(full-mouth 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FM-SRP)与分象限龈下刮治(quadrant scaling androot planning,Q-SRP)对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需进行牙周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54例,分为FM-SRP组27例和Q-SRP组27例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3,6个月后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牙周附着水平(Attachment Lev-el,AL)、探诊后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的变化,并记录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和止痛药使用情况及术后是否有发热症状。结果:两组龈下刮治后3,6个月后PD、AL、BOP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FM-SRP组VAS评分高于Q-SRP组(P<0.05);术后两组均有患者出现发热症状,但两组平均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SRP和Q-SRP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FM-SRP术后全身反应稍明显,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
- 牙祖科陶人川曾启新陈东晖马飞
-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
- 广西地区64例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艾滋病感染患者口腔病损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6
- 2005年
- 目的了解广西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艾滋病感染(HIV/AIDS)患者口腔病损状况,为我国HIV/AIDS人群口腔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经广西区疾病控制中心确诊为HIV/AIDS患者64例为调查对象,由专业人员采集病史,进行口腔专科检查,并将详细记录的结果与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感染口腔表征协作中心制定的艾滋病口腔表征分类及诊断标准相比较.结果64名HIV/AIDS患者,年龄范围为5月~64岁,平均年龄36.1岁,其中男53人,女11人.48名有口腔主诉,以口干、疼痛、吞咽困难为主;口腔表现为口腔念珠菌病39例、口干症20例、口腔溃疡11例、艾滋病相关的牙周病7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口炎6例、带状疱疹3例、口腔毛状白斑2例、卡波济肉瘤和淋巴节炎各1例.结论口腔念珠菌病是HIV/AIDS患者最常见的口腔表征,多数患者伴有口干、唾液分泌减少.口腔溃疡患病率与正常群体相比没有提高,但是溃疡严重程度增加.提示HIV/AIDS患者常伴有口腔表征,并且部分口腔表征出现较早.
- 陶人川邓华颉牙祖科郭素贞梁树雄刘伟
- 关键词:艾滋病口腔表征念珠菌病
- 龈沟液β-防御素-2及白细胞介素-1β水平与慢性牙周炎关系研究
- 曾启新李雅灵牙祖科陶人川
-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白细胞介素1-Β龈沟液
- 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中褪黑素、IL-1β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检测分析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褪黑素、IL-1β水平的变化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用ELSIA法检测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龈沟液中褪黑素、IL-1β水平,分析褪黑素、IL-1β与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BOP)、附着丧失(CAL)的相关性。结果:牙周基础治疗前,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褪黑素、IL-1β水平均高于治疗后(P<0.05)。治疗前褪黑素水平与PD、BOP均呈正相关(r=0.465,r=0.736),IL-1β水平与PD、BOP也均呈正相关(r=0.350,r=0.541),褪黑素水平与IL-1β水平呈正相关(r=0.442);治疗后褪黑素、IL-1β水平与各项牙周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褪黑素水平与牙周炎症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牙周治疗对龈沟液中褪黑素表达水平有明显影响。
- 牙祖科林桂兰陶人川曾启新林小洁吴佳璇
- 关键词:牙周炎褪黑素龈沟液IL-1Β
- 107例牙周炎专科初诊病历资料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了解牙周炎患者牙周专科初诊时的专科检查情况,为防治牙周炎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107例牙周炎初诊病历资料,了解牙周专科初诊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60%以上位点BOP阳性的有61例(57.01%),PD>4mm的有38例(35.51%),牙龈退缩>1mm的有47例(43.92%),CAL>5mm的有54例(50.47%);60%以上位点牙松动的有33例(30.84%),缺失牙的有15例(14.02%)。结论:大部分牙周科患者专科检查临床表现较严重,初诊时已患有中、重度牙周炎,对牙周炎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
- 林桂兰陶人川梅国城彭圆媛彭嵩牙祖科
- 关键词:牙周炎初诊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
- CBL教学法在牙周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尝试被引量:8
- 2008年
- 牙祖科曾启新李雅灵
- 关键词:牙周病学CBL教学法医学生
- 牙冠延长术用于暴露龈下残根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2
- 2009年
- 牙祖科曾启新李雅灵
- 关键词:牙冠延长术生物学宽度牙龈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