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伦
- 作品数:9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低RCS雷达目标接收技术
- 王伟伦刘建设
- 关键词:雷达目标雷达接收机
- 多/双基地雷达检测性能研究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利用分布式检测原理,研究了地理上分散的五个接收站同时监视空中某一雷达单元的检测性能,各接收站的信噪比各不相同,并可以一定的方式随机设定。提出了全系统之总虚警概率、总发现概率和各接收支路的虚警概率、发现概率及中央处理器判决策略之间的关系通式。绘制了全系统总检测概率特性曲线,并与单接收支路的检测概率特性曲线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多站分布总检测性能明显地优于单站。
- 王伟伦潘振五
- 关键词:雷达
- 多/双基地雷达检测计算机仿真被引量:1
- 1994年
- 本文利用分布式检测方法,研究了多/双基地雷达联合检测的计算机仿真技术.仿真检测对象为SwcrlingⅠ、Ⅱ、Ⅲ、Ⅳ型非相干起伏目标.各本地接收机输入端的信嗓比可按预定的分布随意装定.被仿真的接收系统米用对数中放、线性检波及视频积累处理.中央处理器的判决方式、各中放的对数特性参数、检波参数及积累脉冲数均可随意键入.建立了四类起伏目标的随机序列与色高斯噪声混合的仿真模型.编制了全系统检测的仿真软件,并在互BM4381计算机上对五个多/双基地雷达的联合检测作了仿真实验.结果提示,采用多数表决,可望在75%发现概率处,获得较单站检测时高3dB以上的信噪比改善.
- 王伟伦潘振五王晓峰
-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分布式检测
- 变基线双基地雷达实时测距系统被引量:1
- 1994年
- 变基线双基地雷达实时测距系统王伟伦,潘振五,唐宏涛固定基线双基地雷达实时测距系统的研制在文献[1~3]上曾有报导.本文是在文献[3]的基础上新研制成的一种变基线双基地雷达实时测距系统.在本系统中,发射机是固定的,接收机放置在运动的载体(如汽车、舰船等...
- 王伟伦潘振五唐宏涛
- 关键词:双基地雷达
- 预警雷达反隐身技术顶层设计被引量:1
- 2014年
- 从雷达总体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预警雷达反隐身举措,并做了初步分析。这些举措是短波宽脉冲发射、空间功率合成、多/双基地接收、扇扫合成孔径及脉冲压缩。所有这些举措旨在提高E/N0,并兼容于同一雷达中。
- 王伟伦王仲雷
- 关键词:反隐身空间功率合成
- 双基地雷达实时测距与距离分辨
- 1989年
- 本文叙述了基线长为10km,以接收点为坐标原点的双基地雷达实时测距系统。最大测量距离为25.5km。方位角观察范围为0°至255°,仰角观察范围为0°至40°。测距系统能提供的角度分辨力为1°;能提供显示器的量化距离小于100m。采用十六位微机对目标离接收点的真实斜距进行了精确计算。在整个测距范围内,最大计算绝对误差不超过51m。以 DMA 实现快速数据读出,形成显示器的时基线。在同一波束位置上,本测距系统能处理10~6sec^(-1)数据率的目标,并给出它们的真实斜距。本测距系统计及了目标高度对斜距的影响。整个系统具有数模结合的特点,并保留了目标的幅度信息,为雷达操纵手识别目标提供方便。本文还讨论了双基地雷达的距离分辨力。
- 王伟伦潘振五唐宏涛
- 关键词:双基地雷达
- 低可见雷达目标探测技术研究
- 1999年
- 提出了利用双基地雷达探测隐身目标的新设想,并进行了有关的实验。本研究并不依赖大双基地角造成目标RCS增强的机理,而是基于远端传感器及扩频增益以提高防空系统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距离,并对有关接收部分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及电路实验。结果表明,将扩频技术引入双基地雷达,会获得明显的效益;收发之间的长基线将使有效探测距离大大向前延拓。
- 王伟伦宗凯宋小牧
- 关键词:双基地雷达隐身目标
- 扩频双基地雷达体制研究
- 王伟伦潘振五
- 关键词:双基地雷达扩频通信雷达侦察设备信息处理雷达信号
- 分布式检测理论在雷达反隐身技术中的应用
- 利用分布式检测原理,研究了地上分散的五个接收站同时监示空中某一雷达单元的检测性能。各接收站的信噪比各不相同,并可以一定的方式随机设定。推导了全系统之总虚警概率、总发现概率和各接收支路的虚警概率、发现概率及中央处理器判决策...
- 王伟伦潘振五邓建军
- 关键词:信号检测分布参数测量雷达信号隐身飞机恒虚警接收机雷达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