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利艳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济南市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根管
  • 2篇磨牙
  • 1篇蛋白
  • 1篇第二磨牙
  • 1篇学龄
  • 1篇学龄前
  • 1篇学龄前儿童
  • 1篇牙髓
  • 1篇牙髓病
  • 1篇牙体
  • 1篇牙体牙髓
  • 1篇牙体牙髓病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病
  • 1篇牙周膜
  • 1篇牙周膜成纤维
  • 1篇牙周膜成纤维...
  • 1篇上颌
  • 1篇上颌第二磨牙
  • 1篇牛牙

机构

  • 5篇济南市口腔医...
  • 2篇山东大学

作者

  • 5篇王利艳
  • 4篇蔡军
  • 3篇徐岩
  • 2篇栾毅君
  • 2篇王鸽
  • 1篇赵晖
  • 1篇吴婷

传媒

  • 2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牛牙症1例被引量:1
2018年
牛牙症患牙牙体及髓腔变大,髓底及根分叉向根尖方向移位^([1])。因此类牙齿形态类似于有蹄动物牙齿尤其公牛(bull)。1913年,Keith将拉丁词tauro(描述牛)和希腊词dont(描述牙齿)结合,首次提出"牛牙症"(taurodontism)一词,来描述史前人类的牙齿^([2])。
王利艳王鸽蔡军
关键词:牛牙症磨牙根管治疗
济南市历下区学龄前儿童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济南市历下区3~6岁儿童龋病现状,为龋病预防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参照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和《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方案》,对济南市历下区3—6岁627名儿童进行龋病检查。结果5岁儿童为乳牙患龋高峰期,患龋率为79.4%。6岁儿童患牙充填率虽较高,但充填率仅为20.6%。结论济南市历下区3~6岁儿童乳牙患龋率均较高,充填率较低。
徐岩栾毅君蔡军吴婷赵晖王鸽王利艳
关键词:龋病流行病学调查
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疗效观察
2019年
探讨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方法对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5-2018.10期间收治且资料完整的9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纳入研究,抽签后分为A组(30例,少量充填)、B组(30例,适量充填)与C组(30例,超量充填),回顾分析三组患者根管治疗效果。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C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A组、C组治疗效果差异性较小(P>0.05);在治疗后的VAS评分方面,B组小于A组、C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A组、C组治疗后VAS评分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牙体牙髓病在应用根管填充治疗期间,充填不足或者超填均会影响到治疗效果,实际治疗期间需要保证充填处于适量状态。
王利艳
关键词:根管填充牙体牙髓病临床疗效
HMGB1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骨钙蛋白和骨涎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Cs)骨钙蛋白(OC)和骨涎蛋白(BSP)表达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PDLCs,取传4~6代细胞,随机分为HMGB1组、对照组,HMGB1组给予100ng/mL HMGB1处理,对照组不予HMGB1处理。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各组OC、BSP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HMGB1组OC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BSP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 HMGB1可能通过影响人PDLCs中OC和BSP表达,从而参与牙周病中牙槽骨破坏,继而促进牙周病发展。
蔡军栾毅君瞿海涛刘慧超王利艳徐岩
关键词:牙周病高迁移率族蛋白B1牙周膜成纤维细胞骨钙蛋白骨涎蛋白
上颌第二磨牙根管形态及弯曲程度的CT研究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研究山东地区人群上颌第二磨牙牙根、根管形态及弯曲程度。方法:收集CBCT检查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中筛选出健康、未经过治疗、发育良好的139个上颌第二磨牙,并对其根管构型和弯曲度进行...
王利艳李俊俊武侠蔡军徐岩
关键词:上颌第二磨牙CBCT根管弯曲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