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少宁

作品数:16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武术
  • 3篇文化
  • 3篇传统武术
  • 2篇大学生
  • 2篇大学生思想
  • 2篇大学生思想政...
  • 2篇大学生思想政...
  • 2篇学生思想政治...
  • 2篇政治
  • 2篇政治教育
  • 2篇治教
  • 2篇中国武术
  • 2篇融合性
  • 2篇思想政治
  • 2篇思想政治教育
  • 2篇宋明理学
  • 2篇太极
  • 2篇太极拳
  • 2篇武德教育
  • 2篇理学

机构

  • 12篇天津体育学院

作者

  • 12篇王少宁
  • 7篇杨祥全
  • 1篇徐士祖
  • 1篇毋江波

传媒

  • 3篇中华武术(研...
  • 2篇吉林体育学院...
  • 2篇体育学研究
  • 1篇体育文化导刊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世界三大文化圈代表性运动项目之文化差异研究
研究目的:文化圈是文化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不同的学者,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文化圈有不同的划分。梁漱溟按照'意欲'的不同把人类文化分为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三种类型。蔡德贵则以'餐具'为依据将世界文化分为筷子文化圈、手...
杨祥全王少宁
关键词:文化圈太极拳瑜伽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差异
文献传递
论体用思想在武术中的运用
"体用"是中国传统哲学与思想史中的概念,也是武术文化体系中的重要脊线。作为一对哲学范畴、思维方式和分析框架,"体用观"对建构武术理论有着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历史研究等方法对武术与体用思想相融的基本内涵、内在机制进...
王少宁杨祥全
关键词:传统武术
浅析太极拳生命观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
2014年
本文结合古典医学文献《内经》中的精气神学说和中国古典哲学的道气论观点,阐释了太极拳运动中的生命观。研究认为,太极拳调理人体阴阳,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即以整体为主的运动方式,以腰为轴的运动方式,以心如止水的心理活动方式,来平衡人体的精、气、神,达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王少宁徐士祖
关键词:太极拳生命观天人合一
“体用”境迁:中国武术思维方式的哲学思想史考察被引量:1
2022年
“体用”是中国传统哲学与思想史中表达能力最强的一对范畴,其理论架构深刻影响了后世武学。“与道同符”的体用性建构是拳术家阐释拳理的传统思维方式,这一理路很值得深入挖掘。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武术思维方式——“体用”进行哲学思想史梳理与反思。研究发现:历代拳术家借“体用”这一传统思维方式推寻拳理,阐释武术的内在本质与作用现象,其间经过了由“宇宙生成论”至“功夫即本体”衔接演变的思想历程。研究认为:①“宇宙生成论”为武术体用思想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太极阴阳学说标志着武术体用思想的初步形成;②“功夫即本体”为武术体用思想成熟赋予了理学气质,本体功夫哲学隐含了拳术家对武学心性功夫修炼的推重。武术思想在“体用”境迁中实现了对自身的内在超越,每个阶段的体用思想演进及其内蕴的哲学思维,直接反映了历史的进程,体现着逻辑认知与历史演进的统一。
王少宁杨祥全
关键词:传统武术宋明理学宇宙生成论哲学思想
武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性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武德教育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道德教育的基本范畴,加强武德教育可以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富有成效。本文通过探讨武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性实现路径,以期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武德教育的实施提供参考。
王少宁
关键词:大学生武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体用思想在武术中的运用及启示被引量:6
2021年
“体用”是中国传统哲学与思想史中的概念,也是武术文化体系中的重要脊线。作为一对哲学范畴、思维方式和分析框架,“体用观”对建构武术理论有着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历史研究等方法对武术与体用思想相融的基本内涵、内在机制以及方法意义进行分析与阐释。研究认为,拳势“以练周身一体的内气与劲力为体,以练攻防一体的技击战术与技巧为用”,拳理“以静为体,以动为用”和拳法以“体道、味道,进而以武入道”的体认阶序共同建构起了武术“练体”与“练用”的基本内涵;“道器不二”的道艺体用观、“已发未发”的动静体用观以及“摄用归体”的拳势体用观集中反映了武术与体用思想相融的内在机制;武术的延续过程是在一次次“体用互变”的过程中实现了对自身的内在超越,其对体用思想的吸收与借鉴,不仅从思想层面印证了传统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更为重要的是为自身在整个传统文化延续与更迭过程寻找到了“因循”与“通变”的理据。
王少宁杨祥全
关键词:传统武术传统文化宋明理学
“空间”视域下武术身体文化的演进及其内涵探究被引量:1
2020年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等对武术身体文化的演进及其内涵进行了梳理与解读。基于历史维度和实践层面的“空间”研究视域,得出:(1)受古代“身心合一”身体观和实践观的塑形性影响,武术在文明演进中呈现出自然之身、社会之身与文化之身的嬗变特征及意义;武术身份“出场”在文化构建中沿着从场肆训练到战场杀伐,从阵场到游技场,由门户空间再到公众领域的路径,人文价值内涵不断提升;器械武术的文化实践以“击”的叙事结构展开,其身体叙事沿着由粗暴到文明,由感性到理性,由讲求“打”再到不追求“打”的内在逻辑,最终依附于各拳派之中得以传习。(2)从“空间”视域对武术“身形合度”、“劲由内换”、“以形喻势”、“技击之道”的特征意涵进行了解读,提炼出武术“形”的空间表现、“劲”的空间利用、“势”的空间延展和“道”的空间传达四个维度。阐释武术身体文化的演进及其内涵,思考武术如何在现代化征程中维持其自身文化身份,在当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少宁杨祥全
关键词:武术身体文化
困境与超越:文化间性语境下中国武术传播之肯綮被引量:2
2021年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对武术传播展开研究,运用文化间性的话语逻辑探寻武术传播与间性存在的关联,通过历史爬梳、文化观照、逻辑思考及解析理路“四重维度”的书写范式探讨武术传播的问题、路径及对策。研究认为:传播理念趋同性与传播形式的不完善性削弱了武术传播的文化空间;在武术跨文化传播进程中,东西方文化差异与“他者意识”中的刻板形象构成了武术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阻碍。中国武术传播的间性思维与路径选择:“互识互补、视界融合”的文化理念彰显了武术传播的间性思维;“求同存异、美美异和”的文化姿态体现了武术传播的间性智慧;与“他者”文化对话共生的互通意识是武术传播与文化间性内在关联的直接体现。武术传播的文化自觉蕴涵着文化间性的初涌,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多元共生文化环境下得以显现和引申。本文通过凝视和构建武术传播的文化间性,希冀对中国武术传播与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王少宁杨祥全
关键词:中国武术武术传播文化间性身份认同
红色武术文化研究
研究目的:红色是热烈,奔放,喜庆,胜利的象征,中国人历来对红色有着特殊的感情。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自己的武装力量称为红军,将自己所举办的运动会称为赤色运动会,儿童佩戴在胸前的是红领巾。受此启发,该文将红色武术界定为:红色...
杨祥全王少宁
武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性研究
武德教育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道德教育的基本范畴,是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载体,加强武德教育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富有成效。本文通过探讨武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性实现路径,以期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王少宁
关键词:大学生武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