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恺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COVID-19发病首周胸部HRCT表现对疾病进展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人发病首周胸部高分辨力CT(HRCT)表现对疾病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确诊COVID-19病人发病首周胸部HRCT影像及临床资料,男38例,女29例,平均(49.6±17.6)岁,根据病人病程进展情况分为疾病缓解组[55例,平均年龄(46.1±16.7)岁]和疾病进展组[12例,平均年龄(65.6±12.3)岁]。比较2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及CT影像特征,分别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比较性别、年龄及CT征象,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及CT病变范围。采用Logistic回归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对于疾病进程的预测能力。结果 67例病人中,62例病人呈多肺叶胸膜下区分布并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GGO)(92.54%),多伴有肺实变(74.63%)及含气支气管征(80.6%);少见小叶核心结节、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2组病人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缓解组相比,进展组年龄更大、C反应蛋白(CRP)更高、受累肺叶更多、CT评分更高,更多出现胸膜增厚(均P<0.05),其余CT征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年龄、CRP、受累肺叶、CT评分和胸膜增厚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人年龄较大(OR=1.082,95%CI:1.018~1.149;P=0.011)及发病首周HRCT受累肺叶较多(OR=2.716,95%CI:1.086~6.790;P=0.033)是提示病人治疗中临床分型升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COVID-19发病首周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年龄大且受累肺叶多者病程中易发展为重症及危重症。
- 邢志珩丁文龙王继刚王恺赵新骞张硕仲玲珊叶兆祥
- 关键词:胸部肺炎
- A制药企业基于GMP的质量改进模式研究
- 近年来,国内制药企业通过实施GMP规范化生产质量管理使得行业整体质量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是随着制药企业GMP规范化生产的持续进行,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显现出来一些新问题,其中在通过GMP认证后应该如何在GMP规范化管理...
- 王恺
- 关键词:GMP认证质量管理
- 文献传递
- 中、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通过对比中国GMP与美国GMP,找出二者在内容及其深度上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GMP规范管理的改进建议。
- 王恺
- 可视化移动数字X射线摄影在床旁X射线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评价可视化移动数字X射线摄影(DR)在床旁X射线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8例肺炎患者,根据使用的X射线设备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用新型可视化移动式DR摄影进行检查,对照组采用非可视化移动式DR摄影进行检查,比较两组图像质量、二次曝光情况及单次检查时长。结果:观察组中图像甲级片占比为94.12%(32/34),乙级片占比为5.88%2例(2/34),对照组中甲级片占比为88.24%(30/34),乙级片占比为11.76%(4/34),两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二次曝光比例为5.88%(2/34),对照组中二次曝光比例为23.53%(8/3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1,P<0.05)。观察组每完成一次检查的平均耗时为(6.82±1.73)min,对照组为(8.39±2.25)min,观察组平均单次检查耗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0,P<0.05)。结论:可视化移动DR床旁X射线检查摄影与非可视化移动DR相比,成像质量相当,但检查时长缩短,二次曝光率下降,对床旁X射线检查,尤其对传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恺王继刚张硕仲玲珊丁文龙赵新骞邢志珩
- 关键词:床旁摄影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