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

作品数:31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经济管理
  • 5篇农业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扶贫
  • 10篇精准
  • 5篇农业
  • 4篇地理标志
  • 4篇地理标志农产...
  • 4篇农产
  • 4篇农产品
  • 3篇商标
  • 3篇科技扶贫
  • 2篇地理标志保护
  • 2篇休耕
  • 2篇预警
  • 2篇特惠
  • 2篇特色农产品
  • 2篇投资基金
  • 2篇托管
  • 2篇农村
  • 2篇农民
  • 2篇农民专业
  • 2篇农民专业合作

机构

  • 31篇安徽大学

作者

  • 31篇王文
  • 1篇黄毅
  • 1篇方维亮
  • 1篇周克勤

传媒

  • 13篇农家科技(中...
  • 6篇宁夏农林科技
  • 5篇科技视界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科技创业月刊
  • 1篇上海商业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金融精准扶贫系统化运作的制约因素
2018年
金融不仅能优化精准扶贫资金配置,还能激活财政、社会等扶贫资金,引导其实现精准投放,帮助贫困者降低生存脆弱性、脱贫致富.然而,我国金融扶贫中的结构性矛盾制约其规范发展.延伸于实践中表现,主体不明确:多元主体参与,力量分散;金融扶贫的制度与体系不健全;金融机构比较少、金融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贫困主体享受到的金融服务比较少;扶贫贷款风险防控机制弱等诸多制约因素亟待解决,突破其中的结构性矛盾,实现有序高效的系统化运作.
王文
关键词:金融扶贫
论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价值与实现
2017年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耕地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然而,由于农业政策长期以数量保障为中心,许多地方泽涸而渔令耕地透支得触目惊心:在河北,超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在黑龙江,地下水被严重超采、污染;在湖南,土壤重金属污染突出;在云南,形成全国最大石漠化。不一而足。为此,加快构建耕地的轮作与休耕制度刻不容缓。2015年10月,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要探索轮作休耕制度。从2016年6月起,中央财政安排项目资金14.36亿元,将616万亩耕地被纳入试点,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等地进行轮作试点,在华北地下水漏斗区、中南重金属污染区、西南生态严重退化地区进行休耕试点,通过政策扶持、科技支撑,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资源永续利用。
王文
关键词:耕地轮作休耕
论深度贫困地区扶贫路径优化
2019年
我国深度贫困区分布广,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人均收入低。在14个集中连片的省份,有680个深度贫困县,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2676元,村均集体收入只有8800多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唯有分析通晓这一区域深度贫困的表征与成因,才能有的放矢对其精准扶贫,反之,盲目从事,盲目诊治,则会乱象纷呈,以至于“延长”和“加剧”这一过程中的“阵痛”。
王文
我国耕地轮作休耕的成效与发展趋势被引量:4
2019年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耕地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然而,由于农业政策长期以数量保障为中心,许多地方泽涸而渔令耕地透支得触目惊心:在河北,超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在黑龙江,地下水被严重超采、污染;在湖南,土壤重金属污染突出;在云南,形成全国最大石漠化。不一而足。为促进耕地休养生息,加快构建耕地的保护制度刻不容缓。
王文
关键词:耕地轮作休耕
论科技扶贫的长效发展机制
2018年
科技扶贫作为我国行业扶贫的一种有效形式,经过由单纯技术提供向综合性技术服务转变的过程,并同步推进扶贫工作的深入与发展.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科技扶贫亟待解决的问题涵盖有科技扶贫主体单一,多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缺乏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径;科技项目市场导向性弱;缺少能兼顾市场需求与贫困户需要的技术等等.唯有深刻的认识并有效地解决这些,才能为科技扶贫提供长效发展机制.
王文
关键词:科技扶贫长效发展机制
新疆农业生产托管的发展态势被引量:1
2021年
农业生产托管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新的经营方式。农业生产托管不仅有效解决小农农业粗放经营、效率低下的问题,更从整体上、系统性地深刻影响农村、农业与农民;不仅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更利于小农业快速步入现代农业的发展轨道。新疆农业生产托管发展的特点:起点早,有成效;以多元化的托管服务组织联合发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参与托管服务;采取半托管为主的服务方式等。新疆农业生产托管未来发展走势是:政府应科学实施农业托管项目;加强托管行业自律,规范托管服务行为;培育有活力的托管服务市场等。
王文
论产业扶贫发展的路径优化选择被引量:1
2019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精髓。我国产业扶贫方兴未艾,成效显著。然而,如冰山一角表现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文章通过梳理一系列个案,分析产业扶贫其中的薄弱节点,包括:产业项目选择主观随意、产业趋同;项目发展后续乏力甚至半途而废;产业链薄弱,产品科技含量以及附加值低、市场空间小等等。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在于,主体间的互动机制不畅;产业资金来源碎片化,使用力量分散且浪费;抗风险能力弱与利益分配失衡。文章进一步提出,只有坚持市场导向,建立主体之间良好的互动机制;广开资金来源,强化使用合力;精准产业项目,强化科技支撑,培植优质农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构建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等等,才能不断优化产业精准扶贫的效益。
王文
关键词:产业扶贫
论深度贫困区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
2017年
我国深度贫困区分布广,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人均收入低.在14个集中连片的省份,有680个深度贫困县,其中,村均集体收入只有8800多元,远低于所有贫困县平均5万元的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2676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唯有分析通晓这一区域深度贫困的表征与成因,才能有的放矢对其精准扶贫,反之,盲目从事,盲目诊治,则会乱象分呈,以至于“延长”和“加剧”这一过程中的“阵痛”.
王文
论膜下滴灌技术推广进程中的制约因素
2016年
滴灌就是滴水灌溉技术,它是利用低压管道系统,使滴灌水和作物所需的营养成点滴、缓慢、均匀而又定量地浸润作物根系最发达的区域,使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区的土壤始终保持在最佳含水状态。膜下滴灌是覆膜种植与滴灌有机结合的一种灌水技术,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延伸与深化。这项技术在水资源现状极其紧缺、人均占有量极少的农业大国,有着特有的不可替代的的优势,理应成为缓解我国水资源供求紧缺矛盾的战略性选择,但现实中存在诸多的因素制约其进行广泛而普遍的应用,亟待政府、学界乃至实业界重视、探索和解决。
王文
关键词:农业膜下滴灌技术
宁夏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区域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农产品地理标志作为一种法律赋予专有权利的地域性标志,对区域内外的经济资源具有吸纳与聚集的效应。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集群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层层递进、相互关联、交互作用发展的机制。本文以典型案例分析法,在阐述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集群价值的基础上,构思培育宁夏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集群,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引动力的发展路径。其中包括:构建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环境;强化基础设施,培育专业化市场;建立起多方良性互动的合作机制;构建独特的地理标志品牌效应等。
王文
关键词: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集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