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光
-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84例小儿气管切开体会
- 2002年
- 随着适应证的扩大,气管切开术已成为儿科临床常见的手术之一。我院从1978~2000年12月共作84例小儿气管切开术,其中并发症10例,占11.9%,现将其临床经验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84例中,男45例,女39例;年龄<1岁以下者7例,1~2岁者24例,>3岁者53例。最小者4月,最大者12岁。因上呼吸道而行气管切开42例,
- 邓建华莫宋平王泽光陈振清李展鹏
- 关键词:气管切开手术时间喉乳头状瘤急症抢救气管异物局部麻醉
- 《气管切开术并发症探讨》的商榷被引量:9
- 2006年
- “气管切开术并发症探讨”(以下称该文)一文(见本刊,2005,40:709-710)的作者回顾总结了该院1999年2月-2004年12月施行的480例气管切开术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分析了气管切开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介绍了预防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的方法和经验,特别对比分析了气管插管下气管切开术与非气管插管下气管切开术,不仅前者并发症发生率(4.2%)比后者(13%)显著低,而且从作者的资料看,严重并发症发生也很少。作者同时认为:为降低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条件时尽可能在气管插管下行气管切开术。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对此结论很有同感。非常高兴能分享作者的经验。我们详细地拜读该文,不揣冒昧提出以下问题和看法与作者探讨。
- 王泽光朱文钿莫宋平陈振清邓建华彭珊刘军陈莉
- 关键词:行气管切开术术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非气管插管严重并发症
- 原发性悬雍垂癌一例被引量:3
- 2006年
- 悬雍垂肿瘤比较少风,多为乳头状瘤。悬雍垂恶性肿瘤多为附近组织器官恶性肿瘤累及侵犯的继发性恶性肿瘤,而悬雍垂原发的恶性肿瘤罕见报告。我们遇到一例原发性悬雍垂癌,报告如下。
- 王泽光刘军彭珊
- 关键词:原发性乳头状瘤组织器官
- 应用圈套器辅助施行茎突截短术被引量:6
- 2005年
- 王泽光莫宋平黄卫刘铁陵彭珊
- 关键词:圈套器茎突截短术茎突综合征茎突过长症手术治疗
- 保守治疗全喉切除术后咽皮肤瘘
- 2011年
-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全喉切除术后咽皮肤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喉咽癌或喉癌施行全喉切除术的127例患者中17例行发生咽皮肤瘘的临床资料。结果咽皮肤瘘经过保守治疗后,13例治愈,占76.4%(13/17);其余4例保守治疗无效经手术治愈。结论对全喉切除术后咽皮肤瘘进行有效、及时的保守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 彭峰陈振清王泽光
- 关键词:喉肿瘤全喉切除术
- 阶梯式应用抗组胺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研究阶梯式应用抗组胺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来自本院耳鼻喉门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217例,设置三级阶梯式治疗方案,比较观察三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级阶梯式治疗后,第三级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7.19%,均明显高于第一、二级治疗组的62.21%、30.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47、29.34,P=0.034、0.001);第一级治疗组明显高于第二级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08,P=0.001)。结论:治疗变应性鼻炎首选使用第三代抗组胺药物联用,对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选择在第三代抗组胺药物的基础上再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容令新莫火弟王泽光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抗组胺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