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绍兰

作品数:5 被引量:109H指数:2
供职机构: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子宫
  • 1篇电刺激
  • 1篇压力性
  • 1篇压力性尿失禁
  • 1篇移动性
  • 1篇异位症
  • 1篇入院
  • 1篇入院查体
  • 1篇生物反馈
  • 1篇生物反馈电刺...
  • 1篇失禁
  • 1篇输卵管
  • 1篇尿失禁
  • 1篇排气
  • 1篇排气时间
  • 1篇胚胎
  • 1篇盆底
  • 1篇盆底肌

机构

  • 3篇亳州市人民医...
  • 2篇平昌县忠德医...

作者

  • 5篇王绍兰
  • 2篇陈剑锋
  • 1篇陈东颖
  • 1篇沈孟荣
  • 1篇孙利
  • 1篇杜宁宁

传媒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四川医学
  • 1篇安徽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疗效被引量:102
2017年
目的应用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方法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孕妇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分析其与单纯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64例,初次就诊时随机纳入观察组或对照组,对照组32例,进行单纯的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32例,在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同时接受个性化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半年后,分别从治疗情况、肌力情况、漏尿情况的改善程度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7%,高于对照组的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盆底肌力的改善程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67,P=0.008);治疗半年后复查患者的漏尿情况,观察组及对照组尿垫质量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尿垫试验阳性率(6.25%)低于对照组(21.88%),两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产后盆底肌力,是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方法。
孙利沈孟荣陈东颖王绍兰杜宁宁
关键词:生物反馈电刺激压力性尿失禁
先天性卵巢、输卵管疝1例
2004年
陈剑锋王绍兰
关键词:手术治疗疝环胚胎
移动性盲、结肠1例
2005年
陈剑锋王绍兰
关键词:盲肠移动性入院查体麦氏点肌紧张
妇科腹腔镜附件手术6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总结妇科腹腔镜下附件手术的各种操作技术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腹腔附件手术,包括输卵管妊娠4例,输卵管积水3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28例,卵巢冠囊肿3例,卵巢良性肿瘤22例.结果本组60例手术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无严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5~150 min,术中出血20~150 ml,肛门排气时间6~24 h,术后住院时间2~6 d.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附件疾病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为进一步扩展手术范围打下了良好基础.
王绍兰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妇科腹腔镜附件手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肛门排气时间
腹式横切口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8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子宫良性病变实施腹式横切口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该院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随机选择腹式横切口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80例为研究组,选择传统纵切口子宫切除术9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病种、子宫大小及盆腔粘连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疼痛情况、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性生活情况等。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疼痛、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未发现阴道残端异常、阴道壁松弛或脱垂,性生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良性病变实施腹式横切口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王绍兰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子宫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