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顺清

作品数:160 被引量:272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9篇期刊文章
  • 46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6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11篇细胞
  • 60篇干细胞
  • 56篇造血
  • 52篇造血干
  • 52篇造血干细胞
  • 50篇干细胞移植
  • 46篇基因
  • 45篇造血干细胞移...
  • 41篇贫血
  • 37篇白血
  • 37篇白血病
  • 35篇再生障碍性贫...
  • 35篇障碍性贫血
  • 31篇异基因
  • 28篇重型
  • 27篇急性
  • 25篇骨髓
  • 24篇髓性
  • 24篇重型再生障碍...
  • 23篇异基因造血干...

机构

  • 129篇广州市第一人...
  • 25篇广州医科大学
  • 12篇广州医学院
  • 3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深圳市福田区...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59篇王顺清
  • 77篇毛平
  • 63篇张玉平
  • 57篇莫文健
  • 56篇李庆山
  • 47篇应逸
  • 33篇许艳丽
  • 32篇周铭
  • 23篇王彩霞
  • 23篇陈小卫
  • 17篇王汉平
  • 16篇朱志刚
  • 16篇黎宇苗
  • 15篇许世林
  • 14篇杜庆华
  • 10篇谢健晋
  • 10篇周薇
  • 9篇陈晓燕
  • 7篇邓晖
  • 6篇庄小银

传媒

  • 10篇中华器官移植...
  • 9篇实用医学杂志
  • 9篇中华血液学杂...
  • 8篇广东省医学会...
  • 7篇临床血液学杂...
  • 7篇中国实验血液...
  • 6篇白血病.淋巴...
  • 6篇中国热带医学
  • 6篇中国组织工程...
  • 5篇中国临床新医...
  • 4篇广州医药
  • 3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 3篇第13届全国...
  • 3篇广东省医学会...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广州医学院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8
  • 16篇2017
  • 9篇2016
  • 22篇2015
  • 9篇2014
  • 14篇2013
  • 10篇2012
  • 18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1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ML-M5患者树突细胞诱导活化自体外周血T细胞增殖及克隆性分析
2009年
AML—M5是急性髓系白血病各型中预后较差的一种,该病好发于老年人,患者常不能耐受高强度化疗,一般治疗预后较差。由于免疫细胞具有自动识别异己抗原(包括恶性转化的突变克隆肿瘤细胞)的特点,可以敏感地追踪、识别并杀伤少量残留的肿瘤细胞,在清除微量残留白血病(MRD)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在传统化疗等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有可能提高白血病的预后。我们利用白血病树突细胞(DC)结合CD3、
毛平张玉平王彩霞许艳丽应逸杜庆华谢健晋王顺清
关键词:克隆性分析树突细胞T细胞增殖自体外周血诱导活化微量残留白血病
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观察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NS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情况。方法将18例患者分为3组A组为6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成人患者,行无关供者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B组为5例SAA患者,行同胞供者骨髓联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C组为7例肿瘤性血液病患者,其中3例行同胞供者骨髓移植,4例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均采用以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为基础的预处理方案。A组和B组应用环孢素A(CsA)和甲泼尼龙预防GVHD,C组应用CsA和甲氨蝶呤预防GVHD。C组形成混合性嵌合体后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结果A组有4例形成并维持混合性嵌合体状态,1例死于真菌性败血症,1例自动出院。移植后早期,B组有3例供者型嵌合体占94%以上,并在短期内转变并维持完全供者嵌合体状态,获得无病存活,其中1例在移植后8个月发生慢性GVHD;另2例行供者干细胞输注后,1例6个月后死于继发性纵隔淋巴瘤,1例造血功能恢复。C组患者早期均形成混合性嵌合体,获得血液学部分缓解,患者DLI前无急性GVHD发生,1例于2次DLI后死于严重感染,1例失访;另5例分别经过4、3、7、5、4次DLI,全部转为完全供者型嵌合体,并获得血液学完全缓解,4例并发慢性GVHD,2例并发急性GVHD。结论对于SAA患者,NST的临床效果较好,GVHD的发生率较低;而对于肿瘤性血液病,NST后患者的早期死亡率低,急性GVHD发生率下降,但慢性GVHD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
李庆山毛平王顺清朱志刚应逸莫文健张玉平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血液病
MT与DA方案治疗初治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比较MT方案(米托蒽醌联合替尼泊苷)和DA方案(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初治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将初治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患者40例随机(单纯随机抽样法)分成两组,MT组23例、DA组17例,分别采用MT、DA方案诱导缓解,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MT组、DA组第一次化疗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5%(15/23)、18%(3/17),总完全缓解率为83%(19/23)、47%(8/17),有效率分别为91%(21/23)、59%(10/17),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明显的造血功能抑制,两组间白细胞最低点、白细胞〈1×10^9/L的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T组的白细胞最低点出现时间、白细胞〈1×10^9/L的开始、结束时间均较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T方案治疗初治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率、有效率均明显优于DA方案,方案较简单、有效,可作为初治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诱导缓解的较佳方案.两组骨髓抑制程度相当,但MT组骨髓抑制发生时间较DA组迟,治疗同时须注意适时加强抗感染、支持治疗.
莫文健毛平王顺清陈小卫许世林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骨髓非清除性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研究
毛平王顺清朱志刚李庆山王汉平许艳丽应逸莫文健
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NST)的技术研究。该项目的特点在于:安全性较传统移植方法高,扩大了移植的适应症范围。成功采用了不含氟达拉宾的非清髓预处理方案,避免了氟达拉宾的诸多副作用。DLI淋巴细胞数从小剂量开始,治疗后受者...
关键词: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恶性肿瘤
急性白血病患者造血B祖细胞分析及其意义
2014年
正常造血B祖细胞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在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等方面极其相似,易造成诊断失误。本研究回顾性分析664份样本,通过造血B祖细胞的免疫表型鉴别并观察其在急淋、急非淋患者初诊及化疗后不同时期造血B祖细胞数量的变化,探讨其在临床中的鉴别诊断意义。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以非恶性血液病病例87份样本作为对照组,以急性白血病患者不同进展期的577份样本作为检测组(其中T-ALL 26份、BALL 261份、AM L 290份),共计664份样本通过CD34/CD10/CD19/CD45抗体组合鉴定并定量造血B祖细胞群,以不同进展期的临床状态(初诊、缓解、复发)、年龄、瘤细胞浸润度为分类基础,进行了与造血B祖细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造血B祖细胞:CD45呈阴性至弱阳性连续分布,SSC(侧向散射信号)较低,早期造血B祖细胞群CD34阳性,随着细胞成熟度的增加,CD34消失。CD19、CD10在造血B祖细胞整个阶段均为阳性,早期CD10表达强度更高。2造血B祖细胞百分含量:在对照组、T-ALL、B-ALL、AM L患者中分别为1.36%、0.60%、1.39%、0.80%;检出率分别87.4%、61.5%、83.5%、75.9%;初诊、缓解、复发组造血B祖细胞含量分别为0.37%、1.66%、0.55%。3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瘤细胞侵润度的增加,造血B祖细胞有逐渐下降的趋势。4造血B祖细胞含量超过5%的样本主要分布于白血病患者缓解期。结论:造血B祖细胞群在造血系统/非造血系统疾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其数值的变化与疾病进展状态、年龄、瘤细胞浸润度密切相关。造血B祖细胞数量在化疗缓解期后有一过性增加,此阶段出现的CD19、CD10双阳性群体是否来源于正常造血细胞克隆还是恶性血细胞克隆,需谨慎诊断。利用流式细胞术多色分析的优势,优化抗体组合,准确鉴定正常造血B祖细胞对临床诊疗及微小残留病的检测均有重要意义。
许艳丽王顺清毛平杜庆华
关键词: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急性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输注供者干细胞的治疗效果被引量:3
2007年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根治重型β-地中海贫血、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白血病等的有效方法。非清髓性allo-HSCT因其预处理相关毒性较低、适应证广、耐受性高的特点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但其常形成混合性嵌合体(MC),存在排斥反应、造血细胞植入不良和复发的危险。我们对6例血液病患者行allo-HSCT后,给予供者干细胞输注(DSI),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报道如下:
李庆山毛平王顺清莫文健张玉平应逸
关键词:输注供者ALLO-HSCT移植后重型Β-地中海贫血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液病患者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RANK蛋白新基序IVVY相互作用的蛋白
2012年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小鼠巨噬细胞中与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RANK)蛋白上新基序IVVY相互作用的蛋白,以探寻RANKL/RANK系统中介导破骨细胞形成的RANK下游新信号转导蛋白。方法:应用GAL4酵母双杂交系统3,构建仅包含编码新基序535IVVY538的一小段RANK的cDNA片段为诱饵质粒pGBKT7-IVVY,并与巨噬细胞cDNA文库质粒pGADT7-library共转化AH109酵母,筛选与RANK蛋白新基序IVVY相互作用的蛋白,通过回复性杂交实验验证其可靠性,并对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和基因同源性分析。结果:筛选出4个可能与IVVY基序有相互作用的蛋白,包括Ring1和YY1结合蛋白(RYBP)、ATP结合盒、E2F转录因子和热休克蛋白8,其中表达RYBP的阳性克隆出现频率高、速度快。结论: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成功地筛选出4个可能与IVVY基序相互作用的候选蛋白,其中RYBP可能性最大。
王顺清钟雯婷邓晖毛平许艳丽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相互作用蛋白质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从rhTPO上市后的2项临床试验中,选择年龄≤18岁的ITP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来自31家医院的87例儿童ITP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其中男45例,女40例,2例性别信息缺失。中位体重47kg,中位年龄12岁,中位ITP病程4个月。其中39例(44.8%)为新诊断ITP,21例(24.1%)为持续性ITP,27例(31.0%)为慢性ITP;31例为初治,56例既往接受过rhTPO或其他改善血小板的药物治疗。87例患儿接受rhTPO单独治疗或rhTPO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接受rhTPO治疗的中位用药次数10次;基线期中位血小板计数为10.40×109/L,给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停药后第14天中位血小板计数分别达35.00×109/L、56.00×109/L、80.00×109/L和120.00×109/L,与基线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第7天、第14天和停药后第14天,总有效率分别达57.5%、58.8%和85.7%。治疗前55.2%患儿有皮肤/黏膜出血,治疗后第14天降至6.1%,停药后第14天无一例出现皮肤/黏膜出血。未观察到与rhTPO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rhTPO单药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儿童ITP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马静瑶吴全睿洪俊平刘春风马肖容王顺清闻艳杨晓梅吴润晖
关键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安全性
CD3^+T细胞嵌合率对监测重型再障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的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的嵌合状态与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移植排斥等的关系。方法选取14例进行骨髓联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STR-PCR方法动态监测移植后+7 d、+14 d、+21 d、+28 d、+2月、+3月患者外周血和CD3+T细胞的供体嵌合状态,观察其与GVHD发生、移植排斥等之间的关系。结果移植+7 d时,外周血细胞的平均植入率为50%,CD3+T细胞平均植入率为25%,提示移植早期CD3+T细胞的植入较慢;移植后+2月内,CD3+T细胞达到高比例嵌合的患者的a GVHD发生率(81.81%)较CD3+T细胞低比例嵌合的患者(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 Allo-HSCT术后动态监测SAA患者CD3+T淋巴细胞的供体嵌合率可以有效预测a GVHD的发生。
陈晓燕周铭刘勇张玉平王顺清
关键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移植物抗宿主病免疫磁珠分选
CD45RA阳性细胞去除后的外周血干细胞产物体外生物学活性研究
张璐莫文健张玉平周睿卿王顺清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