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洁琼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单胞菌
  • 4篇污染
  • 3篇生物吸附
  • 3篇嗜麦芽窄食单...
  • 3篇
  • 2篇十溴联苯醚
  • 2篇微生物
  • 2篇微生物吸附
  • 2篇复合污染
  • 2篇
  • 1篇植物修复
  • 1篇水处理
  • 1篇土壤污染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重金属污染
  • 1篇镉形态
  • 1篇外源微生物
  • 1篇微生物多样性
  • 1篇离子

机构

  • 6篇暨南大学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6篇白洁琼
  • 5篇尹华
  • 4篇叶锦韶
  • 4篇彭辉
  • 3篇张娜
  • 3篇李跃鹏
  • 3篇何宝燕
  • 1篇麦碧娴
  • 1篇唐立梼
  • 1篇谢丹平
  • 1篇彭素芬
  • 1篇叶芊

传媒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第十五次全国...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铜镉的吸附特性与离子交换被引量:13
2013年
研究了投菌量、金属浓度和戊二醛浓度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吸附水体中Cu2+和Cd2+特性的影响,分析了重金属生物吸附、NO3-去除与菌体离子释放的关联,从离子吸附、交换、转化与释放的角度探讨了重金属生物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Cu2+和Cd2+吸附性能良好,0.2 g·L-1干重菌体处理浓度为0.05 mmol·L-1的Cu(NO3)2和Cd(NO3)2溶液120 min后,Cu2+和Cd2+的吸附率分别达96.3%和83.9%.菌体对Cu(NO3)2和Cd(NO3)2溶液的吸附过程存在Cu2+和Cd2+的表面吸附与胞内运输、NO3-胞内积累、NO3-还原为NO2-等行为,而且Cu2+和Cd2+的胞内运输、NO3-积累和还原需要消耗能量,并会促进Cl-、PO43-、SO42-、Na+、NH4+、K+和Ca2+等离子的释放.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菌体酰胺基、羟基与羧基均参与了Cu2+和Cd2+的吸附.X-光电子能谱分析显示吸附后Cu2+和Cd2+的价态不发生变化.
白洁琼尹华叶锦韶彭辉唐立梼何宝燕李跃鹏
关键词:生物吸附离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外源微生物对土壤中镉形态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12年
采用土壤盆栽模拟实验,研究接种氧化节杆菌、耳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紫花苜蓿吸收土壤中Cd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3种微生物在土壤中Cd浓度分别为5、20、50mg.kg-1时均能增强紫花苜蓿对Cd的富集吸收,在3种加菌处理中紫花苜蓿地上部分的Cd积累量与单种植苜蓿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11.38%~20.67%、5.58%~16.54%、20.68%~23.51%;地下部分分别提高了19.50%~32.30%、8.62%~19.38%、22.77%~39.23%。各处理中根际和非根际土壤Cd形态分布均为残渣态>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结合态>有机结合态。紫花苜蓿可促进土壤中Cd向交换态转化,与未种植物处理相比,其根际土壤中交换态Cd提高了3.40%~6.51%;非根际提高了3.16%~5.48%。3种微生物加入显著增强了植物对土壤中Cd向交换态转化作用,根际土壤中交换态Cd与未种植物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11.23%~21.49%、6.37%~13.27%、10.78%~27.76%;非根际提高了7.71%~16.30%、4.64%~13.84%、9.62%~20.75%。BIOLOG ECO微平板法分析结果表明,外源微生物加入对Cd污染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活性、多样性指数等均有显著性增大;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处理下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的种类和能力存在差异;聚类分析结果可合理地将各处理按对土壤中Cd有效态转化作用情况归类。
李跃鹏尹华叶锦韶彭辉白洁琼何宝燕谢丹平张娜
关键词:植物修复微生物土壤污染微生物多样性
十溴联苯醚共存条件下水中Zn(Ⅱ)的生物吸附被引量:5
2013年
研究了十溴联苯醚(BDE-209)共存条件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水中Zn2+的吸附特性,并通过对菌体进行失活处理、红外光谱和X-光电子能谱分析,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Zn2+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式;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Zn2+吸附作用明显,2.5 g/L菌体在2 h时,对初始浓度为2.0 mg/L Zn2+的去除率达92%。BDE-209对菌体吸附Zn2+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各因素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吸附Zn2+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投菌量>pH>BDE-209浓度。菌体对Zn2+的吸附除表面吸附外,还存在跨细胞壁细胞膜的主动运输和积累等作用。菌体中的酰胺基与羟基均参与了Zn2+吸附,而且菌体表面Ca2+与Zn2+发生了离子交换,吸附后Zn2+的价态不变。
白洁琼尹华叶锦韶彭辉叶芊何宝燕李跃鹏张娜彭素芬
关键词:十溴联苯醚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微生物吸附复合污染
铜-苯并[a]芘复合污染体系中铜的微生物吸附特性被引量:3
2010年
研究了铜-苯并[a]芘(BaP)复合污染体系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铜的微生物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菌可以选择性地吸附Cu2+,并把NO3-还原为NO2-,pH、投菌量、处理时间和铜浓度等因素及BaP均会对铜的生物吸附产生显著的影响,BaP和这4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对铜的生物吸附也达到了显著的水平。投菌量会对铜吸附过程中F-、Cl-、NO2-、NO3-、PO34-和SO24-等离子的释放产生显著的影响,BaP则会显著的影响F-、NO2-、NO3-和PO34-的浓度水平。当BaP的浓度为0、0.1、1.0、10.0 mg.L-1时,2.5 g.L-1菌体对pH为6.0、浓度为2 mg.L-1的铜溶液的吸附率分别高达97.1%、93.8%、94.0%和93.3%。BaP和铜在2 h内均没有造成菌体表面形态的明显变化;处理10 mg.L-1 Cu2+及其与BaP的复合污染2 d后,菌体表面会产生突起结构。
叶锦韶尹华白洁琼麦碧娴彭辉张娜
关键词:苯并[A]芘微生物吸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单胞菌对铜、镉、锌和铅的吸附特性与离子代谢
本实验以前期研究中选育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作为吸附菌,处理Cu(NO3)2, Cd(NO3)2, Zn(NO3)2和Pb(NO3):等单一或复合重金属溶液,分析重金属及其阴离子生物吸附的性能和机理,以期为拓展和丰富重金属微...
白洁琼尹华叶锦韶彭辉唐立梼
关键词:废水处理重金属污染单胞菌
文献传递
短短芽孢杆菌对十溴联苯醚降解性能及机理
十溴联苯醚(BDE209)作为溴代阻燃剂的代表物,其污染的治理已成为环保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采用前期筛选分离的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对BDE209进行好氧降解,探讨了BDE209降...
白洁琼
关键词:十溴联苯醚表面活性剂降解性能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