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白玉萍

白玉萍

作品数:38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文化科学
  • 18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8篇心理
  • 16篇教育
  • 8篇心理健康
  • 7篇心理健康教育
  • 5篇中学生
  • 4篇心理危机
  • 4篇危机干预
  • 4篇公民教育
  • 3篇心理健康教育...
  • 3篇心理健康教育...
  • 3篇社交
  • 3篇社交媒体
  • 3篇突发事件
  • 3篇重大突发事件
  • 3篇媒体
  • 3篇教育活动
  • 3篇活动课
  • 3篇健康
  • 3篇教学
  • 3篇干预

机构

  • 35篇北京教育科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儿童中心
  • 1篇北京市朝阳区...

作者

  • 35篇白玉萍
  • 2篇朱凌云
  • 1篇王广新
  • 1篇田毅松
  • 1篇秦庭国
  • 1篇冯丽娜

传媒

  • 10篇中小学心理健...
  • 4篇江苏教育
  • 3篇2010年北...
  • 2篇教育理论与实...
  • 2篇教育家
  • 1篇中国特殊教育
  • 1篇班主任
  • 1篇新华文摘
  • 1篇北京教育(普...
  • 1篇人民教育
  • 1篇中小学管理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继续教育
  • 1篇华夏教师
  • 1篇2014年北...
  • 1篇第四届心理健...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校园欺凌识别标准与分层防控体系构建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2025年
校园欺凌是全球儿童和青少年心智健康发展的“最大威胁”之一,每年遭受欺凌的儿童青少年多达2.46亿。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是全球共识。我国高度重视校园欺凌防治工作,从法律保障、政策实施、专项治理等多层面综合推动,不断完善校园欺凌的防治体系。
白玉萍张云运王晨旭张李斌
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圆满召开
2009年
为进一步做好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全市信息沟通和经验分享,2009年9月18日~19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在回龙观昆泰酒店组织召开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北京市19个区县中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机构负责同志、承担2009年市教委委托项目任务的老师30余人出席会议。
白玉萍秦庭国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育研究机构中小学德育信息沟通
第三分论坛综述
第三分论坛的主题为'国际理解与全球道德责任',本分论坛有三个关键词,一是“责任”,发言者一致认为教育应当培养青少年具有责任感,包括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对父母及他人的责任、对环境保护的责任,还有对自己的责任。二是“尊重”,发...
白玉萍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国际理解教育道德责任
文献传递
政策引领 多方推进 全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024年
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教育部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部署要求,持续推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行动计划(2023-2025年)》落地见效,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系统谋划、综合施策,着力构建“多部门协同、家校社联动”的工作格局,不断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效。
白玉萍朱凌云冯丽娜
关键词:中小学校学生学生心理健康学生身心健康心理健康工作工作实效
社交媒体背景下学校危机事件中的舆情管理被引量:1
2022年
社交媒体背景下学校的舆情引导和危机管理面临更大挑战。学校常见的危机事件舆情处理失误包括对舆情重视不够、不能及时回应、缺乏与公众的良好沟通等。学校应当更新观念,切实提高危机管理中的舆情应对能力,从认识不足转为高度重视,提升应对舆情水平;从反应迟缓转为积极行动,建构舆情疏导和管理机制;从沟通不畅转为真诚表达,获得公众理解和支持;从单打独斗转为多方联动,善用各种资源重塑学校公信力。
白玉萍王广新
关键词:舆情管理危机管理社交媒体
公民与公民教育相关概念辨析
近年来,公民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多地受到我国教育界的重视。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和投身于公民教育的研究,许多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开始开设公民教育的课程。但目前在学界,关于公民教育的诠释和理解很不统一,学校开展公民教育多是各自为战...
白玉萍
关键词:公民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中小学生自杀原因分析与教育建议被引量:2
2020年
近年来,中小学生自杀问题呈现出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小学生自杀的原因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生活事件。构建中小学生自杀预防与干预体系需要各方形成合力,特别是学校要积极行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加强危机干预与家校协作。
白玉萍
关键词:自杀教育建议
灾后心理援助热的冷思考被引量:1
2008年
自汶川地震发生以来,大量心理工作者积极热情地深入到灾区的学校进行灾后心理援助。爱心和热情无疑是宝贵的,但光有爱心和热情远远不够,对灾区学生的心理援助应当在科学、有序、规范的基础上开展,才能确保心理援助的质量,切实达到抚慰灾区学生的心灵,使他们能够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健康成长的预期目标。
白玉萍
关键词:汶川地震心理援助
中学生创伤后成长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被引量:1
2022年
创伤后成长强调创伤后个体自我恢复和自我更新的能力,它的提出为人们看待危机事件给个体带来的心理影响和变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研究以曾发生过危机事件的某中学初二年级和初三年级学生为被试进行调查发现,经历危机事件后的中学生存在创伤后成长,并且中学生的创伤后成长存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创伤后成长与积极压力应对方式正相关,与社会支持正相关。本研究认为,应重视创伤后成长,引领学生建立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和良好的社会支持,促进心理危机干预积极目标的实现。
白玉萍由淑晶
关键词:创伤后成长社会支持
基于校园欺凌中不同角色的教育与干预策略被引量:3
2018年
校园欺凌是一个群体现象,欺凌情境中的参与者包括欺凌者、受欺凌者、强化者(含协助者、起哄者)、局外人和保护者。对于校园欺凌的教育与干预应当结合不同角色的不同行为特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实施。
白玉萍柳铭心
关键词:角色校园教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