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基
  • 1篇弹性地基
  • 1篇地震
  • 1篇动测
  • 1篇短桩
  • 1篇远场
  • 1篇载力
  • 1篇振动
  • 1篇振动测试
  • 1篇软土
  • 1篇深厚软土
  • 1篇土力学
  • 1篇教学
  • 1篇教学改革
  • 1篇教学内容
  • 1篇复合地基
  • 1篇长短桩
  • 1篇长短桩复合地...
  • 1篇沉降
  • 1篇承载力

机构

  • 3篇浙江大学城市...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3篇秦建堂
  • 1篇魏新江
  • 1篇严细水
  • 1篇陈龙珠
  • 1篇王常晶
  • 1篇张世民

传媒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点源激振下地表竖向位移的近—远场分界线被引量:1
2004年
在竖向点源作用下 ,地基表面的竖向振动随着源距的增大而衰减 ;但因在近振源区域受体波 (P波、S波 )影响大而在较远处受表面波 (R波 )控制 ,近、远场地表振动的定量衰减规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可靠地确定近—远场的分界线便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本文在综述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比较Lamb问题的精确解和瑞利近似解 ,较为系统地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由地表竖向位移振幅确定的近—远场分界线较由其相位确定的为远 ,前者源距将随地基泊松比的升高和容许误差的减小而增大且目前的常见取值明显偏小 ,后者与地基泊松比的变化几乎无关。之所以分界线源距随地基泊松比升高而增大 ,主要是由于此时的P波波长增大的影响比S波和R波波长增大的影响要大而造成的。
陈龙珠严细水秦建堂
关键词:弹性地基
“结构力学Ⅱ”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
为了提高"结构力学Ⅱ"的教学效果,更好地服务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人才培养.结合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针对"结构力学Ⅱ"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删减难度较大、与后续专业课程联系较少的内容,补充应用性较强的教学内容。
王常晶秦建堂
关键词:教学改革地震振动测试
文献传递
长短桩在深厚软土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7
2005年
在深厚软土地区的小高层建筑,采用长短桩进行地基处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如何设计的文献却甚少。以一工程为例,研究了如何进行基础方案选择和长、短桩及垫层等设计与应用。综合考虑荷载水平、地质情况和利用基底土承载力、造价及挤土等因素,决定选用长短桩复合地基。在分析短桩加固区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短桩长度由桩端处软土强度决定的设计标准。长桩长度在选择了合适持力层后由总沉降量控制。垫层材料和厚度在进行对比试验后,推荐采用密实性好的碎石、毛片石、砂混合垫层。实测结果表明,该工程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均符合设计要求。
张世民魏新江秦建堂
关键词:土力学深厚软土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沉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