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龙
- 作品数:94 被引量:267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中国西部低渗油田高效开发优化决策模式研究
- 西部低渗透油田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开采难度很大,客观需要技术投资较多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低渗油藏开发优化决策已经在西部油田开发中日益重要。本文研究西部低渗透油田优化决策技术的内容及其工作模式,进一步节省低渗油田建...
- 裴润友蒲春生秦文龙宋向华
-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油田开发
- 文献传递
- 考虑离子水浓度下岩心自发渗吸油水相对渗透率的预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离子水浓度岩心自发渗吸作用下油水相对渗透率的预测方法,针对已有自发渗吸研究途径和方法中难以准确获取自发渗吸中油水相对渗透率,结合岩心物性参数和流体性质参数,通过理论模型准确计算获取自发渗吸作用下油水相...
- 秦国伟梁全胜王小锋高涛张建锋秦文龙吴梅徐文波陶洪辉代旭
- 一种耐高温高盐水溶性纳米流体的分散稳定性和界面活性
- 2024年
- 以一种水溶性纳米复合材料(SiO_(2)-PAMPS NPs)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质量分数、温度、盐度对纳米流体的分散稳定性及界面活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SiO_(2)-PAMPS NPs流体具有良好的耐温耐盐性和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90℃时在API盐水中最佳使用质量分数为0.7%,界面张力值从20.80 mN/m降低至11.38 mN/m,且在高质量分数NaCl盐水中,比高质量分数CaCl_(2)盐水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更强。该流体能与煤油形成稳定的O/W型乳状液,显示出优异的驱油性能,表明该类纳米流体在高温高盐油藏提高采收率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
- 李晗晰李锐轩李璐李国庆秦国伟杨江秦文龙
- 关键词:界面活性提高采收率高温高盐油藏
- 喇嘛甸油田气顶气藏经济可采储量评价与风险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根据喇嘛甸油田气顶气藏储集层特征和构造研究结果,利用现金流量法预测了喇嘛甸油田气顶气藏经济可采储量和经济采收率;同时利用概率分布法对证实储量、概算储量及可能储量的三种经济可采储量进行了风险性评价和不确定性因素分析.研究表明储量价值最敏感的因素是产量,气价、成本影响不是太大,这为该气藏科学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秦国伟蒲春生秦文龙
- 关键词:经济可采储量经济采收率储量评价概率分布
- 混合菌提高采收率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前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菌种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方面,有关混合菌驱油实验和矿场试验方面的研究甚少.对混合菌采油效果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并进行了矿场试验.室内实验研究表明:所选用的DQ7、DY3两株实验菌,具有降解原油中重质烃类、生成表面活性剂和气等性能,可使原油黏度降低,凝固点下降.现场试验效果表明:所用混合菌可有效疏通井筒及近井地带石蜡和胶质沥青质的沉积,降低原油黏度,改善原油的流动性能,从而减缓结蜡速度,有效提高原油产量.
- 秦国伟徐文波秦文龙罗明良李玮
- 关键词:微生物采油混合菌提高采收率
- 高能气体压裂产生的有毒气体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能气体压裂产生的有毒气体检测方法,由密闭爆发器、气体采样器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所组成的装置来实现,密闭爆发器用于进行压裂弹爆燃模拟试验并产生高能气体,气体采样器用于收集高能气体和为红外光谱仪提供实验气...
- 蒲春生王香增周敏吴飞鹏张更秦文龙
- 文献传递
- 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改性磁纳米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改性磁纳米增稠剂及制备方法,该增稠剂是以纳米Fe<Sub>3</Sub>O<Sub>4</Sub>为内核,Fe<Sub>3</Sub>O<Sub>4</Sub>经烯酸类表面活性剂改性后,接枝...
- 秦文龙姜关锋秦国伟李冉王洋杨江
- 文献传递
- 纳米纤维素与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复合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纤维素与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复合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该压裂液的重量百分比计,其组成包括:羧基纳米纤维素0.05‑0.7%、粘弹性表面活性剂0.5%‑5%,其余为水,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含纳米纤维素...
- 杨江秦文龙吴磊李冉
- 文献传递
- 聚硅酸盐混凝剂处理压裂返排液的效果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17年
- 为提高压裂返排液化学处理效率、降低后续深度处理工艺负荷,采用自制聚硅酸盐混凝剂(PSiC)对返排液进行混凝预处理,利用Box-Behnken设计建立连续变量曲面模型进行Si浓度、聚合pH、Si/(Al+Fe)摩尔比(Fe/Al摩尔比9∶1)3因素3水平实验设计,考察了这3种因素对PSiC混凝效果的影响,确定出合适的制备参数。进一步利用统计软件Design Expert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并通过三维立体图像揭示三种因素交互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Si/(Al+Fe)摩尔比对PSiC混凝效果和稳定性影响较大,当Si浓度、Si/(Fe+Al)比和pH值分别取3.41%、1.3、1.8时,PSiC具有最佳的混凝性能,投加量为130 mg/L(以铁铝和计)时压裂返排液的浊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88.52%和70.35%。Si浓度、聚合pH、Si/(Al+Fe)摩尔比与处理效果之间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方程显著、可靠。Si浓度和Si/(Fe+Al)比交互作用不显著,Si浓度和pH有一定的交互作用,Si/(Fe+Al)比和pH交互作用较显著。
- 李冉潘杰张丽屈肖杨江秦文龙
- 关键词:压裂返排液混凝响应面
- 微藻处理压裂返排液的效果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19年
- 针对压裂返排液污染物成分复杂、含量高,对环境污染严重的特点,采用小球藻好氧处理结合聚合氯化铝(PAC)混凝、颗粒污泥厌氧处理压裂返排液结果表明,压裂返排液可生化性差,小球藻直接处理返排液COD去除率仅为5.85%,返排液培养小球藻96 h后藻株进入对数期增殖,最大藻密度为1.19 g/L。混凝处理可以有效去除返排液中有机物污染物,混凝出水培养小球藻72 h后藻株进入对数期增殖,最大藻密度为1.03 g/L,返排液经混凝、小球藻处理后COD去除率为68.63%。颗粒污泥厌氧处理可以进一步去除返排液混凝出水有机污染物,厌氧出水培养小球藻24 h后藻株快速增殖,最大藻密度为0.35 g/L,返排液经混凝、厌氧和小球藻处理后,COD去除率可达92.16%。
- 李冉潘杰潘杰张丽谢娟杨江
- 关键词:小球藻压裂返排液生物处理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