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思义
- 作品数:9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胡风文艺思想之现代性与五四新文学传统探析
- 2011年
- 随着"20世纪中国文学"文学史整体观的确立及现代思想文化学术资源研究的深入,胡风文艺思想烛照出丰富的现代性内质。本文旨在通过对文学史的背景梳理,还原胡风文艺思想在中国现代文化语境中生成的特定的问题情境和精神诉求,描述出胡风对五四启蒙主义战斗传统的坚执与捍卫、深切的认同与现代自觉。
- 李红慧程思义
- 关键词:文艺思想
- 抗战时期的《江西青年》
- 2014年
- 《江西青年》是抗战时期东南地区文学运动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刊物之一,对它的梳理与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抗战时期东南地区文学的真实生存状貌。受制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江西青年》最为突显的特征就是为民族救亡服务的宣传性,而宣传功效也就成为了这一刊物内容选择与文体选择的核心标准。
- 程思义
- 关键词:抗战文学
- 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村婚姻家庭状况嬗变
- 2009年
- 赵树理是一位农民出身并且始终与农民保持亲密关系的作家,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反映了二十世纪中期中国农村社会的整体状貌。赵树理小说中关于婚姻家庭问题的描写,占有很大的比例,他的许多小说正是通过婚姻和家庭问题的具体描写,展示出农村社会的种种矛盾,反映了特殊历史时期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这使得赵树理的作品在文学价值以外还有了社会学批评的意义。
- 辜静波程思义李红慧
- 关键词:农村婚姻状况家庭状况
- 冯至早期新诗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
- 2004年
- 冯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文学社团“沉钟社”的主要成员之一。他一生的新诗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又有自己不同的审美风格 ,就其早期新诗创作而言 ,研究者所注重的往往是他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幽婉缠绵的浪漫主义美学倾向 ,而忽略它“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实际上 ,正是这种现实主义精神使他所营构的艺术世界贴近了时代生活 ,成为了一个时代精神的真实记录。
- 程思义
- 关键词:冯至新诗创作美学倾向现实主义精神
- 菊与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品格被引量:2
- 2006年
- 在中国民族文化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文人们很早就把菊花纳入了审美视野,他们移情于物,将自己的生命理想和审美感受投射到菊花上,并从菊花形质兼美的特征中关照自身的精神品格,使得菊花逐渐成为了中国文人高洁情怀的象征。
- 程思义辜静波
- 关键词:中国文人精神品格
- 抗战时期赣中南文学运动发展述略
- 2011年
- 抗战时期发生于赣中南地区这一特殊时空领域的文学活动,具有强烈的时代风貌和丰富的地域色彩。本文力图把握其发生,发展和衰退的演化过程,揭示和分析这一演化的内在规律,从而为其在中国抗战文学史、江西现代文学史乃至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价值定位找到了确切的现实依据。
- 程思义
- 关键词:抗日战争文学运动报刊杂志
- 冯至与创造社
- 2005年
- 冯至因其早期新诗创作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他早期新诗创作的艺术资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中国古典诗词,德国浪漫主义诗歌和创造社作家的文学作品。冯至与创造社的关系已被众多学者所论述,然而,他们所普遍关注的是冯至与郭沫若之间在新诗创作方面的艺术关联,而忽视了冯至与郁达夫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在表现内容、创作倾向和美学风格等各方面对冯至早期文学创作产生重要影响的,正是创造社作家郁达夫。
- 辜静波程思义杨瑞清
- 关键词:冯至新诗创作艺术资源创造社
- 秋风里飘扬的风旗——论冯至《十四行集》的形式建构被引量:1
- 2004年
- 冯至的《十四行集》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作品 ,它在借鉴西方十四行体诗形式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发展 ,形成了特有的变体形式。文章在比较十四行诗正体与变体的基础上 ,从各个方面对《十四行集》的形式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 程思义李红慧
- 关键词:十四行体正体变体
- 冯至诗歌论
- 冯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新诗创作在1949年以前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创作时期包括了整个二十年代,主要由具有浪漫——唯美艺术色彩的抒情诗和叙事诗构成;第二个创作时期集中在四十年代前期,主要以具有现代...
- 程思义
- 关键词:冯至现代文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