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射频电流
  • 1篇太田痣
  • 1篇皮肤
  • 1篇皮肤成纤维细...
  • 1篇细胞
  • 1篇纤维细胞
  • 1篇回顾性分析
  • 1篇胶原
  • 1篇胶原含量
  • 1篇发病
  • 1篇发病特征
  • 1篇成纤维细胞

机构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魏红
  • 2篇曹川
  • 2篇李世荣
  • 2篇管青
  • 1篇覃霞
  • 1篇李呓
  • 1篇李喆
  • 1篇陈亮

传媒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434例太田痣患者发病特征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描述重庆及周边地区太田痣患者发病特征及变化规律。方法收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整形美容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临床确诊的太田痣患者434例(男性74例,女性360例;平均年龄24岁),对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年龄、发病时间、皮损颜色、分布及面积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受调查患者男女比例为1∶4.86,后天患病者比例约为54.61%。后天患病者中,男性发病高峰出现在儿童早期(3~5岁),女性发病的两个高峰分别是5岁以前、10~14岁。近年来后天患者比例明显升高,病程长的患者黑色皮损比例较高。结论重庆及周边地区近年太田痣的先后天发病比例随患病时间推移出现变化,皮损颜色与病程长短有关。
管青李喆曹川魏红陈亮李世荣
关键词:太田痣发病特征
射频电流对皮肤胶原含量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射频电流对兔皮肤胶原含量的影响,以便为应用于除皱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GP699A型射频热能皮肤治疗仪作用于兔背部皮肤,输出频率为5MHz,处理后当天及第8、19、33、43、59天切取实验组和对照组部位皮肤,行常规HE染色及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检测皮肤胶原含量及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射频电流作用可使兔皮肤真皮层胶原增生,排列更加紧密,促进兔皮肤I型、Ⅲ型胶原增生,且Ⅲ型胶原相对分泌较多,真皮层中Ⅲ型胶原与I型胶原比值增大。在应用射频电流后第8天,即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真皮层胶原增生,在随后的几个时间点中,可以明显的发现随着时问的推移,真皮层胶原增生更为明显,同时Ⅲ型胶原所占比例更大。结论射频电流可促进皮肤真皮成纤维细胞分泌I型、Ⅲ型胶原,增加真皮的厚度,改变胶原纤维的排列,是用于除皱的理论基础之一。
曹川林勇管青覃霞李呓魏红李世荣
关键词:射频电流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