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8年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一种复方制剂,其中所含成分川芎嗪可以起到改善患者微循环、抗氧化同时扩张小动脉以及抗纤维化等良好作用;而丹参素能够有效对血小板聚集产生良好的抑制,对心肌缺血的再灌注起到保护,对微循环障碍起到良好的改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应用于临床具有活血化瘀的效果。目前在对心绞痛、心血管疾病以及心肌梗死和缺血性中风等方面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一种辅助用药,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也被逐渐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神经病变等疾病的治疗中。此次研究将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 罗昕罗莹
-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冠心病脑梗死
- 山药与混伪品参薯的鉴别被引量:2
- 1999年
- 山药,原名薯蓣,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补脾养胃,补肾涩精等功效。临床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咳喘,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等病症。近年来,由于用药量剧增,混伪品频频出现。现鉴别如下。1正品山药(药典品)药材来源于薯蓣科植物薯蓣...
- 罗昕佟凯航刘琦逄紫千
- 关键词:山药显微特征光谱鉴别
- 辨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180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01年
- 刘文书徐雅娟白兰李玉权罗昕
-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辨证论治疗效
- 试论完善药品管理与发放制度对西药房工作效率的影响
- 2022年
- 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药品管理与发放相关制度,进而探索讨论其对医院西药房工作效率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视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此时间内我院西药房随机抽取处方单共计8000份,将其视为研究对象。其中在2021年1月起我院开始建立健全药品管理与发放制度,为此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时间内视为实施前(处方单有4000份);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则视为实施后(处方单有4000),对比实施前后西药房工作效率。结果:(1)与实施前工作质量相比,实施后取药等待时长以及药品盘点时长更短,且工作质量分数更高(P<0.05);(2)与实施前给药差错事件发生概率相比,观察组总差错率更低(P<0.05);(3)与实施前相比,建立健全药品管理与发放制度实施后患者对西药房工作者工作的总体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通过不断建立健全医院药品管理与发放制度可以进一步减低西药房差错事件的发生概率,提高工作者对药品管理与发放制度的了解程度,进而提高自身工作技能与职业素质,还可以增加西药房管理工作质量水平以及工作效果,有利于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 罗昕
- 关键词:药品管理发放制度西药房
- 双黄连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及IL-2产生的影响被引量:5
- 2000年
- 贾雷高梅程志杰王宏杰罗昕
- 关键词:双黄连细胞免疫IL-2
- 甘草酸二胺与丹皮酚联合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评价甘草醇二胺和丹皮酚软膏联合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两药的药理作用,用于急性湿疹的治疗,采用甘草酸二胺静点和丹皮酚软膏外涂的方法,治疗30例,观察15 d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药联合应用,总有效率为90%,结论:甘草酸二胺联合丹皮酚治疗湿疹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可作为临床选择应用的方法之一。
- 罗昕张蕾
- 关键词:甘草酸二胺丹皮酚急性湿疹
- 常用利胆中药的研究动态被引量:8
- 1999年
- 林霄庞永太雷艳红罗昕祁雪张春玲高勇
- 关键词:茵陈蒿金钱草
- 抑菌王口服液的药理研究
- 2001年
- 莫宁春李文红吴世来张莉罗昕
- 关键词:抗炎解热镇痛药理研究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及应对措施的临床研究
- 2021年
- 探讨临床诊疗采取中药注射剂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改进对策。方法:试验纳入100例接受中药注射剂干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管理,观察组加强药事管理,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00%、2.00%,P<0.05(X2=3.8402)。结论:中药注射剂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较普遍,应加强中药注射剂药物管理,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罗昕罗莹
- 关键词:中药
- 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性及合理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 2022年
- 对抗菌类西药自身临床药理药性以及合理科学应用效果开展系统化、规范化的分析探讨,进而提高此类药物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一年时间内(即2020年至2021年间)应用抗菌类西药(阿莫西林)治疗的患者(100例),对此药物自身药理药性开展系统化、合理化的研究分析,同时对患者在药物治疗后所发生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与采取不同药物使用途径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人体对于阿莫西林的吸收率较高,在抗菌治疗中使用阿莫西林能够达到有效灭菌的目的。在100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者28例,其中不良反应为过敏或者嗜睡者均为4例,不良反应为头疼者为5例,不良反应为皮疹者为6例,不良反应为水肿或者乏力者均为3例,总体发生概率是28.00%(28/100)。其中对发生不良反应的28例患者药物使用途径进行分析,口服用药者10例,静脉注射者9例,肌肉注射者9例。结论:阿莫西林在临床应用中效果较高,不仅其适应度较高,还可与其他药物相配伍,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但是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用药剂量与药物联用方案需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制定,避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保证科学用药,重视与强化药学干预。
- 罗昕
- 关键词:阿莫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