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 (LVH)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顺序入选 10 4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 ,男 72例 ,女 32例 ,平均年龄 5 9 15± 7 6 8岁。 10 4例病人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检查 ,并常规进行空腹血糖 (GLU )、三酸甘油酯 (TG)、总胆固醇 (TC)、12导心电图 (ECG)以及超声心动图 (UCG)等检查 ,其中 5 9例病人做了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TEST)。统计学处理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法 ,分析LVH的程度与冠状动脉狭窄支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Spearman法显示室间隔厚度 (IVST)、左室后壁厚度 (LVPWT)、左室质量指数 (LVMI)与CAG狭窄病变的支数间均有显著等级相关性 (r分别为 0 2 5 ,0 2 1和 0 2 4 ;P均 <0 0 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TEST阳性、GLU、性别 (Sex)、TC、LVPWT以及LVMI与CAG呈显著相关性 (F分别为 7 4 1,8 16 ,7 36 ,6 5 5 ,5 5 5和 6 36 ;P分别为 0 0 0 2 1,0 0 0 2 8,0 0 2 77,0 0 4 0 3,0 0 0 5 7和0 0 0 98)。结论 提示高血压患者除Sex、TC、GLU、TEST结果阳性与冠脉狭窄病变间有显著相关性外 ,IVST、LVPWT以及LVMI与冠脉狭窄病变的支数间有明显的等级正相关 ,即左室壁越厚、LVMI越大者 。
- 张桂珍贺峰张萱王晓明肖竞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左室质量指数冠状动脉造影
-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终止后T波改变1例被引量:2
- 1998年
- 患者男,42岁。心悸发作持续36h不能缓解入院。患者反复心悸2年,多于餐后发作,每次持续30min—4h不等,2—3个月发作1次。体检:BP14.0/8.8kPa(105/66mmHg)。神志清,平卧位,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160次/min,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X线胸片未见异常,超声心动描记术示各房室大小正常,各瓣膜无异常,心室舒缩功能正常。心肌酶:CK240U/L,CK-MB30U/L,LDH380U/L。
- 肖竞高阳刘维国冯静
- 关键词:室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心电图
- 不同特点斑块对粥样硬化冠状动脉代偿性扩张的影响——在体血管内超声检测被引量:1
- 1998年
- 以血管内超声检测冠状动脉左主干11支、左前降支11支及左旋支3支,随机捕捉具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段图像共30帧。测量血管总面积,管腔面积,管腔最大、最小径,血管环病变范围,记录狭窄呈偏心或同心性,计算斑块面积及管腔狭窄程度。结果:血管总面积随斑块面积扩大而增加。狭窄程度<50%者斑块面积每增加1mm2,血管总面积扩大2.09mm2。血管总面积与血管环病变范围呈正相关。偏心性狭窄者血管总面积与斑块面积呈明显正相关,同心性狭窄者两面积无相关。结论:冠状动脉随粥样硬化发生代偿性扩张;早期较轻狭窄、病变侵犯血管环范围大及斑块呈偏心生长则动脉代偿性扩张明显,否则扩张不明显;某些情况下(如早期较轻狭窄)动脉发生过度代偿性扩张。
- 徐泽昌田军李鲁光徐少平张树林肖竞张桂珍崔吉君
- 关键词:介入性超声描记术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房颤动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1998年
-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伴发心房颤动(AF)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9例DCM伴AF者与50例DCM无AF者的临床、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CM并发AF者年龄老化〔(65±16)岁〕,心功能(NYHAⅢ级~Ⅳ级者78.95%)差,栓塞率(21.05%)和病死率(36.84%)均高(P<0.05或P<0.01);左室射血分数(0.28±0.09)、短轴缩短率(0.15±0.03)明显降低,心脏扩大发生率、室性心律失常及复合心律失常发生率高(P<0.05或P<0.01)。结论:DCM的AF发生与年龄、心力衰竭、心室扩大、心肌病变相关,AF是预后不良的指标。
- 耿曙光肖竞
- 关键词: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心房颤动预后
- 右侧房室旁道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呈A型预激综合征表现一例
- 1995年
- 右侧房室旁道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呈A型预激综合征表现一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张树林,李鲁光,肖竞,崔吉君临床电生理学的进展,使通过体表12导联心电图(ECG)确定房室旁道所在位置,已达到很高的临床符合率。但在预激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时,...
- 张树林李鲁光肖竞崔吉君
- 关键词:心电图导联心电图预激综合征
- 低剂量肝素对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预防作用
- 1999年
- 肖竞崔振双徐刚刘燕贺峰李鲁光黄九延沙鸥
-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绞痛低剂量肝素并发症
- 临床表现与心电图均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被引量:1
- 1999年
- 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表现或心电图(ECG)不典型均较常见,但两者都不典型的AMI则很少见,作者见到1例,报道如下。1病例患者男性,70岁,主诉胸闷弊气伴大汗2h。缘于晨起后自觉胸闷弊气,解大便时症状加重,频繁咳嗽,咳白色泡沫痰,伴大汗,不能平卧...
- 肖竞徐刚张萱叶芳
- 关键词:心肌梗死急性心电图
- 对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的护理体会
- 1999年
- 目的:探讨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993年1月至1998年3月收治的2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对高龄患者重点护理,保证血压的稳定。有效的镇痛、镇静、避免劳力及心理护理。结果:1993年以后总死亡率,心脏破裂发生率,心脏破裂占总死亡率分别为8.87%、0.68%、7.69%。比1993年以前16.85%、5.80%、344%、显著降低(三项比较Pwto.of)。结论:本研究采取对急性心肌梗死针对性治疗与护理手段,有效地预防心脏破裂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张丽芳肖竞张冬梅韩力李芳李鲁光
- 关键词:心脏破裂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体会并发总死亡率
-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全一例被引量:1
- 1998年
- 肖竞张萱徐晶崔振双
- 关键词:右室发育不全致心律失常性三尖瓣下移畸形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肺动脉瓣
- 全文增补中
-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脏破裂附21例报告被引量:1
- 1993年
- 心脏破裂有三种类型:心室游离壁破裂室间隔穿孔和乳头肌断裂。临床上最多见心室游离壁破裂。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塞常见的并且是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本文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塞362例发生心脏破裂21例,占固各种原因死亡总数的32.8%。本文或重总结了造成心脏破裂的各种危险因素及诊断要点,并提出主要的预防措施。
- 肖竞翟秀军李鲁光帅英敏刘星张桂珍沙欧王晓明
-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脏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