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对严重烧伤病人的影响及调节机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对严重烧伤病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35例严重烧伤病人,分为脓毒症组(20例)和非脓毒症组(15例)。分别于两组患者伤后1d、5d、10d、15d、20d、25d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T淋巴细胞。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白细胞介素2、4、6、8(IL-2、IL-4、IL-6、IL-8)、TNF-α的水平,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及其凋亡率。结果与非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组患者伤后1d、5d、10d、15d、20d、25dT淋巴细胞的TNF和IL-2、IL-4、IL-6、IL-8的分泌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两指标呈显著正相关(r=0.78,P<0.01)。伤后1d、5d、10d、15d、20d、25d,脓毒症组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明显低于非脓毒症组,而其凋亡率呈相反趋势(P<0.05或P<0.01),两指标呈显著负相关(r=-0.73,P<0.05)。结论严重烧伤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持续处于抑制状态;T淋巴细胞凋亡参与了脓毒症细胞免疫紊乱的病理生理过程。
- 李江华何明武胡军姚忠军
- 关键词:严重烧伤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凋亡
- 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35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3年
- 胡军刘家国何明武赵猛姚忠军詹祖锋
-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四肢骨折创伤外科骨折固定术骨折愈合
- 尺骨冠状突骨折并肘关节后脱位的处理被引量:2
- 2009年
- 胡军姚忠军廖有乔刘有余杨帆刘东何明武
- 关键词:冠状突肘关节
- 拇趾腓侧组织瓣修复拇指组织缺损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手指组织缺损修复的最佳方法,介绍应用拇腓侧组织瓣移植修复或同第二趾联合移植再造手指的新术式。方法 自1996-01/1999-04应用拇腓侧组织瓣移植修复或联合移植再造手指8例,切取皮瓣面积为3cm×3cm-4cm×5cm,皮瓣动静脉及神经分别与指动静脉及指神经端端吻合,供区中厚皮片植皮。结果术后随访6mo-2a,拇指外形饱满,皮瓣质地、色泽良好,与对侧相比,颜色、大小无明显异常。结论利用拇腓侧组织瓣移植修复手指组织缺损或再造手指是一种有效的术式。
- 廖有乔胡军姚忠军何明武严永祥
- 关键词:组织缺损组织瓣移植皮瓣拇指
- 医源性尺神经损伤1例
- 2002年
- 胡军常魏何明武姚忠军刘家国刘有余
- 关键词:尺神经损伤手术治疗显微外科医源性损伤
- 外延式钩槽式外固定器在胫腓骨合并同侧跖骨骨折中的应用
- 2000年
- 胡军唐明菲姚忠军刘有余何明武曹文华严永祥
-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跖骨骨折外固定器外延式
- 腓骨皮瓣加外固定器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腓骨皮瓣移植加外固定器固定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3年6月,应用外固定器固定胫骨骨折及骨缺损,同时行腓骨皮瓣移植,治疗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共25例。结果25例腓骨皮瓣全部成活,胫骨及软组织缺损一期修复。外固定器固定牢固,骨折愈合快,移植骨与骨折端于术后3~6个月达骨性愈合,术后12~24个月,平均17个月后,移植腓骨胫骨化,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发生骨不连、骨坏死、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腓骨皮瓣移植结合外固定器固定,可为植骨愈合创造有利条件,且固定牢靠,受区创伤小,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避免应力遮挡,促进骨折愈合,是目前治疗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 周伟姚忠军胡军廖有乔杨帆周晓清
- 关键词:胫骨腓骨皮瓣外固定器显微外科
- 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鼻部基底细胞癌创面
- 2002年
- 赵猛刘有余胡军姚忠军何明武
- 关键词:鼻唇沟岛状皮瓣鼻部基底细胞癌创面
- 削薄游离股前外皮瓣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被引量:7
- 2010年
- 徐风瑞何明武姚忠军廖有乔胡军刘有余
-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
- 外固定器固定结合骨膜骨瓣转移治疗尺骨不连接
- 2001年
- 目的 为尺骨中上段骨不连接的治疗提供一种改进术式。 方法 从血液供应与生物力学两方面 ,设计以骨间返动脉为蒂的尺骨上段骨膜骨瓣 ,转移植骨结合外固定 ,器固定治疗骨不连接。 结果 经采用该术式治疗尺骨中、上段骨不连 12例 ,均取得良好疗效。 结论 骨间返动脉骨膜骨瓣 ,解剖恒定、血供可靠、不损伤主要血管 ,骨外固定器创伤微小、固定牢固、操作简便 ,且可早期功能锻炼 ,防止关节僵硬 ,骨折端有生理应力刺激 ,两者结合从多方面促进骨折愈合 。
- 姚忠军何明武严永祥王平年胡军
- 关键词:外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