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宝山
- 作品数:16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厦门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侧卧位置入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侧卧位置入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取自然侧卧位(30例)和传统平卧位(21例)行PFN内固定手术,对两组手术时间和术后复位优良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侧卧位组与平卧位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61.3±18.6)、(89.4±26.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位优良率分别为90.2%、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位置入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方法可行,可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可保持术后骨折复位优良率。
- 郭元利胡宝山芮钢尤元璋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侧卧位骨科牵引床PFN内固定
- 关于腰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来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检测各种腰椎间盘细胞能否自分泌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方法分离培养兔腰椎间盘的各种细胞,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用120 kD纤维黏连蛋白(Fn)-f进行细胞诱导,以PBS作为对照。用RT-PCR方法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各种细胞内MMP-13的表达情况。结果经120 kD Fn-f诱导的实验组椎间盘软骨细胞能产生MMP-13,对照组和纤维环细胞实验组均不能产生MMP-13。结论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能够自分泌表达产生MMP-13。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基本未见自分泌表达MMP-13。
- 胡宝山许喜筠郭元利芮钢
-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纤维黏连蛋白
- 成骨细胞的体外培养:来自SCI及NIH基金和德温特专利数据库2008/2010相关文献及数据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背景:成骨细胞在骨代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分化成熟、功能活动及凋亡对骨骼形成与矿化的程度都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目的:通过对SCI数据库、NIH基金及德温特专利数据库有关成骨细胞体外培养相关文献的计量学分析,得出成骨细胞体外培养的动态研究趋势。设计:文献计量学分析。资料提取:由第一作者检索SCI数据库,美国NIH基金在线查询网站(NIH Research Portfolio Online Reporting Tools)及德温特专利数据库(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有关成骨细胞的体外培养的文献,基金资助项目,以及专利情况,分析其研究进展。检索时间范围为2008-01/2010-12。数据下载日期为2011-10-18。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同行评议的与成骨细胞体外培养密切相关的研究原著类文献。②与成骨细胞体外培养相关的基金资助项目。③与成骨细胞体外培养相关的专利。排除标准:①综述,会议记录,会议摘要等文献。②未正式出版的文章。主要数据的判断指标:①文献发表的作者分布。②时间分布。③地区分布。④机构分布。⑤出版物分布。⑥论文被引频次分布。⑦基金资助与发稿量对比。⑧专利信息。结果:①SCI数据库2008/2010检索到2612篇成骨细胞体外培养相关文献,其中研究类文章以2393篇位居首位。结果分析得出,文献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②有22家核心机构、12种核心期刊和13篇经典文献。《生物医学材料研究杂志-A辑》发文161篇,处于领先地位,其次为《生物材料》100篇及《骨》77篇。③1443篇(60.3%)文章获得2090种基金资助。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是世界范围学者关注的焦点,每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及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都会对成骨细胞研究提供大量的资金资助。④共检索到398项国际专利及11项在中国申请的专利项目,表明中国有关成骨细胞体外培养的专利数量不多。结论:文献分析显示了成�
- 芮钢金旭红郭元利胡宝山
- 关键词:成骨细胞SCI数据库文献计量学
- 对比经伤椎6钉内固定与跨伤椎4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比较经伤椎6钉内固定与跨伤椎4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4例,并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跨伤椎内固定组(n=30,给予跨伤椎4钉内固定治疗)与经伤椎内固定组(n=34,给予经伤椎6钉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前与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后凸Cobb角、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后凸Cobb角、VAS评分、Oswestry评分均比术前有所改善,但经伤椎内固定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经伤椎6钉内固定治疗可有效提高骨折复位效果,促进伤椎高度恢复,同时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和改善其腰椎功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蔡第心胡宝山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 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用机械臂调控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用机械臂调控系统及方法,包括:机械臂,以及用于控制机械臂的机械臂调控系统;所述机械臂包括机械臂控制盒,所述机械臂控制盒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活动底架,所述活动底架的顶部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液压油缸,所述...
- 芮钢孙乃坤胡宝山林光勋
-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入路选择及其早期疗效观察
- :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使用经皮椎间孔镜进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对L5/S1侧方入路进行优化改良,进行后方入路,使操作简单化.收集术前和术后第3天和3个月时各项统计资料,进行VA...
- 芮钢胡宝山郭元利尤元璋蔡志刚李偏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
- 全脊柱内镜治疗多节段钙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 2019年
- 目的评估全脊柱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多节段钙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8年4月,我院脊柱外科施行全脊柱内镜下治疗2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9~65岁,平均51.3岁。21例均有单侧上肢放射痛症状,其中19例合并轴性疼痛;9例为右上肢痛,12例为左上肢痛;多节段钙化型患者4例。记录手术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颈部和上肢疼痛程度,并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优良率。结果 21例手术时间90~158 min,平均102 min,多节段钙化型患者手术时间108~158 min,平均126 min,全组病例住院时间平均5.2天,随访时间6个月至4年,平均2年。术前上肢VAS评分为(7.2±0.8)分,末次随访时为(1.3±0.9)分;术前颈部轴性疼痛VAS评分为(3.9±0.6)分,末次随访为(1.6±0.8)分;结果显示,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上肢VAS评分、颈部轴性V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MacNab标准,21例末次随访时,优16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0.4%。4例多节段钙化型患者末次随访优3例,良1例。结论全脊柱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多节段钙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短期临床疗效良好。
- 胡宝山林圣荣孙乃坤芮钢
-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颈椎钙化型
- 早期康复护理对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的影响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取椎间孔镜治疗,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对常规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模式,对实验组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35%与79.07%,P<0.05。结论对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疼痛感。
- 许喜筠白秀英胡宝山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康复护理
- 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6
- 2016年
- 目的评估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 2008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采用后入路经椎板间入路治疗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56例,女46例,年龄17-65岁,平均35岁。2名骨科医师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前MRI影像独立进行分析,确认腰椎间盘椎管侵占率〉50%者,评估为巨大腰椎间盘突出,行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术后进行MRI或者CT复查,和术前影像进行对比观察硬膜囊、神经根受压情况,对患者术前、术后1天、3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3个月进行Mac Nab评分,评价经椎板间入路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每个节段6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 ml,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MRI或CT显示突出椎间盘髓核被切除,硬膜囊、神经根未再受压。术后1天、3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1.9±1.0)分、(1.8±1.4)分,均较术前(6.5±2.5)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时按照Mac Nab标准评定,优64例,良3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6.1%。结论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可很好地解决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 芮钢林圣荣孙乃坤冯进益胡宝山
- 关键词:内窥镜腰椎椎间盘移位
- 经皮后路全内窥镜在骨性压迫致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术中的初步应用(附2例报告)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全内窥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FECD)在合并骨性压迫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例骨性压迫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经皮PFECD微创治疗,仅处理单个节段。评估患者手术前后颈椎前凸Cobb角、颈椎活动度、椎间隙高度、上肢与颈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颈椎障碍指数(NDI)等疗效指标。结果患者术后VAS评分、JOA评分和N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4个月均重返工作岗位;术后1年改良MacNab标准优1例、良1例,颈椎活动度、椎间隙高度相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前凸曲度显著改善,1例患者仍残留轴性疼痛。结论作为脊柱微创术式,经皮后路全内窥镜技术治疗骨性压迫致神经根型颈椎病短期疗效满意,技术安全可靠。
- 李良生谷旸芮钢胡宝山林山孙乃坤王中塘
- 关键词:颈椎病颈椎椎间盘移位内窥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