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舒畅

作品数:53 被引量:193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斯坦利医学研究所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精神分裂症
  • 20篇分裂症
  • 12篇抑郁
  • 12篇精神分裂症患...
  • 9篇海马
  • 8篇应激
  • 7篇慢性
  • 7篇弓形虫
  • 6篇抑郁症
  • 6篇症状
  • 5篇蛋白
  • 5篇时程
  • 5篇弓形虫病
  • 5篇孤独症
  • 5篇CREB
  • 5篇不同时程
  • 5篇测验
  • 5篇磁共振
  • 4篇阴性
  • 4篇首发

机构

  • 53篇武汉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自...
  • 2篇湖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六...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3篇舒畅
  • 41篇王高华
  • 23篇王惠玲
  • 23篇王晓萍
  • 16篇肖玲
  • 9篇白雪光
  • 9篇刘忠纯
  • 9篇李秋英
  • 8篇王熇生
  • 6篇唐记华
  • 5篇吴建红
  • 3篇成敬
  • 3篇方悦
  • 3篇邹寄林
  • 2篇朱志先
  • 2篇蒋田仔
  • 2篇郭俊慧
  • 2篇吴光耀
  • 2篇孙骏谟
  • 2篇翁深宏

传媒

  • 8篇神经损伤与功...
  • 4篇中华精神科杂...
  • 4篇神经疾病与精...
  • 3篇临床精神医学...
  • 3篇中华行为医学...
  • 2篇医药导报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中国心理卫生...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国外医学(精...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上海精神医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精...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时程的慢性不可预计温和应激对大鼠海马神经可塑性相关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程的慢性不可预计温和应激对大鼠海马区神经可塑性相关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各6只:正常对照组、应激1周组、应激2周组、应激3周组,分别给予应激0、1、2、3周。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应激1周组、应激3周组的BDNF、CREB、Bcl-2的蛋白水平较低(P<0.05),应激2周组无明显差异;应激1周组和应激3周组之间的BDNF、CREB、Bcl-2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海马区的神经可塑性相关蛋白BDNF、CREB、Bcl-2的水平变化可能与抑郁行为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肖玲舒畅唐记华王晓萍王高华
关键词:时程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阿立哌唑治疗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行为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用阿立哌唑(商品名:博斯清)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发育迟滞和孤独症(广泛性发育障碍)的患儿的攻击及多动行为等行为障碍,观察其疗效及副反应。方法:用博思清治疗确诊为精神发育迟滞和孤独症的伴有行为障碍的儿童、青少年。博思...
白雪光舒畅王晓萍
文献传递
母爱剥夺和成年后慢性轻度应激对雄性大鼠行为和海马BDNF、CREB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临床和基础研究发现早年不良生活经历与成年抑郁症的发病密切相关.BDNF和CREB被认为对神经元的再生、存活、分化、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有着防止神经元受损伤死亡、改善神经元病理状态、促进...
舒畅肖玲唐记华王高华王晓萍
关键词:母爱剥夺慢性轻度应激海马
伴自杀和非自杀性自伤抑郁症患者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2023年
抑郁症患者是自杀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高发群体。自杀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可能与脑结构和功能改变有关,但目前其独特的发生机制仍不确定。结构磁共振相关研究提示自杀与非自杀性自伤与额叶和前扣带回体积减少有关,海马及颞叶体积减少与自杀相关,岛叶体积减少与非自杀性自伤有关;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相关研究提示自杀和非自杀性自伤均显示默认网络和显著网络之间正向连接减少,而非自杀性自伤者存在额叶边缘系统的改变,以杏仁核为种子点的连接差异可能是区分自杀与非自杀性自伤的一个神经影像学标记;任务态功能磁共振相关研究提示,自杀及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均与自我意识、奖赏环路、情绪处理环路异常有关,而非自杀性自伤还与执行功能、疼痛环路异常有关。本综述从脑结构和脑功能的角度分析抑郁患者自杀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神经影像学改变异同,为进一步揭示其发生机制提供依据。
钱红舒畅王高华
关键词:抑郁自杀功能磁共振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额叶反应抑制功能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使用近红外光学成像(fNIRS)技术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额叶反应抑制功能。方法采用GO-NOGO任务对19例ADHD儿童和14名健康对照进行测试,用CW5的fNIRS系统进行同步扫描。结果对照组在NOGO任务刺激时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增加强于ADHD组(F=2.11,P<0.01);而在GO任务刺激时两组间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值变化无明显的差异(F=0.82,P=0.73)。结论 ADHD患儿的反应抑制功能不足,并且与额叶功能低下有关。
方悦王高华胡汉彬蒋田仔刘璇王晓萍王惠玲白雪光舒畅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电休克对大鼠空间记忆及海马p-ERK活性的影响
2014年
目的:观察电休克对大鼠空间记忆和海马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活性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电休克组和伪电休克组,每组12只。电休克组每天给予电痉挛刺激,伪电休克组每天给予假电痉挛刺激,共10天;第11天用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然后每组大鼠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一组于学习后1小时处死取海马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活性,另一组于48小时后行水迷宫空间位置探寻实验检测大鼠的存储记忆。结果:电休克组的潜伏期显著长于伪电休克组(P<0.01)。电休克组在隐匿平台周围区域/相反区域的搜寻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伪电休克组在隐匿平台周围区域/相反区域的搜寻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休克组海马p-ERK活性较伪电休克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电休克可导致大鼠显著空间记忆障碍,海马p-ERK活性的降低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成敬肖玲舒畅杨越秀王高华
关键词:电休克空间记忆
氟伏沙明治疗儿童少年强迫症40例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观察氟伏沙明治疗儿童和少年强迫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0例强迫症患者给予氟伏沙明25~200 mg·d-1,<10岁儿童患者,起始药量25 mg,PO,qn,≥10岁患者,起始药量50 mg,PO,qn.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6周末用YALE-BROWN(Y-B)强迫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及不良反应量表对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Y-B量表总分、强迫行为分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6周后Y-B量表总分、强迫思维分、强迫行为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均P<0.01).强迫行为分减分率高于强迫思维减分率(P<0.01).早期有思睡、恶心,治疗第6周后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氟伏沙明是一种有效且安全性较好的治疗儿童和少年强迫症的药物.
白雪光舒畅白晶
关键词:氟伏沙明强迫症
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皮层纹状体环路功能连接与有效连接紊乱的初步探讨
目的:精神分裂症的失连接假说认为异常的脑连接是精神分裂症产生重要的病理机制之一,本研究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探讨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功能连...
黄欢舒畅陈军邹寄林陈诚吴士豪刘忠纯王惠玲周媛王高华蒋田仔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纹状体
文献传递
大鼠出生后不同时期使用氟西汀对体质量和行为远期影响的初步研究
2010年
目的 探讨大鼠出生后不同时期使用氟西汀对其体质量和行为的远期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在其出生后1~7 d、8~21 d分别皮内注射氟西汀(浓度2 g/L,注射剂量5 ml/kg体质量)(F1组,22只;F2组,20只)和生理盐水(0.9%NaCl,注射剂量5 ml/kg体质量)(S1组,20只;S2组,19只),并追踪观察4组大鼠体质量;大鼠成年后(出生后第90天)进行行为学检测,包括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新奇抑制摄食和强迫游泳实验.结果 (1)F1组大鼠体质量的增加延缓,出生后第25天,F1组体质量[(35.5±3.4)g]于S1组[(43.0±3.9)g],至出生后第90天,F1组体质量[(190.7±12.1)g]均小于S1组[(208.0±13.5)g]和F2组[(218.3±14.6)g](两样本t检验,P<0.05).(2)幼鼠早期使用氟西汀,成年后探索性行为减少,F1组旷场行为总行程[(18.9±2.3)m]明显小于S1组[(38.9±8.1)m],F2组[(33.3±6.2)m]于S2组[(43.7±6.2)m];高架十字迷宫总穿臂次数F1组[(13.8±3.2)次]少于S1组[(37.6±6.3)次],F2组[(32.3±7.1)次]少于S2组[(57±7.3)次](两样本t检验,P<0.05);焦虑抑郁相关行为增加,新奇抑制摄食潜伏期F1组[(432.2±45.4)s]长于S1组[(167.7±20.3)s],F2组[(270.2±27.2)s]长于S2组[(185.3±19.2)s];强迫游泳静止不动时间百分比F1组[(41.2±3.2)%]长于S1组[(26.5±2.3)%],F2组[(35.1±3.6)%]长于S2组[(27.8±2.5)%](两样本t检验,P<0.05);且F1组大鼠的异常行为重于F2组(两样本t检验,P<0.05).结论 幼鼠出生后早期使用氟西汀可导致大鼠体质量增加延缓,成年后出现焦虑抑郁行为,使用氟西汀越早风险越大.
唐记华王高华舒畅肖玲刘忠纯王晓萍王惠玲肖頔
关键词:氟西汀
弓形虫隐性感染与精神分裂症相关性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王高华王惠玲李秋英王晓萍刘忠纯徐顺生舒畅朱志先陈振华成敬翁深宏刘浩吴建红王熇生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弓形虫感染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候选病因之一。但弓形虫与精神分裂症是否有病因学上的联系、其感染与临床症状的关系、可能的病理机制、抗弓形虫药物是否有利于精神疾病的治疗等均需要进行研究和探索。该项目于2001...
关键词: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精神疾病治疗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