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莫维光

作品数:34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病理
  • 10篇肠癌
  • 7篇肿瘤
  • 7篇细胞
  • 5篇直肠
  • 5篇直肠癌
  • 5篇结直肠
  • 5篇结直肠癌
  • 5篇基因
  • 4篇活检
  • 4篇病变
  • 4篇病理学
  • 4篇大肠
  • 4篇大肠癌
  • 3篇杨桃
  • 3篇抑癌
  • 3篇抑癌基因
  • 3篇教学
  • 3篇癌基因
  • 3篇鼻咽

机构

  • 24篇广西医科大学
  • 14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34篇莫维光
  • 5篇缪勇建
  • 3篇冯震博
  • 3篇池日庆
  • 3篇梁瑾
  • 3篇曾晶晶
  • 2篇蒋健坤
  • 2篇孙安远
  • 2篇陈利生
  • 2篇唐小玲
  • 2篇黄璐
  • 2篇廖蕴华
  • 2篇罗虹
  • 2篇黄克强
  • 2篇焦伟
  • 2篇梁莹
  • 2篇王先丽
  • 1篇叶伟
  • 1篇李荣富
  • 1篇梁漱溟

传媒

  • 7篇广西医科大学...
  • 6篇广西医学
  • 5篇医学文选
  • 2篇广西科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大肠肛门病外...
  • 1篇广西医学院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世界肿瘤杂志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内科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7
  • 4篇1996
  • 4篇1995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IgA肾病病理分析被引量:5
1999年
IgA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以单纯血尿为主、或无症状肉眼及镜下血尿、或肾病综合征或肾炎综合征,我们分析我院1993年~1998年37例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IgA肾病的肾脏病理,着重分析此类IgA肾病的肾小球内免疫球蛋白的分布与肾小球、肾小管损伤程度及...
廖蕴华孙安远莫维光李志贤
关键词:IGA肾病病理分析肾病综合征
高能冲击波对大鼠生精过程的影响作用
1999年
目的:研究高能冲击波对大鼠生精过程的影响作用。方法:将34只10周龄Wistar雄性大鼠分为3组,A组大鼠睾丸接受高能冲击波单次直接冲击,B组大鼠睾丸每周接受高能冲击波冲击1次,连续3次,C组为对照组。冲击剂量均为19kV×2000次。于冲击后48h、15d及30d分别取睾丸组织作病理学检查,测定细胞DNA含量以及细胞凋亡数量。结果:普通光镜观察两组均可见睾丸精曲细管内精子细胞及成熟精子数量减少,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DNA含量,表明高能冲击波对生精过程的影响主要是引起睾丸组织的单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数量下降。结论:高能冲击波对生精过程的作用可能是抑制初级精母细胞的形成和分化;
邓耀良莫维光陈宏刚
关键词:高能冲击波睾丸精子生精过程
结肠癌淋巴管新生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通过研究人类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新生淋巴管的发生分布特点,探讨新生淋巴管在结肠癌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方法采用鼠抗人D2-40单克隆抗体标记淋巴管内皮,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新生淋巴管的数量和分布,探讨新生淋巴管与结肠癌发展的相关性。结果结肠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结肠癌的黏膜固有层内均发现D2-40标记的新生毛细淋巴管,正常结肠壁、结肠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结肠高级别上皮内瘤、结肠癌的新生毛细淋巴管数量分别为(7.93±2.36)个/HP、(33.14±11.96)个/HP、(65.40±23.13)个/HP及(42.20±17.20)个/HP。组间样本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新生淋巴管数量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结肠癌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正常结肠组织中呈递减趋势。在腺瘤癌变阶段淋巴管新生数量增多,提示新生的毛细淋巴管可作为腺瘤恶变的早期预测指标。
黄璐莫维光
关键词:结肠癌D2-40淋巴管新生
1499例肾活检资料病理类型及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 :了解广西地区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1999~ 2 0 0 4年间肾活检资料 14 99例。结果 :14 99例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占 74 .0 %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占 2 5 .7% ,遗传性肾病占 0 .3%。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男∶女 =1.2 4∶ 1,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男∶女 =0 .34∶ 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高发年龄段为 15~ 5 4岁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高发年龄段为 15~ 34岁。结论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本地区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 ,男性多发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狼疮性肾炎是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女性多发 ;青壮年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高发人群 。
莫维光曾晶晶冯震博缪勇建
关键词:肾活检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流行病学
B超引导肾自动活检术的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1
1996年
使用自动活检装置在B超引导下经皮肾活检60例,结果表明:在B超定位、导向保证穿刺准确、安全的前提下,用自动活检枪弹时较细的18G切割针所取标本长度和含肾小球个数与传统的15GMenghini型粗针负压抽吸活检组20例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P=0.75),一次取材成功率高达93.3%(P<0.001);98.3%可满足病理诊断;仅发生轻微并发症8.3%(5/60)。穿刺后观察分级指标与对照组进行秩和检验(u=2.14,P=0.03),前者优于后者。
李智贤廖蕴华孙安远李铭芳黄骁莫维光
关键词:肾活检自动活检术超声波诊断
结直肠癌组织中PIK3CA基因突变与AKT1/2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PIK3CA基因第9、20外显子点突变率及其与AKT1/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和SSCP-PCR(单链构象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42例结直肠癌组织AKT1/2蛋白表达情况和PIK3CA基因第9、20外显子突变情况,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大肠黏膜作对照。结果AKT1/2蛋白在PIK3CA基因突变组中比无突变对照组有更高表达(P<0.05);AKT1/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P<0.05);AKT1/2蛋白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浸润程度、临床分期有关(P<0.05);14.3%(6/42)的结直肠癌存在PIK3CA基因突变;PIK3CA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突变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P<0.05)。PIK3CA基因突变与AKT1/2蛋白阳性表达低度相关。结论PIK3CA基因在结直肠癌中存在高频率突变,该基因的突变导致AKT1/2蛋白表达上调,可能在结直肠癌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蒋健坤莫维光
关键词:结肠癌直肠癌PIK3CA基因
皮肤恶性肿瘤间质反应的研究
1995年
本大对45例皮肤恶性肿瘤间质反应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发现基底细胞癌间质肥大细胞反应比鳞癌和恶性黑色素瘤都强(P<0.01),而鳞癌与恶黑MC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MC反应是机体对抗肿瘤的一种形态表现。
莫维光周颖川
关键词:基底细胞癌鳞癌恶性黑色素瘤肥大细胞
805例大肠癌病理与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探讨本地区大肠癌病理与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 80 5例大肠癌病理资料 ,并对青年人大肠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本地区大肠癌高峰年龄 6 0~ 6 9岁 ,平均发病年龄 5 5岁。大肠癌发病部位以直肠最多见。肿瘤大体形态溃疡型占5 8.6 % ,隆起型 37.6 % ,浸润型 3.8%。组织学类型以中分化腺癌最常见 (4 2 .9% ) ,其次为高分化腺癌 (32 .1% )。 Dukes分期低分化腺癌 C2 期比率分别比高分化腺癌和中分化腺癌高 ;印戒细胞癌以 C2 期多见。肿瘤 C2 期百分比青年组比中年组高 ,老年组比中年组高 ,青年组与老年组差别无显著性。直肠癌和乙状结肠癌临床表现以血便为主 ,降结肠以上肠段癌肿以腹部胀痛多见。结论 :本地区大肠癌发病高峰年龄和平均发病年龄比文献报道的晚 ,青年人大肠癌检出率偏低 。
莫维光陈利生杨致飞闭慎金
关键词:大肠癌病理特点组织学类型年龄分布性别分布
用微波技术改进肾穿SP法
1999年
SP法是目前常用的免疫组化方法,其价格合适,易被基层医院接受,再则其技术成熟[1],操作简便,供货快捷,一旦试剂有问题可迅速更换。为了更快速、准确地进行诊断,1998年1月至8月我们应用微波技术对肾穿活检的SP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介绍如...
缪勇建莫维光
关键词:肾穿刺活检SP法微波技术
实验性杨桃致肾损伤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4
1997年
杨桃是人们喜爱的南方水果。文献报道部分儿童吃杨桃后发生血尿。为了阐明血尿发生的肾超微结构变化,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病理学依据,我们开展了动物实验。材料与方法一、动物和水果家兔22只,雄性,体重1.5~1.8kg,由本校实验动物室提供,其中实验组18只,对照组4只。选择曾引起儿童发生血尿的杨桃树成熟果实用于实验。二、实验步骤预先采集动物尿液,检查无红细胞后开始实验。将18只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单笼饲养,每只每天早晚两次共给予新鲜杨桃约100g。
莫维光池日庆梁瑾缪勇建
关键词:肾损伤杨桃超微结构儿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