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汉敏
- 作品数:58 被引量:42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碱在多孔介质中传输机理被引量:2
- 2009年
- 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碱在多孔介质中的传输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解与实验值有良好的一致性;综合吸附作用使得碱运移存在着严重的滞后现象,使得碱在多孔介质中段塞浓度下降,削弱了化学剂的驱油效率,影响其在多孔介质中的波及体积;综合扩散作用不仅使碱迅速的扩散到岩心中更大范围,扩大了波及体积,而且扩散作用使得碱的有效浓度降低,以及在岩心出口过早的排出,使得碱驱替的有效期变短,降低了驱油效率,为了保持段塞浓度,势必要增加段塞尺寸,这就要提高经济成本;段塞尺寸过小可能在岩心中完全形成无效驱替带,因此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来考虑段塞尺寸。
- 孙灵辉黄延章刘卫东萧汉敏刘彦辉
- 关键词:数值模拟扩散
- 不同结构破乳剂对原油乳状液的适用性研究被引量:11
- 2009年
- 采用大庆油田采油四厂杏二中原油和污水,在室内配制原油乳状液,研究了不同结构破乳剂(SP169、BP169-21、AE9901、AR36、AP221、TA1031)及其浓度对不同矿化度原油乳状液的适用性。结果表明:AR36脱水速度最快、水色清、油水界面清晰,最大脱水率为88%,适用于大庆杏二中原油乳状液的脱水;AE9901的脱水率为72%,SP169为70%,TA1031为64%,BP169-21为58%,AP221为54%。AR36存在最佳使用浓度(200mg/L);SP169、AP221脱水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破乳剂浓度增加,可降低油水界面黏度,减弱界面膜强度,从而提高脱水效率。AR36脱水率随矿化度增加而增大,适用于高矿化度乳状液脱水;BP169-21脱水率随矿化度增加而减小,不适合高矿化度乳状液脱水。其它4种破乳剂的脱水效率与矿化度无对应关系。
- 孙春柳曲延明刘卫东萧汉敏康万利
- 关键词:破乳剂脱水率矿化度原油乳状液
- 碱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分子聚集形态的转变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阐明碱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分子形貌的影响规律对其在提高原油采收率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原子力显微镜(AFM)与冷冻刻蚀透射电镜(Cryo-TEM)三种技术联用的新方法观察了碱对聚丙烯酰胺溶液宏观黏度与微观分子形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碱对聚丙烯酰胺溶液宏观黏度影响较大,反映到分子微观形态中,表现为随着碱含量的增多,LSCM观察到聚丙烯酰胺分子链由初始舒展的线性状态向蜷缩状态发生转变;AFM观察到单个分子由分散细棒状形态向颗粒聚集态转化;Cryo-TEM观察到分子膜状由线性舒展状态同样向颗粒聚集态转化。
- 陈灿灿孙灵辉刘先贵刘先贵张志荣萧汉敏李博文孙东盟
-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微观形貌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镜
- 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聚集体TEM检测的制样方法及制样工具
-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聚集体TEM检测的制样方法及制样工具,该方法为:将一定长度的金属丝的一端弯曲成由两个圆环构成的螺旋结构,另一端弯曲成圆环结构;将涂覆有碳支持膜的铜栅固定在螺旋结构的两个圆环中间;将固定有铜栅的...
- 孙灵辉冯春萧汉敏陈序张志荣
- 水平井CO_(2)缝间驱替产能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22年
- 致密油藏衰竭式开发产量递减快,能量亏损严重。为探索更有效的开发方式,采用CMG-GEM软件建立水平井CO_(2)缝间驱替模型,模拟CO_(2)注入量、注入压力、储集层温度、裂缝间距以及裂缝长度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井CO_(2)缝间驱替能够较大程度地增加CO_(2)波及面积,充分挖掘剩余油,提高开发效果;注入压力为25 MPa时,CO_(2)注入量应接近且不超过10×10^(4) m^(3);日产量峰值随注入压力、裂缝间距和裂缝半长的增大而增大;储集层温度为80℃时,日产量峰值相对于其他温度较高,储集层温度越高,日产量达到峰值所需的时间越短。
- 萧汉敏罗永成赵新礼张海琴刘学伟
- 关键词:水平井致密油藏注入量
- 盐间页岩油CO_(2)-纯水吞吐开发机理实验及开采特征被引量:5
- 2022年
- 潜江凹陷页岩油储层储量丰富,其孔隙中富含多种可溶性矿物,采用CO_(2)-纯水吞吐进行开发,不仅能利用CO_(2)的超临界特性驱油,而且有利于提高CO_(2)在目的储层中的埋存,有效减少CO_(2)排放。但CO_(2)-纯水体系能否进入页岩微纳米孔隙,并有效动用孔隙中的原油是该方法能否实施的关键。通过设计CO_(2)、CO_(2)-纯水和CO_(2)-地层水的吞吐实验,基于核磁共振方法,明确了注CO_(2)、注CO_(2)-纯水和注CO_(2)-地层水组合的吞吐特征,总结了不同孔隙的原油动用规律和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注CO_(2)-纯水体系比纯CO_(2)吞吐效率高8.62个百分点,比CO_(2)-地层水组合高12.66个百分点,CO_(2)-纯水组合形成的酸性流体会溶蚀孔隙表面的可溶性矿物,改善孔隙连通性,提高储层渗流能力,并且能有效提高小于0.01μm、0.01~0.10μm孔隙中的原油动用程度。多周期吞吐后,产出液中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明显下降,表明后续注入纯水并未扩大波及体积,只是提高原油动用效率。该研究证实注CO_(2)-纯水体系可以有效提高页岩油藏采收率,为陆相页岩油有效开发提供新思路。
- 张冲萧汉敏肖朴夫崔茂蕾赵清民赵清民
- 关键词:页岩油核磁共振
- 大庆扶余油层致密储层孔隙结构及非均质性研究被引量:14
- 2020年
- 扶余油层是大庆油田的主力产油层之一,发育的致密储层为非常规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但是孔隙结构较为复杂,非均质性极强。为了研究扶余油层不同类型致密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及其非均质性,应用分形几何理论,在高压压汞实验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物性测试以及矿物分析对矿物组分的测定,选取扶余油层K 1 q 3、K 1 q 4的8块样品进行分析,根据压汞曲线形态的差异、孔喉半径及排驱压力特征划分出3类储层:低排驱压力微-微细喉道型、中排驱压力-微喉道型、高排驱压力-吸附喉道型。计算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并讨论其地质意义。结果发现:各类储层均呈现两段式分形特征,得到两个分形维数:D 1为2.9908~2.9956,平均为2.9933,D 2为2.5738~2.6664,平均为2.6101。大庆扶余油层孔喉结构的复杂程度及非均质性对致密储层的储集空间和储层的渗流能力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可用分形维数进行定量表征,分形维数越大,孔喉结构越复杂,非均质性越强。
- 李晓慧姜振学萧汉敏尚云志刘学伟张帆朱林
- 关键词:致密储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
- 原油乳状液微观组构剖析被引量:6
- 2010年
- 乳化作用对化学驱提高采收率影响很大,但因实验手段限制,对乳状液类型、粒径大小等组构特征如何影响采收率的问题尚未解决。本研究利用激光共聚焦逐层扫描三维重建技术研究乳状液组构,在对乳状液无损的条件下,分析化学驱矿场试验采出液中所产生的乳状液类型、粒径大小和黏度等特性,定性分析乳状液界面膜物质组成。依据采出乳状液的跟踪检测结果,以乳状液中原油物性和油水比为条件,以平均粒径和黏度为指标,使用反演法在实验室内模拟矿场试验采出乳状液。激光共聚焦扫描分析表明,与现场采出乳状液微观组构特征类似的乳状液能够通过反演法由室内实验准确制备;W/O乳状液的液膜主要由饱和烃和沥青质构成,非烃和芳烃以不连续的形式填充于乳状液液滴中。
- 李洋雷群刘卫东萧汉敏周浩
- 关键词:原油乳状液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粒径分布
- 注入水中悬浮物对低渗透油藏储层堵塞规律被引量:7
- 2016年
- 注入水中悬浮颗粒和悬浮油滴能够严重堵塞低渗透油藏储层,造成渗透率下降,导致注水难、采油难。开展悬浮颗粒和悬浮油滴对低渗透储层堵塞规律的研究对提高油田注水效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悬浮颗粒和悬浮油滴分别设计了5种粒径、3种质量浓度的岩心流动及反排解堵实验,并结合岩心的孔喉特征分析了堵塞规律。结果表明:悬浮颗粒或悬浮油滴对储层的堵塞存在贯穿性堵塞、浅部堵塞、贯穿性堵塞向浅部堵塞过渡3种形式;质量浓度和粒径在不同堵塞形式中对堵塞存在主次的影响作用;在过渡阶段,堵塞最严重、解堵效果最差。悬浮颗粒在过渡阶段的粒径范围较窄,且接近喉道直径;悬浮油滴在过渡阶段的粒径范围较宽,且大于喉道直径;悬浮颗粒的解堵效果明显弱于悬浮油滴。建议低渗透油田在达到配注量的同时,悬浮颗粒或悬浮油滴质量浓度尽量小、粒径范围尽量集中且远离过渡阶段。针对安塞油田,建议悬浮颗粒质量浓度≤2mg/L、粒径<4μm;悬浮油滴质量浓度<5mg/L、粒径≤3.16μm。
- 罗莉涛刘先贵孙灵辉萧汉敏支联友杨烨马家义
-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粒径
- 泡沫复合驱微观驱油机理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利用微观仿真光刻玻璃模型进行了驱油实验,利用图像采集系统将驱替过程的图像转化为计算机的数值信号,然后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对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泡沫复合驱的微观驱油机理进行了研究,直观的观察了泡沫复合驱过程中泡沫的生成与消灭以及泡沫驱油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泡沫的形成主要有三种形式:在入口端发生的分离作用、在孔隙和喉道间发生的缩变作用、在孔隙中发生的挤压作用;泡沫破灭主要的形式是泡沫对油滴的挤压作用,使得两个气泡合并成一个气泡。
- 孙灵辉萧汉敏刘卫东杨烨候红
- 关键词:泡沫复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