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丽丽
-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阴道超声联合血清β-HCG、P水平检测对输卵管妊娠早期患者诊断符合率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9年
-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水平检测对早期输卵管妊娠患者诊断符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诊治的52例早期输卵管妊娠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52例正常宫内妊娠孕妇为对照组。两组成员均行阴道超声检查和血清β-HCG、P水平测定,比较两组成员子宫内膜厚度和阻力指数等阴道超声指标与入院当日血清β-HCG、P和入院48 h后血清β-HCG水平,分析阴道超声与血清β-HCG、P水平联合及单一诊断早期输卵管妊娠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成员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成员,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成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成员入院当日血清β-HCG、P和入院48 h后血清β-HC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成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阴道超声和血清β-HCG、P水平联合诊断与单一诊断早期输卵管妊娠的敏感性和准确率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联合诊断的敏感性92.3%(48/52)、准确率74.0%(77/104)均高于单一诊断,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诊断中,采用阴道超声联合血清β-HCG、P水平检测可以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为相关临床诊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 董丽丽李银凤刘改文康乐
-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阴道超声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子宫内膜厚度诊断符合率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围产结局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临床表现、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影响、分娩方式、麻醉方式等。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血小板计数水平将观察组患者分为3组进行比较。结果 PAT是以轻度血小板减少为主(76.47%),各类病因间不同血小板减少程度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和中度血小板减少组的剖宫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间比较麻醉方式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新生儿体重方面,重度组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间1 min阿氏评分无显著差异,胎儿宫内窘迫在重度组与轻度组、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死胎发生例数各组间差异不明显。结论血小板减少程度的高低对于患者的分娩方式、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指标、围产儿死亡等各方面均有不同影响。
- 肖慧英李银凤李海玲董丽丽
- 关键词:妊娠血小板减少分娩方式胎儿窘迫
- 胎膜早破时间与绒毛膜羊膜炎相关性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究胎膜早破时间与绒毛膜羊膜炎发病率的临床关联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胎膜早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胎膜早破时间,将其分为A组、B组,以及C组,各20例。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结果 A组患者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为40.00%,低于B组的65.00%和C组的85.00%;相较B组,C组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与患者的胎膜早破时间存在正相关。结论胎膜早破患者破膜时间的延长,能够导致患者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并导致患者临床症状表现逐步加剧,应当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密切关注。
- 董丽丽
- 关键词: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
- 炔雌醇环丙孕酮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治疗的ITP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对症治疗,孕酮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的血小板、血红蛋白含量变化,凝血四项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以及平均输血小板量、止血时间和子宫内膜厚度等。结果孕酮组在治疗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的血小板含量[(5.46±0.56、6.89±0.69、7.45±0.75)×10^9/L]、血红蛋白含量[(53.45±3.45、59.75±3.05、61.58±2.69)g/L]均高于对照组[(3.95±0.58、4.18±0.48、5.01±0.58)×10^9/L,(48.54±3.58、50.65±2.54、52.41±2.75)g/L,P<0.05],平均输血小板量[(5.45±0.74、4.25±0.45、4.25±0.26)单位/月]均低于对照组[(7.42±0.86、6.68±0.65、5.86±0.51)单位/月,P<0.05]。治疗后孕酮组出血控制时间[(66.81±11.31)h]和完全止血时间[(66.81±11.31)h]均短于对照组[(86.19±12.02)h,(86.19±12.02)h,P<0.05]。2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孕酮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6.77±1.15)mm]低于对照组[(8.28±1.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ITP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可采用加炔雌醇环丙孕酮进行治疗,在缩短出血时间,减少输血小板量方面有效更优,维持且相对增加血红蛋白和血小板量,且对患者其他凝血指标无明显影响。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董丽丽李银凤刘改文陈玉莹白月
- 关键词:炔雌醇环丙孕酮异常子宫出血血小板凝血四项子宫内膜厚度
- 利普刀治疗宫颈疾病的疗效观察
- 2024年
- 对利普刀在治疗宫颈疾病方面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0例宫颈病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成了两个部分,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微波治疗,观察组给予利普刀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宫颈恢复期流液时间进行了比较。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达到了85.33%和96.00%,在这两组研究中,观察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普刀用于子宫颈疾病的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是,手术后宫颈部恢复期流液时间较长,需要在手术前后尽量不要同房,避免重体力活动。
- 雷蒙董丽丽
- 关键词:利普刀宫颈疾病疗效观察
- 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宫腔镜手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42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将患者分为传统手术组15例与宫腔镜手术组15例,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子宫肌瘤剔除情况、月经恢复状况以及手术满意度三项内容。结果传统手术组患者接受手术后5例出现子宫肌瘤剔除残留现象,宫腔镜手术组患者没有出现子宫肌瘤剔除残留现象,x^2值=6.0000,P值=0.0143,满足P<0.05;月经恢复状况;传统手术组患者接受手术后9例患者月经恢复正常,宫腔镜手术组患者14例患者月经恢复正常,x^2值=4.6584,P值=0.0309,满足P<0.05;传统手术组患者接受手术后手术满意度为11(73.33%),宫腔镜手术组患者满意度为15(100.00%),x2值=4.6154,P值=0.0316,满足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模式应用价值高,能够满足黏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要求,减少手术出血点,降低对子宫壁的损伤,手术治疗效果佳。
- 王军董丽丽马文华李银凤
- 关键词:子宫肌瘤宫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