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勤
- 作品数:24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局林业软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我国法院在承诺函性质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被引量:2
- 2008年
- 在司法实践中,我国法院在是否可以采用推定的方法来认定承诺函性质的问题上存在认识分歧。对于承诺函的性质,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的法院分别采用"文字解释法"和"目的解释法"来进行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应当允许法官从探求当事人真实意图的角度出发,结合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来对承诺函的性质进行合理的推定。
- 董勤
- 关键词:保证合同推定
- 美国2005年《能源政策法》“气候变化”篇评析——兼论对我国制定《能源法》的启示被引量:6
- 2011年
- 美国制定2005年《能源政策法》,一方面确立了其未来制定和调整国内气候变化与能源政策的法律基础,另一方面也部署了针对发展中国家开展气候外交的总体方略。在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中,美国可能将气候变化问题、能源问题和国际贸易问题结合起来,向发展中国家施压。我国应当通过《能源法》协调能源政策与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可以考虑在《能源法》中单设"应对气候变化"章。
- 董勤
- 关键词:气候变化《能源法》
-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与中国水能资源法律地位被引量:1
- 2012年
- 中国法律在水能资源法律地位上存在规范冲突。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对于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与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中国在如何解决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负面影响上尚存争议。《能源法》应明确水能资源法律地位,规定对于符合生态环境认证标准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国家依法实行激励型的价格政策。
- 董勤
- 关键词:水能资源能源法气候变化
- 气候变化问题过度安全化的国际形势与中国的外交应对被引量:2
- 2016年
- 当前,国际社会在缺乏科学证据的情况下,把一些自然灾害或人道主义灾难的诱因简单地归结为气候变化,尤其是把一些军事性冲突武断地归因于气候变化,夸大气候变化的安全含义。一些西方大国是气候变化问题过度安全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他们试图给新兴发展中大国贴上全球气候安全破坏者的标签,借机为推动安理会对新兴发展中大国采取干预和遏制措施寻求法理依据。中国必须重视气候变化问题过度安全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敏锐把握西方大国政治观点的理论漏洞并坚决予以驳斥。在气候变化与武装冲突的关联性方面,当前国际安全学界的科学研究总体上持十分谨慎的态度。在中国的气候外交中,要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非洲国家加强观念沟通,阐释综合安全与合作安全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安全共同体意识,加强南南合作的力度。
- 董勤
- 关键词:气候外交南南合作达尔富尔问题
- 气候变化安全化对国际气候谈判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被引量:4
- 2018年
- 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大国之间分歧加剧,国际气候谈判陷入僵局,需要新的动力推动国际行动。与此同时,环境退化等问题开始被视为新安全威胁,与其密切相关的气候变化的安全含义引起国际关注。在此背景下,欧盟开始推动气候变化问题安全化进程。2016年11月,《巴黎协定》生效,标志着气候变化安全化的国际趋势已基本形成。气候变化安全化对国际气候谈判产生三方面影响:国际气候谈判的政治逻辑发生重大变化,现行国际气候谈判机制面临重大挑战,新兴发展中大国的减排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中国须从四方面加以应对:加快促进低碳转型,为尽早实现碳排放达峰创造条件;对国际气候谈判程序机制的构建发挥引导作用;反对发达国家在气候安全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推动把知识产权问题纳入国际气候谈判的核心议程。
- 董勤
- 关键词:国际气候谈判《京都议定书》
- 论我国产品责任制度的局限性和改进对策被引量:3
- 2002年
-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产品责任问题也日益引起立法者的重视。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第122条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如果产品质量不合格,则意味着制造者、销售者主观上过失的客观表现,即产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这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过错,因此其归责原则是过错原则^①。
- 董勤
- 关键词:销售者产品责任制度人身损害过错民法通则归责原则
- 欧盟气候变化政策的能源安全利益驱动——兼析欧盟气候单边主义倾向被引量:3
- 2012年
- 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以此为转折,气候变化的国际争论逐步转向地缘政治大国(或集团)的博弈。此后,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继续保持激进的姿态。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之前,欧盟提出了在2020年前其温室气体排放较1990年减少20%的目标。同时,
- 董勤
- 关键词:应对气候变化欧盟单边主义《京都议定书》能源
- 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被引量:9
- 2022年
- 在碳中和背景下,通过立法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并减少能源利用所导致的碳排放的紧迫性凸显出来。文章建议在《循环经济促进法》中设立专篇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做出规定。应明确规定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的保险服务属于《循环经济促进法》鼓励的“配套金融服务”。应通过立法对充电桩安装各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予以明确规定。须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准入标准制定具体的法律规定。
- 董勤于放
-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法律问题
- 西方国家碳标识规范法律正当性之缺失及其应对被引量:5
- 2011年
- 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碳标识规范不仅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其法律正当性也值得质疑。西方发达国家主张以单个产品为平均分配温室气体排放容量资源的基本载体,其必然结果是导致全球共有的温室气体排放容量资源在不同个人之间的不平等分配。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企图以全球共有自然资源在产品上的平均分配来掩盖其在平等的个人之间的不平等分配。气候变化国际法应当成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共同建构碳标识国际规范的一个基本框架,应当坚持在碳排放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 董勤
- 关键词: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 绿色技术应用与《巴黎协定》的有效实施被引量:8
- 2016年
- 《巴黎协定》把充分推广和应用绿色技术作为实现其目标的必要条件,很多发展中国家也把促进绿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作为能否实现《巴黎协定》下自主贡献目标的前提条件。在绿色技术推广和应用中存在着严重的专利压制问题,导致绿色技术分布南北失衡,这与《巴黎协定》要求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迫切需求不相符。发展中国家要求制定绿色专利强制许可国际协议以促进绿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发达国家反对绿色专利强制许可国际协议的理由并不成立,也与《巴黎协定》的目标和要求相冲突。通过制度设计为专利权人保持利润空间,绿色技术创新仍然可以保持充分的动力.,
- 董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