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艳红
- 作品数:252 被引量:508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理学更多>>
-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症
-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 VP)是由脑血管因素作为病因引起人疾病,以非对称性肌张力增高、慌张步态、呆滞、无静止性震颤和左旋多巴疗效不佳为临床特征,临床表现类似帕金森病。
- 黄小茜董艳红
- 关键词: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影像学表现
- 心房黏液瘤合并多发性颅内动脉瘤1例
- 2022年
- 心脏黏液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可引起全身栓塞,脑血管受累是最常见的^([1])。心脏黏液瘤可切除,因而被认为具有高度治愈性,切除后形成颅内动脉瘤者鲜有文献记载。我院收治1例左心房黏液瘤成功切除1年后患多发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现报告如下。
- 赵鑫崔佩陈晶晶董艳红
- 关键词:心房黏液瘤脑出血脑梗死颅内动脉瘤
- 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 目的 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制备VD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养血清脑低剂量治疗组、养血清脑高剂...
- 孟凡娜董艳红许静肖伊宁吕佩源
- 脑卒中后谵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21年
- 谵妄是一种以认知功能急性和波动性紊乱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即注意力、认知功能和唤醒能力的突然下降不能简单归因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痴呆等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睡眠觉醒周期紊乱、情绪改变及精神运动异常,致残率、致死率高。因谵妄具有短暂性和波动性的特征及各研究确定谵妄的方法学差异常导致谵妄的流行程度有较大差异,以往多数研究显示脑卒中后谵妄(PSD)的发生率为11.8%~66.6%[1],最新数据统计神经内科急诊室、病房和脑卒中单元的脑卒中后谵妄发生率为10.7%~16%[2,3],其可能与脑卒中的有效救治降低了谵妄的发生风险相关,PSD多见于脑卒中后2~4 d,45%的谵妄发作持续时间小于24 h[3,4],与未经历谵妄的脑卒中患者相比,PSD患者多表现为更多的并发症、较长的住院时间、出院后较高的依赖性和较高的死亡率,PSD的危险因素包括严重的疾病状态、视觉障碍、高龄、认知障碍、出血性脑卒中、脑萎缩等。以上均突出了谵妄预防在脑卒中患者中的重要性。本文对PSD的病理生理机制、危险因素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李瑶谢小华安东侠董艳红
- 关键词:谵妄脑卒中病理生理机制
- 双侧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是指一侧锁骨下动脉(SA)或无名动脉在其近心端发生椎动脉前狭窄或完全闭塞时,患侧椎动脉逆流(甚至将对侧椎动脉部分血流也盗取过来)至SA远心...
- 孟凡娜董艳红李玲陈慧芳刘卫刚吕佩源
-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临床疗效
- DMD/BMD肌细胞抗肌营养不良蛋白免疫荧光组化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Duchenne/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DMD/BMD)患者肌细胞中抗肌营养不良蛋白(dystrophin)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技术对5例DMD,2例BMD肌细胞中抗肌营养不良蛋白进行检测,以2例正常人的肌细胞作为以照。结果:对照组肌细胞膜上染色阳性,胞核及胞浆呈阴性;DMD患者肌膜完全无显色;BMD患者染色弱阳性,可见沿肌细胞膜分布的间断斑片状荧光带。结论:抗肌营养不良蛋白缺乏或表达异常是DMD/BMD基本病理基础。应用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法检测抗肌营养不良蛋白。
- 吕佩源李玲董艳红魏慈崔文柱赵宝华王贺波
- 关键词:DMDBMD免疫荧光技术
- 大动脉炎致脑梗死1例
- 2015年
- 患者,女,30岁,主因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1 d入院。患者1d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右手不能持物,右下肢行走费力,随后出现言语不清,不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于当地医院查头颅CT未见异常,给予输液治疗(不详),患者右侧肢体无力逐渐加重,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查体:T 37.7℃,P 76次/min,R 20次/min,BP 126/84 mm Hg。神志清楚,不全混合性失语,双侧额纹对称,右侧鼻唇沟浅,示齿口角左偏,伸舌右偏,余颅神经(-)。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力2级,右侧肌张力低,右侧腱反射较左侧活跃。双侧颈动脉、锁骨下动脉听诊区可闻及吹风样杂音。辅助检查:头颅MR+MRA+DWI(图1):左基底节区、左顶叶、双额叶急性梗死,左侧颈内动脉未见显影,左侧大脑中动脉纤细,血流边缘欠光整,近段血流信号浅淡,腔内见低信号充盈缺损样影,左侧颈总动脉全程较细,左颈动脉窦区结构不清。 TCD:左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全脑DSA(图2见封3):(1)左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2)左侧颈总动脉至颈内动脉血栓形成;(3)右侧颈总动脉狭窄;(4)左侧锁骨下动脉狭窄。双侧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超声:左侧颈内动脉血栓形成伴闭塞,左侧颈总动脉血栓形成,右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弥漫性增厚伴狭窄(考虑大动脉炎),左侧颈外动脉阻力指数减低,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内—中膜局限性增厚伴狭窄,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无名动脉内—中膜增厚(考虑大动脉炎)。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34 mm/h,血同型半胱氨酸、抗链O、C反应蛋白、抗体十项、ANCA、免疫球蛋白均未见异常。诊断:(1)急性脑梗死;(2)大动脉炎。入院后按急性脑梗死采取积极治疗,言语应答基本正常,右侧肢体肌力恢复�
- 刘志娟董艳红魏慈李玲许静齐倩倩吕佩源
- 关键词:大动脉炎脑梗死
-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非药物干预被引量:20
- 2018年
-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一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综合征。VCI可防可治的特点为其有效治疗带来了契机,非药物干预在其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多种干预方法改善VCI的疗效已得到肯定,病理生理机制独具特点又彼此交又互补,协同作用亦不可小觑。现就非药物干预方法:运动疗法,认知训练,经颅刺激,针灸疗法对VCI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VCI早预防、早治疗以及个体化干预开辟新途径。
- 刘扬李睿陈伟红董艳红吕佩源
-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障碍运动疗法针灸疗法
- 超声造影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 目的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病因常在颅外血管段,而颅内血管段少见。颈部动脉斑块内存在新生血管时称为易损斑块,易损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研究显示,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
- 李萌董艳红
- 关键词:超声造影技术颈动脉斑块缺血性脑血管病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例
- 2011年
- 患者,男,48岁,主因突发意识不清2 h入院。入院前2 h劳累后突发肢体无力,不能睁眼,继而出现四肢抽搐,意识不清,于当地急行头颅CT检查未见出血,为进一步治疗急来我院。发病前近1个月前曾间断头晕,双眼黑矇。
- 张欣吕佩源董艳红李玲田瑞振
-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