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轶博
- 作品数:10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药用植物材料混配抑制草莓重茬病菌的初步研究
- 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Ds-100,Ds-117和Ds-148 3种药用植物材料按不同比例混配对草莓重茬病主要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和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在供试的T15-1,T15-Ⅱ,T15-Ⅲ,T15-Ⅳ...
- 宋玉红董轶博曹克强
- 关键词:立枯丝核菌尖孢镰刀菌
- 文献传递
- 利用药用植物控制草莓再植病害的初步研究
- 2009年
- 采用几种复配药用植物对草莓再植病害的防治进行了研究,本试验分别用T12、T14、T15和F10四组复配材料处理土壤,另设溴甲烷(MB)熏蒸对照和重茬空白对照,进行2年的保护地试验,调查了四组复配药用植物材料对草莓根部生长活力(RLD值)、根部受侵染的程度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15和T12在产果初期和中期均表现出较好的促进根系生长和抑制病原菌的作用。2004年和2005年T15和T12处理小区的草莓产量分别达到溴甲烷处理小区草莓产量的92%,84%和89%,78%。T14和F10处理在2年试验中虽然也表现出一定的抑菌和减少产量损失的作用,但是作用结果不如T15和T12表现稳定。
- 杨兰董轶博曹克强
- 关键词:药用植物立枯丝核菌
- 海南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Adh2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海南岛的4个保护区和2个非保护区内普通野生稻与2种栽培稻(Nipponbare,9311)的Adh2基因序列在编码区共有单现突变9个,信息位点4个,同义突变8个,替代突变5个。内含子内有单现突变21个,信息位点29个,插入/缺失位点161个。Adh2基因在整个区域的多态性(πR,θR)均为0.011,内含子区域的多态性明显高于编码区域。在编码区域,同义位点多态性明显高于替代位点。中性测试表明虽然Adh2各区域的净化选择在统计上不具有显著性,但编码区的净化选择作用明显大于内含子区域。聚类分析表明海南普通野生稻可以划分为2大类,其中一类(QH,LD)与中国大陆普通野生稻和栽培稻更接近,另一类(WC,WA,WN,DZ)则更接近东南亚普通野生稻。
- 董轶博裴新梧袁潜华彭于发
- 关键词:普通野生稻序列多态性
- 海南普通野生稻生物学特性和籼粳分化研究
- 海南岛是我国普通野生稻的主要分布区之一。然而由于生境破坏,海南的普通野生稻资源迅速缩减,不仅原有的自然居群大量丧失,而且幸存的居群其个体数量也大幅减少。加之近年来转基因水稻材料在海南的南繁亦日渐增多,且基本上没有采取安全...
- 董轶博
- 关键词:普通野生稻生物学特性序列多态性籼粳分化基因渗入
- 文献传递
- 对草莓重茬病病原真菌有抑制活性的植物腐解物的初步筛选
- 草莓重茬病是由多种病原真菌侵染所致的一种病害.其主要病原菌为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153种药...
- 董轶博郝艳丽甄文超曹克强
- 关键词:草莓重茬病病原真菌丝核菌镰刀菌抑菌活性
- 文献传递
- 药用植物控制草莓再植病害的研究
- 本研究利用生态调控的观点,对多种药用植物材料进行研究,旨在从中找到能有效控制草莓重茬病的药用植物材料,用以作为溴甲烷的非化学替代品。此项研究的开展将对溴甲烷的非化学替代品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董轶博
- 关键词:药用植物草莓
- 文献传递
- 海南万宁普通野生稻居群开花习性和生殖特性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对目前海南最大的普通野生稻居群——万宁普通野生稻居群的花期、花时、结实率和花粉育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该普通野生稻居群内东部和西部群体花期相差15 d;东部群体单穗平均结实率为8.67%,西部群体单穗平均结实率达62.1%,呈极显著差异;而东部和西部群体的花时基本相同,花粉育性与栽培稻均无显著差异。该居群东部群体与毗邻再生栽培稻的花期相遇,花时一致,满足基因漂移发生的部分必须条件。虽然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证明普通野生稻与其毗邻的栽培稻有基因漂移发生,但出于野生稻保护的需要,转基因水稻种植应设置安全距离,避开该野生稻分布区域。
- 董轶博孔华彭于发郭安平
- 关键词:普通野生稻开花习性生殖特性基因漂移
- 药用植物材料混配抑制草莓重茬病菌的初步研究
- 本文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Ds-100,Ds-117和Ds-1483种药用植物材料按不同比例混配对草莓重茬病主要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和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在供试的T15-Ⅰ,T15-Ⅱ,T15-Ⅲ,T15-...
- 宋玉红董轶博曹克强
- 关键词:立枯丝核菌尖孢镰刀菌
- 文献传递
- 药用植物材料混配抑制草莓重茬病菌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Ds-100,Ds-117和Ds-148 3种药用植物材料按不同比例混配对草莓重茬病主要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和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在供试的T15- ,T15- ,T15- ,T15- 和T15- 5种不同混配比例中,T15- 对立枯丝核菌和尖孢镰刀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5.5%和32.7%,并且在P=0.01水平下,其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作用与其他4种配比的抑菌率差异极显著,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与T15- ,T15- 和T15- 3种配比的抑菌率差异极显著。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T15- 不同稀释倍数对立枯丝核菌和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T15- 稀释200,400,800倍对立枯丝核菌的抑菌率分别为70.8%,49.2%,22.1%;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率分别为19.2%,13.3%,7.9%,明显低于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率。此外,测定发现T15- 对立枯丝核菌的EC50为2.2 mg/mL,T15- 稀释50,100,200倍对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的抑菌率分别为59.9%,37.6%和17.0%。
- 宋玉红董轶博曹克强
- 关键词:立枯丝核菌尖孢镰刀菌
- 香蕉MuNPR1-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利用同源序列法克隆了中山大蕉中的MuNPR1-1和MePR-1基因,RT-PCR分析了MuNPR1-1和MePR-1基因对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的应答反应,结果表明抗病的中山大蕉幼苗叶片经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接菌诱导后,MuNPR1-1基因的表达水平在诱导后12 h达到最高,高表达持续到24 h,在72 h降到接近起始状态,病原相关蛋白MePR-1基因的表达在24 h达到最高,48 h开始下降,72 h又恢复到起始水平。而感病的粉蕉中MuNPR1-1在0、12和24 h无明显变化,在48-72 h表达增加,病原相关蛋白MePR-1基因的表达在0、12和24 h无明显变化,在48-72 h有增加,但表达强度低于中山大蕉。这表明了抗病的中山大蕉的MuNPR1-1基因对病原菌信号分子的反应比感病品种粉蕉敏感,有助于激活下游防卫基因的表达。
- 李康李胜军于洋董轶博温瑞明陈世凯叶尚裴新梧
-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