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慧玉 作品数:14 被引量:25 H指数:3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三维超声在眼部疾病中的初步应用 2001年 目的:了解三维超声成像在眼部常见疾病中的图像特点以及新的诊断方法的优越性.方法:应用OTI 3D i-Scan眼科专用超声仪先作二维B超检查,然后探头沿垂直轴旋转180度,获取连续二维扫描图像,经计算机处理重建成三维图像.结果:视网膜脱离的三维立体图像表现为半球形、喇叭形等;玻璃体后脱离呈片状、漏斗形膜,玻璃体混浊呈雪花形;脉络膜黑色素瘤显示扁圆球形或圆形实质性团块,球内异物呈现三角形强回声团块,近球壁出现球后组织声影等.结论:应用三维超声成像可以显示眼部病变的立体形状、内部任何断面结构、表面特征、不同结构的空间关系,扩展了对图像的观察范围,精确计算病变的体积,监视病变的变化及治疗效果. 蒯慧玉 王嘉健 朱玮蕾超声显象诊断眼内异物 被引量:5 1989年 本文报告了超声显象对40例眼外伤作异物的诊断和定位的结果。异物的典型超声图象是:呈现为强光点或光条,降低仪器灵敏度后仍明显存在。40例检查结果是:超声显象诊断率90%,x线诊断率95%。对于透x线异物与爆炸伤多发性异物的检查以及球壁异物的定位超声检查均优于x线,因而可以作为检查眼内异物的重要方法。超声检查和x线检查二者的结合将进一步提高眼内异物诊断的准确性。 蒯慧玉 刘来瑾 张蕊芳关键词:超声显象 眼内异物 Ahmed阀门植入后的眼眶囊肿样B型超声表现 1998年 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后部分流植入器(Ahmed阀门),治疗某些顽固性青光眼,可望使眼压得到控制,但在部分病人术后一段时间往往会在眼球后组织内形成一个液性包囊,较容易与眼眶内实质均质占位如眼眶囊肿、脓肿、血肿。 刘赉瑾 蒯慧玉 朱玮蕾关键词:顽固性青光眼 囊肿 眼眶内 液性暗区 继发性青光眼 B型超声显像对眼内异物的诊断评价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评价B型超声对眼内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证实眼内异物病例的临床资料,对照B超与X线、CT的检查结果,根据术中所见异物的位置分析B超对眼内异物位置判断的准确性。结果 B超对眼内异物位置的判断准确性达80%,对于异物与球壁关系的判断准确性达81.5%,高于X线,与CT接近。结论 B超对眼内异物尤其是球壁异物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联合应用B超和其它辅助检查手段有助于提高眼内异物诊断率。 陈倩 蒯慧玉关键词:眼内异物 B超检查 球壁异物 脉络膜脱离的超声显象 1991年 脉络膜脱离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应用超声显象后诊断率更有提高。现将我院1987年1月至1989年1月超声探测脉络膜脱离75例的体会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脉络膜脱离75例,共76眼,其中58例是本院门诊病人,17例是住院病人。男性51例,女性24例。年龄7~80岁。病种分布以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伴脉络膜脱离最多,为45例。手术后脉络膜脱离22例(23眼),其中视网膜脱离术后7例,青光眼术后6例(7眼),白内障术后6例,异物术后2例,角膜移植术后1例。眼外伤所致脉络膜脱离7例,玻璃体积血伴脉络膜脱离1例。 蒯慧玉 刘来瑾关键词:脉络膜脱离 超声显象 膜状像的超声鉴别诊断 被引量:1 2000年 超声波检查是玻璃体与视网膜手术前的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对于玻璃体积血、炎症、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等疾病检查中,B型超声图上经常出现各种光带,但是它代表不同的病变,如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脱离、机化,脉络膜脱离。各种光带的典型表现由于其组织特性相异各不相同,需要认真地进行鉴别。 蒯慧玉关键词: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脉络膜脱离 玻璃体后脱离 视网膜手术 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回声强度 超声诊断对玻璃体切割术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93年 70年代以来玻璃体切割手术挽救了许多玻璃体高度混浊病人的视力。术前对玻璃体混浊的形态、部位、后脱离、与网膜粘连部位、机化程度、网膜有否脱离等情况都需了解,超声检查可以较全面地观察玻璃体和网膜情况,是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本文分析了80眼玻璃体混浊在玻璃体切割术前超声检查的结果,以及与手术所见的比较。 蒯慧玉 刘来瑾 王文吉 陈钦元关键词:玻璃体混浊 玻璃体切割 超声波诊断 抗青光眼术后脉络膜脱离的超声显像 被引量:1 1997年 目的:明确B型超声检查在抗青光眼术后脉络膜脱离的诊断和治疗随访申的作用。方法:应用眼科专用超声仪,采用直接探测法,对65例(71眼)抗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病例进行眼球常规超声检查以及周边部检查。结果:探及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有斗5眼,占63.4%,其中周边部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占47.9%,脉络膜高度脱离11眼,占15.5%。脉络膜脱离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检眼镜。结论;应用B型超声检查抗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病例,可以早期诊断脉络膜脱离的存在,并可随访治疗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蒯慧玉 刘来瑾 郭百灵关键词:抗青光眼术后 脉络膜脱离 超声显像 脉络膜黑色素瘤与脉络膜脱离的超声鉴别诊断 1990年 分析了25例脉络膜黑色素瘤与75例(76眼)脉络膜脱离的超声显象特点。脉络膜黑色素瘤表现为半圆形或圆形、蘑菇形的实质性光团,肿瘤内有挖空现象,近半数有脉络膜凹陷,部分病例有声影。脉络膜脱离表现为1个至数个半球形光带或分叶的环形光带,多位于锯齿缘至赤道部之间,内部无回声,无脉络膜凹陷及声影。 蒯慧玉 刘来瑾关键词:脉络膜脱离 黑色素瘤 超声诊断 脉络膜上腔出血的超声显像 被引量:1 1999年 为了解脉络膜上腔出血(脉络膜暴发性出血)的B超图像特征,对手术或外伤等所致的疑为脉络膜上腔出血病例应用B超检查进行诊断。使用眼科专用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10兆赫。对眼内各个方位使用正常灵敏度进行探测。结果:49例45眼超声显像特征:显示向玻璃体腔暗区突起的边界清晰、光滑的半球形强回声区。光点的密与疏代表出血量的多少,出血范围的大小表现为一个至多个半球形或六个半球形强回声区。结论:应用B超检查可以明确脉络膜上腔出血的诊断,并随访治疗的效果。 蒯慧玉 刘来瑾 朱玮蕾关键词:脉络膜上腔出血 超声波诊断 B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