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钦昭

作品数:37 被引量:435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4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精子
  • 6篇蛤仔
  • 6篇黑松
  • 5篇扇贝
  • 5篇种群
  • 5篇菲律宾蛤仔
  • 5篇超低温
  • 5篇超低温保存
  • 4篇栉孔扇贝
  • 3篇有机污染
  • 3篇有机污染物
  • 3篇污染
  • 3篇污染物
  • 3篇护林
  • 3篇海防林
  • 3篇防护林
  • 3篇持久性有机污...
  • 2篇摄食
  • 2篇摄食率
  • 2篇生物监测

机构

  • 23篇中国科学院
  • 18篇中国科学院烟...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海南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山...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7篇薛钦昭
  • 11篇李军
  • 6篇张志东
  • 6篇韩广轩
  • 5篇毛培利
  • 5篇李纯
  • 5篇董波
  • 5篇王光美
  • 4篇衣悦涛
  • 4篇刘苏静
  • 4篇曲莹
  • 4篇周海龙
  • 3篇王刚
  • 3篇郑继平
  • 3篇李文
  • 3篇李秋艳
  • 2篇李保庆
  • 2篇杨少丽
  • 2篇韦双双
  • 2篇张林宝

传媒

  • 12篇海洋科学
  • 3篇海洋与湖沼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 2篇海洋水产研究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可再生能源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第七届全国海...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3
  • 4篇2001
  • 6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4
  • 1篇1992
  • 3篇1991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精子超低温保存的研究
薛钦昭
关键词:扇贝养殖精子活率精子低温保藏
盐分和母树大小对黑松海防林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4
2009年
研究了盐度(0、0.02、0.04和0.08mol.L-1)和黑松母树大小对山东半岛北部海防林的主要造林树种黑松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对黑松种子的发芽率有显著影响,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种子萌发率逐渐下降;盐分抑制黑松幼苗的早期生长,随着盐浓度升高,黑松幼苗的根长、芽长及根干质量均显著降低;母树大小在总体上对种子萌发率没有影响,但显著影响黑松幼苗的根长、芽长和芽干质量;盐度和母树大小的相互作用显著影响黑松幼苗的根长和芽长,而对黑松种子萌发率、幼苗根干质量和芽干质量的影响不显著。
韩广轩毛培利刘苏静王光美张志东薛钦昭
关键词:海防林黑松盐度种子萌发
短滨螺Littorina brevicula排卵及运动潮汐节律性的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在室内无潮汐因子作用条件下对采集于青岛太平湾基岩海岸潮间带的短滨螺进行观察,发现其具有和潮汐同步的排卵和运动节律性。30d后,仍能观察到排卵的潮汐节律性。1a后,短滨螺不呈现排卵的潮汐节律性。
薛钦昭
关键词:排卵潮汐节律性螺蛳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水生动物芳香烃受体通道的毒理机制及其早期监测(英文)被引量:6
2010年
过去30年,随着工农业的不断发展,由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导致的癌症患者不断增加.目前POPs已广泛存在于水生态系统中,对水生动物的生长发育、种群繁衍、群落结构等产生重要影响.虽然POPs对水生动物的毒理机制非常复杂,但研究表明其毒理机制主要通过芳香烃受体通道(Ah Rpathway)来进行调控.为全面理解水生动物AhR通道中每一个基因在毒理调控过程中的作用,论文从水生动物芳香烃通道的角度详细阐述了POPs的毒理机制,同时对水生动物中POPs的早期监测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未来POPs毒理机制研究的发展方向.
周海龙张林宝廖春阳韦双双郑继平薛钦昭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水生动物生物监测
海洋生物种质细胞低温保存与机理被引量:32
2000年
李纯李军薛钦昭
关键词:海洋生物种质细胞生物细胞
滤食性贝类摄食生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6
2000年
董波薛钦昭李军
关键词:滤食性贝类
一种吸湿保湿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日化领域及医药行业,具体讲是一种多糖类吸湿保湿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吸湿保湿剂采用羧甲基透明质酸。其由按摩尔质量比为1∶4-6的经碱性异丙醇溶液溶胀的透明质酸与氯乙酸在过量的碱性异丙醇溶液中以35℃-75℃条件下...
郭占勇苗凤萍薛钦昭杨少丽衣悦涛王艳董方刘景利
文献传递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海洋动物胚胎毒理学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周海龙曲莹董方苏文韦双双郑继平薛钦昭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动物胚胎毒理学半挥发性POPS
真鲷精子的超低温保存研究被引量:20
2001年
对真鲷精子超低温保存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在液氮中保存真鲷(Pagrosomusmajor)精子时发生冷冻伤害的温域为 -30~ -60℃ ,适宜的降温速率为20℃/min ;使用抗冻剂DM SO的适宜浓度为20% ;采用低盐度或高 pH值的溶液激活冻精的效果不如自然海水。真鲷冻精的复苏率和存活率最高可达到50.73%和62.5% ;以20℃/min和20%DMSO处理真鲷精子 ,保存在液氮中46d后冻精复苏率和存活率为50.63 %和61.02%。
李纯李军薛钦昭
关键词:真鲷精子超低温保存海水鱼
温度对菲律宾蛤仔滤食率、清滤率和吸收率的影响被引量:53
2000年
于 1997年 12月 ,1998年 3月、7月 ,1999年 8月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室采用静水方法对 9± 0 .1℃ ,16± 0 .5℃ ,2 2± 0 .2℃ ,2 6± 0 .6℃下菲律宾蛤仔的滤食率 FR、清滤率 CR、吸收率AE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在 9~ 2 2℃温度范围内蛤仔滤食率、清滤率、吸收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在 2 2℃达到最大值 ,并且各温度间差异显著 (ANOVA,P<0 .0 5)。当温度达到 2 6℃时 ,滤食率、清滤率、吸收率均有所下降 ,但和 2 2℃值比较差异并不显著 (ANOVA,P>0 .2 )。说明蛤仔对温度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其生长最适温度为 2
董波薛钦昭李军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温度滤食率清滤率吸收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