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明远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室间隔
  • 2篇室间隔缺损
  • 2篇缺损
  • 2篇注射
  • 2篇介入
  • 2篇介入封堵
  • 2篇间隔缺损
  • 2篇封堵
  • 2篇参芎
  • 1篇导管引导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硬化
  • 1篇心动描记术
  • 1篇心动图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缺血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白细胞介...
  • 1篇血清白细胞介...

机构

  • 7篇武警广东省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袁明远
  • 2篇邓劲松
  • 2篇吴朝晖
  • 2篇王洁
  • 2篇李海苗
  • 2篇雷奕祺
  • 1篇张春丽
  • 1篇曹林生
  • 1篇陆秀红
  • 1篇杨洪钢
  • 1篇刘颖
  • 1篇洪少勇
  • 1篇劳汉珠
  • 1篇林巧芬
  • 1篇王敏
  • 1篇王炅
  • 1篇吴朝辉

传媒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1
  • 1篇199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早期应用参芎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参芎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参芎注射液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0例。治疗1周前后分别测定血清IL-18和hs-CRP。结果参芎注射液组治疗1周后血清IL-18及hs-CRP均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早期应用参芎注射液治疗可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IL-18和hs-CRP水平;参芎注射液的抗炎作用明显,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参芎注射液治疗可能获益较大。
李海苗袁明远吴朝晖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参芎注射液白细胞介素-18高敏C反应蛋白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吉派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与吉派林联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治疗组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每日静滴2次,每次100 mL;吉派林5 000 IU腹部皮下注射,每12 h 1次;以上均连用10 d。同时使用自由基清除剂、钙离子拮抗剂、抗生素及及镁极化液治疗。对照组除未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外,其他同治疗组。并于治疗前后各进行1次疗效评定及观察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其中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与吉派林联用能更好地降低血浆黏度,改善微循环,治疗DVT疗效好。
杨洪钢刘颖袁明远雷奕祺
关键词: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吉派林血液流变学深静脉血栓形成
负荷运动试验诱导心肌缺血时QTc离散度变化的意义
2001年
洪少勇陆秀红袁明远劳汉珠
关键词:心肌缺血QTC离散度
彩超与左室造影对室间隔缺损并膜部瘤介入封堵术前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左室造影对室间隔缺损(VSD)并膜部瘤介入封堵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用CDFI与左室造影两种方法,对27例VSD并膜部瘤患者在行介入封堵术前进行检查,分别观察VSD并膜部瘤的位置、大小,膜部瘤的形态及距主动脉瓣环、三尖瓣环的距离,术前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DFI对VSD并膜部瘤的检出率为92.6%,左室造影的检出率为10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CDFI与左室造影对VSD口的大小测量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但对VSD并膜部瘤的VSD上缘距主动脉瓣环的距离测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FI对人体无损伤,重复性好,在VSD并膜部瘤介入封堵术前可提供较准确的依据,与左室造影相关性良好,有重要价值。
王洁邓劲松袁明远吴朝辉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
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的价值
2005年
王洁邓劲松袁明远张春丽吴朝晖李海苗
关键词:经胸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AMPLATZER封堵器导管引导VSD
直立倾斜试验原理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1999年
晕厥是临床常见的症状,病因诊断甚难,可分为心源性、脑源性、反射性、代谢或血生化异常。其中反射性晕厥占90%[1]。在反射性晕厥中,又以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VS)最常见,但VVS的诊断目前仅为一排他性诊断。1986年Kenny[2]首次将直立倾斜试验...
王敏袁明远刘金丰曹林生
关键词:直立倾斜试验晕厥
以右上腹痛为突出症状的多发性硬化1例
2007年
雷奕祺袁明远陈利锋王炅劳汗珠林巧芬
关键词:误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