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汝明

作品数:45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会议论文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理学
  • 11篇文化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催化
  • 10篇物理化学
  • 8篇密度泛函
  • 8篇泛函
  • 7篇选择催化还原
  • 6篇SCR
  • 6篇催化剂
  • 4篇物理化学实验
  • 4篇化学实验
  • 4篇NH3
  • 4篇丙烷
  • 3篇电池
  • 3篇氧化物
  • 3篇燃烧热
  • 3篇热力学
  • 3篇课程
  • 3篇分子
  • 3篇SCO
  • 3篇DENOX
  • 2篇食品

机构

  • 44篇厦门大学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作者

  • 45篇袁汝明
  • 21篇傅钢
  • 13篇万惠霖
  • 11篇徐昕
  • 9篇张来英
  • 8篇吴平平
  • 8篇陈良坦
  • 8篇韩国彬
  • 4篇夏文生
  • 4篇徐晓明
  • 3篇郑明森
  • 3篇董全峰
  • 2篇林晓东
  • 1篇翁玉华
  • 1篇邓顺柳
  • 1篇任艳平
  • 1篇倪哲明
  • 1篇翁维正
  • 1篇曹晓宇
  • 1篇祝一峰

传媒

  • 9篇大学化学
  • 5篇中国化学会第...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第七届全国大...
  • 3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Chines...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电池
  • 1篇化工高等教育
  • 1篇中国科学:化...
  • 1篇化学教育(中...
  • 1篇第12届全国...
  • 1篇第十届全国催...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全国催化学术...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0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H键活化的理论研究
袁汝明傅钢万惠霖徐昕
关键词:C-H密度泛函
V2O5催化剂上NH3选择催化氧化(SCO)的理论研究
袁汝明傅钢徐昕万惠霖
关键词:NH3
B酸强弱对选择催化还原(SCR)机理的影响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NOx是空气的主要污染源。对于固定污染源NOx的消除,工业上主要采用NH3选择催化还原NOx,即所谓的SCR过程。实验已证实,B酸在SCR反应中起
傅钢袁汝明徐昕万惠霖
关键词:SCRDENOX密度泛函
文献传递
一种组合式实验洗涤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实验洗涤池,包括主体柜体,主体柜体内分为清洗池柜、废液柜、真空泵柜和中转柜,清洗池柜上端开设清洗口,清洗口上设置清洗槽,清洗槽的一侧设置水龙头,中转柜上端开设沥干槽,沥干槽与清洗槽之间通过滑轨连...
张来英吴平平袁汝明徐晓明夏文生
燃烧热科普实验——量热法测定食品的热值
2024年
介绍了采用量热法测定食品热值的科普实验,通过操作简单、数据可靠的量热计,对常见食品如米面类和糖类进行热值测定。实验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公众理解热值这一概念,而且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回应大众关切的问题。本实验的目的在于激发公众对化学的兴趣,展示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通过实验教育,让公众深入了解食品与能量的关系,以及化学在解决日常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张来英袁汝明洪耀青施雅茜陈越徐晓明
关键词:食品热值量热计
离子交换法分离牛磺酸与硫酸钠的研究被引量:12
2002年
牛磺酸 (taurine)具有消炎 ,解热镇痛和促进大脑发育、增强视力、调节神经传导及促进吸收等作用。作为添加剂 ,已广泛用于药物、食品饮料中 ,具有进一步推广使用的前景。但药用和化学用的大量牛磺酸主要通过化学合成法生产 ,最终反应产物为牛磺酸和硫酸钠的混和物 ,二者的分离方法将是牛磺酸纯度和得率的关键。本文探讨了不同的离子交换树脂和操作条件对分离的影响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用离子交换法来分离牛磺酸和硫酸钠 ,阳树脂为 0 0 1× 7,阴树脂为D30 1 -SC ,交换柱 2 5× 60 0mm ,阴阳树脂体积比为 1 1 .37,试液浓度 0 .4mol·L- 1 ,流速 5 .0ml·min- 1 ,牛磺酸回收率为 97.0 % ,纯度 99.5 %。
刘连庆倪哲明祝一峰袁汝明
关键词:硫酸钠牛磺酸离子交换法食品添加剂消炎药解热镇痛药
实验的综合与综合性实验——谈物理化学实验内容的改革
本文讨论了物理化学实验的改革,指出了实验的综合与开设综合实验相接合是个很好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陈良坦袁汝明
关键词:物理化学实验
文献传递
V/P复合氧化物上C–H键活化的密度泛函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15年
选择氧化催化剂通常为多组分复合氧化物.一般认为,高价过渡金属的端末双键氧(M=O)是烷烃活化的中心,而非金属端氧(NM=O)与烷烃活化无关.但近期的理论研究发现,复合氧化物中非金属端氧也可能参与烷烃活化.本文采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对比V=O和P=O的脱氢活性,并深入揭示二者的差异.H脱除反应可以视为是质子偶联电子传递的过程.对于V/P复合氧化物,V5+充当电子的受体,而V=O和P=O均可接受质子.由于P=O具有更强的质子化能力,导致PO–H键能比VO–H有利6–10 kcal/mol.对于烷烃活化,V=O和P=O脱氢的能垒均可与反应焓变很好地关联,但二者线性回归的截距相差6.2 kcal/mol,说明在相同的焓驱动下,P=O脱氢需要克服更高的能垒.根据Marcus模型,反应的能垒不仅取决去反应焓变,还与内部重组能有关.计算表明,在脱氢过程中,P=O需克服的重组能为128–140 kcal/mol,比V=O过程高出21–23 kcal/mol.这很好地解释了前面的计算结果.应该指出的是,除了反应热力学驱动和重组能外,在势能曲线相交处的电子耦合作用(?HAB?)亦对能量有一定的影响.丁烷选择氧化制顺酐可能经过2-丁烯,丁二烯,2,5-二氢呋喃和丁烯酸内酯等一系列中间体,共有8个H原子在反应过程中需要脱除.对于丁烷的脱氢,P=O的能垒仅比V=O低1.3 kcal/mol,说明初始反应时二者是竞争的.但对于2-丁烯和2,5-二氢呋喃,二者活化能的差距增加为6–7 kcal/mol,说明这时P=O脱氢将占主导.而对丁烯酸内酯活化,二者活化能的差异又缩小到2.5 kcal/mol,表明V=O又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事实上,这种能垒的差异与端氧的亲核性密切相关.P=O更具亲核性,因此有利于被更具酸性的C–H键进攻.根据Evens的估计,烷烃C–H键的p Ka为50左右,而烯丙基性C–H为43.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2-丁烯和2,5-二氢呋喃更容易和P=O发生反应,而丁烷脱氢二者差异不大的原因.这些理论研究�
傅钢袁汝明汪佩万惠霖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簇模型
丙烷选择氧化AgMo<,2>PO<,4>·MoO<,3>催化剂表面动态结构的原位共焦显微Raman研究
本文采用原位共焦显微Raman光谱技术考察了AgMo<,2>PO<,4>·MoO<,3>催化剂在内烷选择氧化反应中的动态表面结构.实验结果表明,AgMo<,2>PO<,4>·MoO<,3>催化剂表面的[MO<,7>O<,...
张昕翁维正林海强廖远琰袁汝明万惠霖
关键词:丙烷金属催化剂
文献传递
V2O5(001)表面选择催化还原(SCR)的理论研究
傅钢袁汝明徐昕万惠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