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芳

作品数:38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专利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测井
  • 9篇地层
  • 9篇地质
  • 8篇钻井
  • 8篇储层
  • 6篇地应力
  • 6篇塔里木盆地
  • 6篇盆地
  • 6篇裂缝
  • 6篇井壁
  • 5篇地质力学
  • 5篇声波
  • 5篇井数据
  • 5篇孔隙
  • 5篇测井数据
  • 4篇地层孔隙
  • 4篇地层孔隙压力
  • 4篇压裂
  • 4篇岩石
  • 4篇岩石力学参数

机构

  • 38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塔里...

作者

  • 38篇袁芳
  • 33篇张辉
  • 29篇尹国庆
  • 22篇王志民
  • 20篇王海应
  • 16篇李超
  • 13篇刘新宇
  • 13篇赵崴
  • 10篇杨海军
  • 10篇王朝辉
  • 8篇胥志雄
  • 8篇陈胜
  • 6篇赵斌
  • 6篇蔡振忠
  • 5篇李超
  • 4篇田军
  • 4篇李勇
  • 4篇琚岩
  • 3篇王益民
  • 3篇韩兴杰

传媒

  • 3篇石油工业技术...
  • 3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天然气与石油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油气藏评价与...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4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3
  • 10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库车前陆区超深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改造技术研究与工业化应用
张福祥彭建新袁学芳杨向同邹国庆张辉刘举袁芳王磊冯觉勇高文祥唐雁刚
主要技术内容:项目针对库车前陆区超深(平均为6800米)高温(150-170℃)高压(井底压力平均120MPa)裂缝性致密气藏建井周期长、单井投资大(单井成本2.05亿元)、单井自然产量低,储层改造设计针对性不强、施工难...
关键词:
关键词:地质力学加砂压裂技术
岩石力学参数空间各向异性表征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本发明提供岩石力学参数空间各向异性表征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以下步骤:本发明提供岩石力学参数空间各向异性表征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以下步骤:对采集的岩心标注标志线,建立岩心与大地坐标系的空间位置关系;通过对岩...
王海应徐珂尹国庆张辉李超王朝辉梁景瑞王志民袁芳来姝君赵斌张玮赵崴
砂泥岩地层异常高压地层的预测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砂泥岩地层异常高压地层的预测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异常高压预测指令,获取砂泥岩地层的待测井的多个不同垂直深度点的声波时差数据,根据待测井中压实层的至少三个不同垂直深度点的声波时差数据,构建非线性压实...
张辉胥志雄尹国庆李超袁芳刘新宇王志民王海应赵崴来姝君
地下储气库的储气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下储气库的储气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接收测量设备发送的地层样本的气藏原始压力,并获取地层样本的临界应力,其中,地层样本为地下储气库所处地层的盖层断裂破碎处采集的地层样本;并根据地层样本的气...
赵斌李勇张辉王海应尹国庆王志民刘新宇徐珂袁芳来姝君
钻井液矿化度对康村组泥岩强度特征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以西部某区块康村组地层泥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X射线衍射实验、环境扫描电镜实验、阳离子交换实验、不同矿化度的KCl溶液和钻井液浸泡后的泥岩单轴压缩实验。得到康村组泥岩矿物组成、微观结构特征、水化膨胀能力大小、不同矿化度的KCl溶液和钻井液浸泡后的泥岩强度参数;研究了钻井液矿化度对该地区泥岩强度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矿化度钻井液作用下泥岩的强度特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泥岩微孔洞及微裂缝发育,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以及黏土矿物;黏土矿物含量较高,有较强度的水化膨胀能力。KCl溶液或钻井液浸泡后,泥岩峰值强度降低,随着溶液或钻井液矿化度降低,泥岩峰值强度点对应径向、轴向应变变大,泥岩由脆性向延性转化。KCl溶液或钻井液的矿化度大小与其浸泡后的泥岩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在一定范围内皆呈近线性正比关系,与其泊松比呈线性反比关系;随着溶液或钻井液的矿化度增加,泥岩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皆随之增大,泊松比随之减小。研究结果可应用于现场施工,通过改变钻井液矿化度提高泥岩强度,避免钻进过程中井壁失稳。
张旭刘向君袁芳熊健万有维
关键词:钻井液矿化度泥岩强度特征
塔里木盆地巴西改组岩石理化性能及力学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构造带巴西改组地层在钻井过程中井壁失稳现象频发,严重影响钻井效率。以巴西改组岩石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矿物组成测试、阳离子交换实验等理化性能测试,以及三轴压缩试验等力学测试,研究了巴西改组砂岩与泥岩理化性能、力学特性差异以及钻井液浸泡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巴西改组泥岩的黏土矿物含量较高,阳离子交换容量约为砂岩的3倍,并发育大量微裂缝,水化膨胀能力明显强于砂岩,在溶液浸泡作用下更容易发生结构损伤。同时,由于油基钻井液的润滑作用,导致强度降低,且泥岩强度降低量约为砂岩的1.5倍。在相同围压状态下,巴西改组泥岩与砂岩的强度、临界破坏点处对应的轴向、径向应变以及岩石破坏模式均存在差异,且钻井液浸泡对泥岩强度影响大于砂岩。通过分析巴西改组地层岩石力学特性,对弄清该地层井壁失稳机理、制定井壁失稳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万有维刘向君袁芳熊健李超
关键词:理化性能力学特性
泥页岩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泥页岩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电子设备获取泥页岩样本测试得到的水化作用前的第一声波时差和水化作用后的第二声波时差。电子设备可以使用上述第一声波时差和第二声波时差拟合得到水化函数。电子设备根据...
张辉翟金玉胥志雄李超袁芳刘新宇王志民王海应尹国庆王朝辉
库车坳陷博孜X区块超深储层有效裂缝分布规律及对天然气产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23年
为明确库车坳陷超深致密砂岩储层有效裂缝分布特征,基于古应力产生裂缝、现今应力影响裂缝有效性的原理,根据岩心资料和成像测井数据查明裂缝力学性质并拾取裂缝参数,通过构造恢复反演等效古应力、有限元方法预测现今应力场,并结合DFN离散裂缝网格建模,对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博孜X区块超深致密砂岩储层裂缝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博孜X气藏构造裂缝以未充填‒半充填的高角度剪切缝为主,局部发育小规模的张性裂缝,大多数裂缝形成于喜马拉雅晚期的快速强烈挤压作用;博孜地区地应力场从白垩纪到新近纪,随着北部力源传导的持续往南推进,应力高值呈现由北向南迁移的特点;博孜X气藏构造裂缝发育分布的非均质性极强,在北东部位的X104井区发育程度高,在南西部位的X103井区周围密度低,现今地应力对裂缝有效性影响显著,进而影响气井产能.博孜X区块裂缝形成受断层和褶皱共同控制,单从构造特征难以准确预测裂缝分布,而通过地质力学原理和方法预测裂缝具有较好的吻合度.在超深层储层,不能只通过孔隙度、储层厚度等因素来评价并预测气井产能的高低.
徐珂张辉鞠玮尹国庆王海应王志民王朝辉李超袁芳赵崴
关键词:地质力学
钻井液密度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钻井液密度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盐岩地层区域中目标钻井深度对应的盐岩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最小水平主应力、目标温度以及目标蠕变速率;将最大水平主应力、最小水平主应力、目标...
赵斌李勇张辉李超刘新宇尹国庆王海应王志民赵崴袁芳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现今地应力场预测及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构造带克深10气藏为例被引量:20
2020年
为建立一套适用于塔里木盆地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层致密砂岩储层的现今地应力预测方法,基于"单井地应力测井解释+三维地应力场模拟"开展三维非均质应力场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勘探方面的井位部署、钻井工程中的井眼轨迹优化及完井工程的储层改造方式优选.本文以克拉苏构造带克深气田的克深10气藏为例开展研究,认为较宽的泥浆窗口(不低于0.3 MPa/hm)是钻井提速的安全保障,优选天然裂缝发育(裂缝密度大于0.3条/m)、水平应力低于平均值2~3 MPa、力-缝夹角小于45°且裂缝开启压力低(一般低于2.05 MPa/hm)的层位射孔是提产的关键.研究结果表明:克拉苏构造带深层致密砂岩储层现今应力场普遍属于走滑型(SHmax>SV>Shmin,III类),现今地应力数值高,最小水平主应力普遍高于110 MPa,水平应力差多大于35 MPa,且分布离散;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SHmax)方向总体为近NS向,局部为NW或NE向;受强烈且持续的构造挤压和巨厚盐层的影响,库车山前现今地应力状态在纵向上可能发生4次转变,这种复杂应力环境、复杂构造和岩性对钻井的井壁稳定带来极大挑战;基于现今地应力研究评价井壁稳定性从而优化井眼轨迹减少了20%的钻井复杂事故,至少节约了15%的钻进时间,直接促进了钻井提速;考虑地应力因素优选射孔层位,为确定钻井揭开位置和最优储层改造方式提供直接参考.
徐珂田军杨海军张辉王志民袁芳王海应
关键词:地质力学克拉苏构造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