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文新
- 作品数:124 被引量:488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染色体17p13.3区段肝癌等恶性肿瘤相关基因群的分离与功能研究
- 顾健人万大方赵新泰何玫覃文新李锦军何英华黄薇
- 1996年10月-2003年7月,由国家“863”高新技术发展规划资助,进行了研究。以中国高发肿瘤之一的肝癌为材料,用微卫星(MSA)和比较基因组杂交(CGH)法完成了60例肝癌样本的全基因组扫描,确定基因组不稳定的最高...
- 关键词:
- 关键词:染色体肝癌恶性肿瘤
- 以PAC和BAC克隆为探针筛选cDNA文库被引量:7
- 2000年
- 目的 建立噬菌体P1衍生的人工染色体 (PAC)和细菌人工染色体 (BAC)筛选人正常肝cDNA文库的方法 ,并期望分离到与肝癌相关的新基因。方法 用位于 17p13.3肝癌杂合性缺失区内的PAC5 79和BAC15 2 9克隆为探针 ,以噬菌斑杂交筛选法筛选人正常肝cDNA文库 ,并对分离出的cDNA阳性克隆进行部分测序和计算机序列比较及Southern杂交分析 ,进一步确定可能与肝癌相关的新基因。结果 以PAC5 79为探针 ,筛选出78个阳性克隆 ,经初步分析 ,其中 18个为可能的肝癌相关新基因。以BAC15 2 9为探针 ,筛选出 8个阳性克隆 ,经初步分析 ,其中 5个为可能的肝癌相关新基因。结论 以PAC和BAC克隆为探针筛选cDNA文库是一种有效的表达序列分离法 。
- 韩力薇覃文新赵新泰黄弋张萍萍万大方顾健人
- 关键词:CDNA文库杂交筛选克隆PACBAC
- 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AFP和AFP-IgM在HCC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建立可同时测定血清甲胎蛋白(AFP)和AFP免疫复合物(AFP-IgM)的快速、灵敏检测方法,探讨其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TRFIA)技术,分别用Sm^3+标记鼠抗人IgM单克隆抗体(M94181),Eu^3+标记鼠抗人AFP单克隆抗体(M19301),建立双标记TRFIA(dual-TRFIA)。选择HCC患者118例和肝良性病变(BLD)患者123例(肝硬化60例,慢性肝炎63例),健康体格检查者286例。分别用该法检测血清AFP和AFP-IgM水平,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临床诊断特性分析。采用SASS 6.12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dual-TRFIA法检测AFP和AFP-IgM的灵敏度分别为0.41μg/L,10.00U/L,与试剂盒[电化学发光免疫(ECLIA)AFP test和Hepa AFP-IC kit]相关性好(r=0.9987和0.9854,P均〈0.05)。AFP和AFP-IgM在HCC中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46.61%(55/118),63.56%(75/118),诊断准确性分别为77.10%和77.40%。AFP和AFP-IgM联合检测可将灵敏度提高至72.88%(86/118,χ^2=9.45,P=0.02),诊断准确性提高至84.10%(χ^2=6.24,P=0.04)。结论AFP-IgM是HCC新型血清标志物,同时检测AFP和AFP-IgM能明显提高对HCC的诊断灵敏度和准确性,有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dual-TR-IMFA法同时检测AFP和AFP-IgM稳定可靠,可以满足临床使用需要。
- 盛世乐王青黄钢于彬覃文新
- 关键词:荧光免疫测定甲胎蛋白类单克隆
- 两种常用PI3K抑制剂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MIT耐药性的不同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抑制剂LY294002(LY)和wortmannin(Wort)对米托蒽醌(mitoxantrone,MIT)耐药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MIT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LY或Wort与MIT联合作用耐药细胞株MCF-7/MIT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记录细胞生长状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活性。FCM法检测细胞内MIT的积聚。罗丹明123(rhodamine 123,Rh123)染色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结果:LY和MIT联合作用可显著增强MIT引起的MCF-7/MIT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由MIT引起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以及细胞周期S和G2/M期阻滞,其作用机制与LY增加MIT在MCF-7/MIT细胞内的积聚有关;Wort对MIT的药效无明显增强作用。结论:LY和MIT联合作用可显著提高耐药细胞株MCF-7/MIT对MIT的敏感度。
- 肖洋炯张萍黄明辉陈菲陈季武覃文新
- 关键词:1-磷脂酰肌醇3-激酶米托蒽醌
- 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人LASS2基因在肝癌细胞转移中的抑制作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人源性长寿保障基因(homo-sapiens longevity assurance homologue 2 of yeast LAG1,LASS2)对人肝癌HCCLM3细胞体外转移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含人LASS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并转染入HCCLM3细胞;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CCLM3细胞中LASS2蛋白的表达水平;划痕实验及体外侵袭实验检测LASS2基因过表达对HCCLM3细胞在迁移和侵袭等转移能力上的改变;免疫共沉淀法验证LASS2蛋白与V-ATPase(vacuolarH+-ATPase)质子泵中的c亚基(ATP6L)在细胞内相互结合的情况;通过对细胞内外H+浓度的测定,探讨LASS2过表达对V-ATPase功能抑制的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含人LASS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LASS2基因在HCCLM3细胞中能有效表达;LASS2过表达可使HCCLM3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明显下降(P<0.01),其中侵袭能力下降达(48.3±7.6)%,穿过划痕的细胞个数从对照组的(59.00±6.87)个下降至(10.83±3.75)个;LASS2蛋白与ATP6L蛋白在HCCLM3细胞内特异性结合;LASS2过表达后,细胞内外H+浓度发生明显变化,表明V-ATPase质子泵功能受到抑制。结论:LASS2基因在HCCLM3细胞中过表达可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LASS2蛋白结合ATP6L,抑制其分泌H+功能相关。
- 游海燕金洁唐宁邵根宝彭琬昕龚爱华覃文新
- 关键词:肿瘤转移
- 结直肠癌组织及细胞株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家族的甲基化研究
- 2009年
- 目的研究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SFRP)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20对结直肠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SFRP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况,T—A克隆测序验证MSP产物。5氮杂-2'-脱氧胞苷对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SW480进行去甲基化处理,MSP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细胞株中SFRP基因甲基化和蛋白表达。结果SFRP1、2、4、5在结直肠癌中甲基化率分别为19/20、17/20、3/20、13/20,癌旁组织中分别为12/20、8/12、1/20、7/20。结直肠癌中SFRP1、2、5甲基化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T116细胞株SFRP1、2、4、5基因均发生甲基化,而SW480细胞株中仅SFRPI和SFRP2出现启动子甲基化。SFRP蛋白表达与启动子甲基化呈明显负相关,经5-氮杂-2'-脱氧胞苷处理后能有效恢复SFRP蛋白表达。结论SFRP1、2、5甲基化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SFRP基因甲基化与其表达失活密切相关。
- 黄丹于彬覃文新黄朝晖盛伟琪彭之磊倪淑娟杜祥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甲基化
- CYP2D6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被引量:3
- 2009年
- CYP2D6是细胞色素P450的一种同工酶,代谢许多临床常用药物。其基因的多态性可以影响他莫昔芬的代谢,从而导致携带不同基因型的乳腺癌患者对他莫昔芬的反应性不同。本文简要综述了CYP2D6基因多态性与他莫昔芬代谢和疗效的关系,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对他莫昔芬代谢的影响,以及针对不同患者选择个体化内分泌治疗方案。
- 张萍顾史洋覃文新胡夕春
- 关键词:CYP2D6遗传多态性内分泌治疗乳腺癌
- 噬菌体DNA的快速抽提被引量:4
- 1998年
- 介绍一种噬菌体DNA的快速抽提方法.用聚乙二醇沉淀噬菌体颗粒,然后经DEAE纤维素纯化处理和酚抽提.与传统的噬菌体DNA纯化方法相比,改进后的方法方便、快速、经济,可获得高纯度的噬菌体DNA.
- 覃文新万大方赵新泰蒋惠秋顾健人
- 关键词:噬菌体DNA抽提聚乙二醇
- 肝癌细胞中WIF-1的甲基化状态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WIF-1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蛋白表达的关系,并初步研究了WIF-1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测序方法分析了9种肝癌细胞系中WIF-1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用RT-PCR检测了其mRNA的表达。用去甲基化药物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处理肝癌细胞株并分析其mRNA和蛋白的表达的变化。结果6种肝癌细胞中检测到异常的甲基化,甲基化率为66.7%。在用5-Aza-CdR处理细胞后,WIF-1表达缺失的肝癌细胞系不同程度地恢复了表达。MTT法分析发现WIF-1对SMMC-7721(7721)细胞生长有较为显著的抑制效果。结论推断WIF-1启动子区频繁甲基化的现象可能是它在肝癌中表达沉默的主要机制,并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起作用。
- 程勤金洁于彬万晓桢游海燕舒惠群姚根富覃文新
- 关键词:WNT信号通路WIF-1DNA甲基化肝癌
- 肝癌染色体17p13.3区的杂合性缺失分析及缺失区连续克隆群的构建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 检测原发性肝癌在染色体 17p13.3区的杂合性缺失状况 ,确定其共同缺失范围和最小热点缺失范围 ,并获得缺失范围内基因组克隆和构建连续克隆群。方法 应用Southern杂交分析VNTR(variablenumberoftandemrepeat,VNTR)和RFLP标志在肝癌中杂合性缺失 (LOH)状况。应用PCR扩增微卫星标志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各个微卫星标志的LOH状况。以微卫星标志为引物 ,经过 3轮PCR筛选阳性基因组克隆。通过检测各位点标志对基因组克隆的反应 ,构建连续克隆群。结果 检测了 5 4份原发性肝癌样品在染色体 17p13.3区 16个位点标志和染色体 17p13.1区的p5 3基因的TP5 3位点标志的LOH情况 ,发现从D17S5位点至D17S34位点间的各个标志都有较高LOH ,频率 >6 3%。而从D17S5位点起、近着丝粒方向的 3个标志LOH率都较低或无LOH。染色体17p13.1的TP5 3标志只有 31%的LOH ,低于染色体 17p13.3区的D17S5至D17S34位点间各标志的LOH率。有 2例肝癌样品在近端粒的D17S34、D17S186 6位点和近着丝粒的D17S5、D17S15 74位点均无LOH ,但在D17S849至D17S15 74间的各位点上均呈LOH或为纯合子。在缺失范围内 ,共筛选了 18个位点的基因组克隆 ,获得了相对应的阳性基因组克隆 ,经过检测各位点对基因组克隆的反应性 ,构建了覆盖
- 赵新泰万大方蒋惠秋何英华覃文新Paul Watkins顾健人
- 关键词:肝癌杂合性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