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友卿
- 作品数:172 被引量:503H指数:14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多氯联苯对水生动物抗氧化酶的影响及机理被引量:3
- 2014年
- 多氯联苯是联苯1~10位上的氢原子被一个或多个原子取代形成的一类有机氯代烃化合物。由于取代数目和位置不同,共有209种氯化联苯异构体[1]。多氯联苯的性质极其稳定(半衰期约40年),易被生物富集,其残留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成为新世纪一大污染物。如2013年,美国38个城市湖泊水质的多氯联苯污染加重[2]。因此,多氯联苯为国际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3]。
- 许友卿梅婕丁兆坤
- 关键词:多氯联苯抗氧化酶水生动物
- 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对鱼类生长的影响及投喂调控被引量:3
- 2010年
- 二噁英(dioxin)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鱼、人和其他动物体,并在脂肪中积蓄,使机体畸形、突变和致癌等。其中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被称为"地球上毒性最强的物质"。文中主要综述TCDD对鱼类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同时提出通过投喂无污染或抗污染毒害的饲料,积极地预防TCDD对鱼类生长的影响。旨在更好的研究TCDD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影响、机制与预防,控制TCDD对水环境的污染,保护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生产健康、卫生和安全的渔业产品。
- 许友卿李太元丁兆坤吴卫君
-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鱼类免疫与成活的影响
- 人、动物包括鱼类机体免疫系统的发展与机能决定于其营养的适宜和平衡。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双键的脂肪酸,主要包括n-3、n-6和n-9系...
- 许友卿李伟峰丁兆坤
- 关键词:多不饱和脂肪酸免疫系统鱼类养殖
- 文献传递
- 投喂优质饲料药饵治愈军曹鱼综合症
- 2013年
- 在军曹鱼养殖中,管理好鱼苗和水质的同时,我们通过分阶段投喂优质饲料药饵,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由病毒、细菌、寄生虫和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军曹鱼稚鱼综合症,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
- 许友卿郑一民李伟峰黄金华丁兆坤
- 关键词:鱼病优质饲料军曹鱼
- 营养素对水生动物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营养素是人和动物包括鱼类进行新陈代谢的基础,对机体影响很大。文章综述了营养素对水生动物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表达影响和机理研究的进展,旨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营养素调控水生动物,提高它们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促进养殖渔业的健康生态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许友卿郑一民丁兆坤
- 关键词:营养素发育基因表达水生动物
- 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大分子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3年
- 海洋酸化可通过影响海洋生物脂质储存、脂肪酸氧化酶、RNA/DNA比值、生物矿化、能量代谢和细胞应激基因表达等途径,影响海洋生物的核酸、蛋白质和脂肪酸组成与含量,而这些生物大分子的组成与含量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生长与发育发挥决定性作用。目前由于缺少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大分子影响的研究,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因此,亟待加强用多学科、多层次探索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特别是脊椎和无脊椎动物核酸、蛋白质及脂肪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影响,并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从遗传学、蛋白质组学及关键基因等方面,综合探究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影响的机理,了解海洋酸化影响的本质,揭示、掌握其规律,从而为预测未来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依据。本文主要综述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核酸、蛋白质和脂肪酸的影响和机理,旨在更好地研究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大分子的影响及其机理,为控制海洋酸化、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生物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同时也为科学调控养殖海水提供参考。
- 丁兆坤刘伟茹许友卿
- 关键词:海洋酸化核酸脂肪酸蛋白质海洋生物
- 对多氯联苯敏感的水生动物生物标志物被引量:1
- 2015年
- 生物标志物,是生物体在组织、体液或个体水平上能够反映一种或多种化学污染物暴露及效应的生理、生化、细胞、行为的变化。生物标志物可以帮助预测化学品特别是在涉及监测计划的化学品的影响。尽管可用化学方法分析污染物的含量和分布,但无法测定污染物的毒性及其程度,生物监测则准确、可靠而倍受关注[1-3]。
- 许友卿张青红张茜唐旎郑一民刘永强刘阳丁兆坤
-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多氯联苯水生动物
- 用MSH6基因监测水中镉污染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修复蛋白6(MSH6)基因监测水中镉污染的方法,用鱼作为监测水污染的生物样本,所述鱼的MSH6基因作为监测水中镉污染的敏感生物标记物;本发明的优点在于:MSH6基因作为监测水污染的敏感生物标记物,测试M...
- 许友卿丁兆坤刘永强刘富娟
- 文献传递
- 第五节生长激素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生长激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在动物和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它被广泛地应用于人、动物和水产养殖中.本文对生长激素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 许友卿王树启丁兆坤
- 关键词:水产养殖生长激素转基因鱼免疫系统
- 文献传递
- CAT1基因在尼罗罗非鱼肌肉和肝的节律性表达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为了探究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CAT1)基因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饥饿0、7 d肌肉和肝的昼夜表达规律,实验分别在尼罗罗非鱼饥饿0,7 d 06:00、09:00、12:00、15:00、18:00、21:00和24:00、第2天03:00、06:00,分别对应区时(Zone time,ZT)ZT0、ZT3、ZT6、ZT9、ZT12、ZT15、ZT18、ZT21、ZT24采样,采样在一昼夜内完成。每组随机取3尾鱼进行解剖,取其肌肉和肝样品分析。结果表明:CAT1基因在正常投喂的尼罗罗非鱼肌肉表达具有显著性时间差异(p<0.05),呈现昼低夜高的节律性振荡(p<0.3),达到峰值的时间为ZT 0.72。饥饿7 d后,虽然在各时间点上CAT1基因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无昼夜节律性(p>0.3);CAT1基因表达为在光周期先升后降,在暗周期先降后升,峰值相位在光照阶段,为ZT 7.44。在尼罗罗非鱼肝中,CAT1基因在正常投喂时表达具有显著性时间差异(p<0.05),呈现节律性振荡(p<0.3),CAT1基因表达为在光周期先降后升,在暗周期则先升后降,峰值相位在黑暗阶段,达到峰值的时间为ZT 16.56。饥饿7 d后,在各时间点上CAT1基因表达无显著性时间差异(p>0.05),且表达无昼夜节律性(p>0.3);CAT1基因表达为在光周期先降后升,在暗周期则先升后降,峰值相位在黑暗阶段,为ZT 21.60。以上结果说明CAT1基因在尼罗罗非鱼肌肉和肝表达的昼夜节律不同。
- 王利香褚武英安晓玲吴萍许友卿丁兆坤李玉珑陈小贞张建社
-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实时荧光定量RT-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