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亚萍
- 作品数:86 被引量:341H指数:13
-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硒肥促进作物提质增产机理研究进展
- 2025年
- 硒(Se)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施用硒肥可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抗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不同价态Se被广泛应用于减缓作物遭受各种胁迫损伤,增强作物抗性及光合能力等领域。在资源、环境、人口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日益重要背景下,对Se肥改变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品质的研究将会不断增加。本文从外源Se在作物抵御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提高光合效率、促进营养物质摄取、提升产量品质方面发挥的作用,现有研究的不足和问题,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进行了综述,旨在为Se肥在农业研究及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 谢亚萍袁明璐任亮赵宝勰张建平王利民李闻娟赵玮党照周阳晨王兴珍齐燕妮安明远
- 关键词:硒肥增产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
- 一种胡麻品种萌发期耐盐性快速鉴定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胡麻品种萌发期耐盐性快速鉴定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采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对胡麻品种种子进行胁迫,并用蒸馏水作为对照组;从萌发第3天开始统计发芽数,一直统计到第7天;萌发7天后,测量下胚轴长,总鲜重和...
- 赵玮张艳萍张建平王利民赵利王斌党照李闻娟谢亚萍齐燕妮
- 一种用于向日葵田的定点轰鸣驱鸟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向日葵田的定点轰鸣驱鸟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底座的背面安装有轰鸣音响,所述底座正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底座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轮子;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一侧安...
- 王兴珍卯旭辉贾秀苹谢亚萍齐燕妮
- 不同胡麻品种TAG合成途径关键基因表达与含油量、脂肪酸组分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9年
- 胡麻是一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α-亚麻酸的油料作物,明晰TAG合成途径中与胡麻含油量和脂肪酸组分相关的基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3个含油量和脂肪酸组分有显著差异的胡麻品种(系)为材料,分析了不同品种(系)、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胡麻油脂和脂肪酸组分的动态积累模式和TAG合成途径中7个关键基因的动态表达模式,以及含油量和不饱和脂肪酸与7个关键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胡麻开花后10~20d,是种子油脂和亚麻酸的快速积累期,且不同胡麻品种(系)油脂和亚麻酸的动态积累模式差异显著。TAG合成途径中的7个关键基因(GPAT9、DGAT1、DGAT2、PDAT1、PDAT2、FAD2A和FAD3A)在胡麻不同发育阶段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不同品种(系)间的表达模式各不相同。其中PDAT1、DGAT1和DGAT2基因的动态表达模式与含油量的动态积累模式显著正相关,PDAT1的动态表达模式与亚麻酸的动态积累模式显著正相关,且在高油高亚麻酸材料的种子动态发育阶段中PDAT1基因的累积表达量也显著高于低油低亚麻酸材料。因此,PDAT1可能是影响胡麻不同品种(系)中含油量和亚麻酸含量的关键基因。
- 李闻娟齐燕妮王利民党照赵利赵玮谢亚萍王斌张建平李淑洁
- 关键词:胡麻含油量基因表达分析
- NaCl胁迫对胡麻幼苗生长及其离子吸收运输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为了探究NaCl胁迫对胡麻幼苗生长及其离子吸收运输的影响,采用水培法对胡麻幼苗的盐分离子吸收、分布、累积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胡麻幼苗干鲜重、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均在NaCl低浓度(≤100 mmol/L)胁迫下小幅上升,并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地上和地下组织中膜透性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表现为先上升后缓慢下降。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根茎叶中Na^+、Cl^-含量均为上升趋势,其中Na^+积累顺序为叶>根>茎,Cl^-积累顺序为根>茎>叶,Ca2^+流失顺序为根>茎>叶,K^+流失顺序为叶>根>茎。高浓度盐胁迫下胡麻幼苗将相对较多的Na^+积累在叶片中,导致叶片中K^+流失较根茎中更严重,Ca2^+流失首先从根部开始,以延缓茎和叶中的流失,起到缓解盐害目的。
- 张艳萍赵玮齐燕妮谢亚萍
- 关键词:胡麻NACL胁迫幼苗生长
- 混菌发酵苹果渣生产饲料蛋白的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试验利用太空诱变获得的优良菌种黑曲霉ZM-8和酿酒酵母、热带假丝酵母以及白地霉复配制成复合菌剂固体发酵苹果渣。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最适的培养基配方和复合菌剂的最佳配方。试验确定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硫铵7g、白糖4g、尿素2g、食盐4g,产物中粗蛋白的含量达26.4%,提高了312.50%。复合菌剂的最佳配方为黑曲霉突变株ZM-80.5g、酿酒酵母1.5g、白地霉1.0g、热带假丝酵母1.5g,产物中粗蛋白的含量达27.9%,提高了335.94%。
- 谢亚萍张宗舟蔺海明
- 关键词:复合菌剂饲料蛋白苹果渣
- 胡麻SUC基因家族的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利用多个物种的SUC基因蛋白序列在胡麻基因组内进行BlastP分析,通过Pfam确认结构域,获得胡麻SUC基因家族成员,并进行基因结构分析;对蛋白分子量、等电点、信号肽、跨膜结构域、糖基化修饰位点、亚细胞定位、Motif及二级结构进行预测。结果鉴定得到12个胡麻SUC基因家族成员,大部分成员含有4个以上的外显子,10个以上跨膜结构域,并获4个特征性Motif。进化树分析显示,胡麻SUC分别属于SUT1、SUT2和SUT4家族。
- 齐燕妮李闻娟王利民赵玮党照谢亚萍张建平
- 关键词:胡麻基因结构分析系统进化分析
- 太空诱变复合菌剂发酵苹果渣生产菌体蛋白的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试验利用太空诱变获得的优良菌种--黑曲霉ZM-8和啤酒酵母、热带假丝酵母以及白地霉复配制成复合菌剂,固体发酵苹果渣,得到的菌体蛋白中纤维素含量降低,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营养价值增加。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最适的培养基配方和复合菌剂的最佳配方。试验确定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白糖4g,硫铵7g,尿素1g,食盐2g,产物中粗蛋白的含量达26.4%,提高了306.3%。复合菌剂的最佳配方为黑曲霉突变株ZM-8(Asp.niger ZM-8)1.5g,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0.5g,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1.0g,白地霉菌(Geotrichum candidum)0.5g,产物中粗蛋白的含量达27.9%,提高了337.5%。
- 谢亚萍张宗舟蔺海明
- 关键词:太空诱变复合菌剂菌体蛋白苹果渣
- 我国胡麻产业栽培现状及发展趋向
- 简要介绍了中国胡麻的生产现状,通过胡麻的营养价值、栽培技术和特性,在已有国内外胡麻生产状况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中国胡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胡麻栽培的发展趋向.
- 谢亚萍赵玮王利民党照王斌汪平张建平
- 关键词:胡麻品种资源肥料管理栽培技术
- 旧膜处理方式对旱田胡麻土壤温热状况及产量的调控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为探索旧膜再利用后旱地胡麻温热利用增产机理,在大田环境下,分析了旧膜直播(T1)、旧膜覆土直播(T2)、旧膜秸秆双重覆盖播种(T3)、春天揭旧膜覆新膜播种(T4)、秋后整地覆新膜春天播种(T5)及露地播种(T6,CK)6种处理方式下,旱地胡麻土壤温度时空变化特征、生育进程差异及其与籽粒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全地膜覆盖作物收获后旧膜继续留至翌年,仍具有热量的均衡补偿和显著的增温效应,生育进程加快,产量构成因子形成得到有效保证。不同旧膜再利用方式对胡麻生育期内土壤温度及生育时期天数的影响均呈现在播种一现蕾期,处理间土层温度增温效应的差异为T4、T5〉T1、T2、T3〉T6,随生育时期推进及土层加深影响逐渐减弱,播种、苗期在15cm土层内,枞形期上移至10em土层,播种一现蕾期天数T4、T5、T1、T2和T3分别较T6缩短12.4d、12.6d.6.5d、3.9d和7.7d。全生育期5cm、10cm土层总有效积温为:T5、T4〉T2、T1、T3〉T6,各处理较T6增幅为43.49℃~253.65℃,5cm、10cm土层有效积温均与播种一现蕾期天数、全生育期天数呈现明显的负相关。2年度籽粒产量均以T4最高,显著高于对照,分别达1509.52kghm-2和1024.95kghm-2,其余依次为T5、T1、T2、T3,平均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112.44%、88.84%、86.70%和62.98%。可见,当季作物收获后旧膜留置田间,翌年播前除旧膜覆新膜方式可作为旱区作物节本增效的适宜参考模式。
- 吴兵谢亚萍高玉红剡斌牛俊义李锦萍
- 关键词:次生林火干扰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