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在发 作品数:7 被引量:35 H指数:2 供职机构: 渭南市气象局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高原东部一次大暴雨过程综合分析 本文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FY-2C卫星云图资料,对2005年7月1日晚到2日发生在甘肃东南部的区域性暴雨、大暴雨和陕西关中东部的局地性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这次暴雨、大暴... 孙健康 武麦凤 谢在发关键词:暴雨 水汽通量 水汽输送 文献传递 渭河下游一次强降水过程自动站资料分析 被引量:1 2010年 应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FY-2C气象卫星资料和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08-08-20发生在渭河下游的对流性强降水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和贝湖冷槽分裂南下冷空气在渭河流域交汇,为暴雨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低层切变线、低涡、低空急流是暴雨产生的主要影响系统;在卫星云图上有圆形暴雨云团特征,tBB低值中心对应强降水中心;暴雨发生前自动气象站地面要素特征表现明显,地面能量锋区和地面中尺度辐合系统对暴雨的监测预警有较好的指示性。 肖湘卉 谢在发 王旭仙 武麦凤 吕俊杰关键词:渭河下游 暴雨 自动气象站 高原东部一次大暴雨过程综合分析 本文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FY-2C卫星云图资料,对2005年7月1日晚到2日发生在甘肃东南部的区域性暴雨、大暴雨和陕西关中东部的局地性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这次暴雨、大暴... 孙健康 武麦凤 谢在发关键词:区域性暴雨 辐合 文献传递 多普勒雷达产品人工防雹应用技术指标 2008年 利用2005—2006西安多普勒雷达冰雹天气产品资料及渭南冰雹实况资料,对渭南19个典型雹日回波资料分析。得出指标:降雹时反射率因子(R)>50 dBz,组合反射率因子(CR)>55 dBz;降雹前垂直液态水含量VIL值有一个明显的"跃增"变化,降雹时VIL值在50 kg/m2以上;速度图上的对流辐合特征、"逆风区"、中气旋是有效识别冰雹雷雨大风的判据指标;云顶高度(ET)结合其它产品,可提前做出预警。 李秀琳 贾金海 白作金 张丽娟 刘瑜 宋永涛 谢在发关键词:多普勒雷达产品 人工防雹 青藏高原东部一次大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23 2007年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数据,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FY-2C卫星云图资料,对2005年7月1日晚到2日发生在青藏高原东部的区域性暴雨、大暴雨和陕西关中东部的局地性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大暴雨过程发生在深厚的上升气流中,有明显的水汽通量散度辐合和水汽通量输送,同时伴随有一次MβCSs的生消过程,在这次大暴雨过程当中,M C Ss有复杂的辐合—辐散双重结构,而且随着能量的释放,对流层中、高层的辐合—辐散结构不断增强,而低层的辐合—辐散结构不断减弱。 孙健康 武麦凤 谢在发关键词:区域性暴雨 青藏高原 一次冰雹过程的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2010年 应用常规资料、FY-2C红外云图和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多普勒雷达产品,对陕西中北部的一次强对流性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系统是高空下滑冷槽、中低层暖平流和地面弱冷锋。上干冷、下湿暖的对流性不稳定层结为冰雹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卫星云图上,锋面前部形成的两个中-β尺度系统受锋面附近前冲冷流的触发,造成这次强对流性天气。雷达反射率图上,回波强度越大、强中心高度越高,造成的天气越强;径向速度图上的"逆风区",说明该地为风速的大值区、风向也发生了突变;当对流回波处于强盛阶段时,VIL值先猛增、后相对稳定,当达到峰值时即出现冰雹,当突然减小时,影响地面将出现大风,因此VIL对冰雹和大风的判别有很好的预报意义。 王旭仙 武麦凤 谢在发 肖湘卉 王晓平关键词:强对流天气 雷达回波 市级自动气象站资料传输组网方案 2004年 胡淑兰 李社宏 武广良 谢在发关键词:自动气象站 气象资料 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