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献磊

作品数:14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番禺区科技计划项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皮瓣
  • 6篇皮瓣修复
  • 6篇缺损
  • 5篇动脉
  • 5篇营养血管
  • 5篇软组织
  • 5篇神经营养
  • 5篇神经营养血管
  • 4篇岛状
  • 4篇岛状皮瓣
  • 4篇软组织缺损
  • 4篇逆行
  • 4篇逆行岛状
  • 4篇逆行岛状皮瓣
  • 4篇组织缺损
  • 4篇腓肠
  • 4篇腓肠神经
  • 4篇腓肠神经营养
  • 4篇腓肠神经营养...
  • 4篇踝部

机构

  • 12篇广州市番禺区...
  • 6篇广东省中医院
  • 3篇广东省第二人...

作者

  • 14篇贾献磊
  • 14篇王光耀
  • 11篇韩春梅
  • 8篇彭剑飞
  • 8篇钟振东
  • 6篇李敬矿
  • 4篇康国锋
  • 3篇黄永军
  • 1篇袁兆能

传媒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erbert螺钉固定联合以桡动脉返支的骨瓣植骨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Herbert螺钉固定联合以桡动脉返支的骨瓣植骨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64例陈旧性手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固定+带桡动脉返支的骨瓣植骨方法)和试验组(Herbert螺钉固定+带桡动脉返支的骨瓣植骨方法)各32例,通过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骨折愈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腕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bert螺钉固定联合以桡动脉返支的骨瓣植骨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疗效显著,提高了骨折愈合率,加快了患者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彭剑飞孔镜波钟振东韩春梅贾献磊康国锋李敬矿王光耀
凹形缝合牵拉技术和正弦形皮肤外牵拉技术联合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创面修复价值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凹形缝合牵拉技术和正弦形皮肤外牵拉技术联合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创面修复的价值。方法根据自主设计的凹形缝合牵拉技术和正弦形皮肤外牵拉技术,通过牵拉方式的不同判断创面修复效果。结果与结论凹形缝合牵拉技术和正弦形皮肤外牵拉技术联合VSD治疗创面修复疗效良好,但无创面牵拉速率方面的具体数据统计,仍需进一步研究。
贾献磊张兴世陈宏毅彭嘉斌龚勋王光耀
关键词:闭式负压引流创面修复负压引流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2002年9月至2011年2月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28例踝关节周围及足跟等处软组织缺损患者,年龄6~75岁,平均41岁;皮瓣面积最大5 ...
王光耀孔镜波钟振东韩春梅贾献磊
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37例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腓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踝关节周围及足部等处软组织缺损37例.缺损面积2.5cm×6.5cm~9.0cm×15.0cm,伴骨折29例,均无肌腱和骨质缺损,无血管和神经损伤。切取皮瓣面积3.0cm×7.0cm~9.5cm×17.0cm。供区创面32例直接拉拢缝合,5例需植皮闭合创面。定期进行随访。结果33例皮瓣完全成活,4例皮瓣远端皮缘部分坏死.经二期清创缝合后创面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3年.皮瓣颜色、质地与周围组织接近,稍臃肿,均未要求手术整形,患者行走、跑跳均正常。步态无异常。供区遗留线形瘢痕.无增生。患者均对疗效满意。结论腓动脉穿支皮瓣逆行修复足踝部创面缺损,成功率高。临床效果良好。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彭剑飞贾献磊黄永军李敬矿钟振东韩春梅王光耀
关键词:腓动脉穿支皮瓣显微外科手术
应用精益管理降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坏死发生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索应用精益管理优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手术流程,对降低皮瓣坏死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首先回顾总结2013年以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情况,然后应用精益管理的理念,尽可能多地总结影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的因素,进而制定优化流程,并在2013年以后的手术中严格执行,对比应用优化流程前后皮瓣坏死发生率。结果2013年之后应用优化流程进行8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手术,全部成活,仅1例出现边缘坏死,经清创后可直接缝合,皮瓣坏死发生率从2013年以前的33.3%降至12.5%。结论应用精益管理方法优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手术流程,尤其是对整个围术期细节方面的改进和重视,可以降低皮瓣坏死的发生。
贾献磊张兴世陈宏毅韩春梅彭嘉斌龚勋王光耀
关键词: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坏死精益管理
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内、外踝部缺损
目的:探讨采用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内、外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内、外踝部缺损创面12 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8-52岁。外伤10例,慢性...
王光耀贾献磊韩春梅孔镜波钟振东
关键词:大隐静脉隐神经岛状皮瓣踝部
Herbert 螺钉固定联合以桡动脉返支的骨瓣植骨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Herbert 螺钉固定联合以桡动脉返支的骨瓣植骨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 年6 月~2013 年6 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64 例陈旧性手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克...
彭剑飞钟振东韩春梅贾献磊王光耀
修薄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多个手指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应用以修薄的股前外侧穿支(ALTP)皮瓣修复多个手指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2007年6月至2017年9月,共收治多个手指损伤8例,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17~51岁,平均(31.7±5.3)岁;致伤原因:压砸伤4例,车祸伤2例,机器伤2例;伤及2个手指5例,伤及3个手指3例,均伴有骨、关节和肌腱外露,伴有骨折或者关节脱位,无明显骨和关节缺损。清创后采用VSD处理,并采用修薄的ALTP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皮瓣大小5.0 cm×12.5 cm^8.5 cm×23.0 cm,二期行分指加指蹼成形加皮瓣修薄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本组8例均完全成活,其中2例有皮瓣远端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术后随访8~18个月,平均(10.5±2.1)个月,皮瓣外形良好,稍臃肿,有少许色素沉着,手指屈伸功能良好,可完成对指、对掌,恢复保护性触觉。皮瓣供区留线形瘢痕。结论以修薄的ALTP皮瓣一次性覆盖多个手指软组织缺损创面,二期分指和指蹼成形,可简化治疗方式,减少手术并发症,减轻患者负担,是修复多个手指创面缺损的较好的方法之一。
韩春梅彭剑飞贾献磊陈梦程黄永军李敬矿王光耀
关键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旋股外侧动脉软组织缺损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2002年9月-2015年2月,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50例踝关节周围及足跟等处软组织缺损,患者年龄6~75岁,平均41岁,皮瓣面积最大1...
王光耀贾献磊韩春梅孔镜波钟振东
关键词:皮神经腓肠神经皮瓣足踝软组织缺损
桥式交叉吻合血管联合两种皮瓣修复小腿毁损伤临床观察
2017年
目的:观察应用桥式交叉吻合血管联合两种皮瓣修复小腿毁损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例小腿毁损伤患者,经过彻底清创,骨折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待创面清洁后,采用健侧胫后血管桥式交叉吻合双侧股前外侧皮瓣修复4例,股前外侧皮瓣与胸脐皮瓣联合修复2例。结果:6例皮瓣全部成活,毁损小腿得以保留。患者恢复日常行走功能,生活可以自理。结论:应用桥式交叉吻合血管联合两种皮瓣修复小腿毁损伤,临床效果良好,是对小腿毁损伤患者进行保肢治疗的有效方法。
韩春梅王光耀彭剑飞李敬矿贾献磊袁兆能
关键词:小腿损伤保肢外科皮瓣显微外科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