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乐群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ICAM-1特异结合肽的淘选与性质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利用噬菌体展示载体pCANTAB5G8构建了随机十五肽库 ,根据转化率计算库容量为 1 36× 10 8。用PCR SSCP检验了库的异质性。以固相包被亲和淘选的方法 ,经过 4轮淘选和ELISA分析 ,得到了 5个可与重组人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特异结合的噬菌体克隆 ,对所展示的十五肽进行了序列分析。其中活性较高的噬菌体展示十五肽与ICAM 1的亲和常数约为 7 87× 10 7。
- 赵乐群赵佳慧程庆砾黄仪秀朱圣庚
- 关键词:噬菌体展示细胞间粘附分子1
- 细胞间粘附分子-1特异结合肽的筛选
- 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是单链跨膜糖蛋白,其核心多肽分子量位55kD,不同种类细胞上ICAM-1的分子量不同(76-114k...
- 赵乐群赵佳慧程庆砾黄仪秀朱圣庚
- 文献传递
- 细胞间粘附分子1特异结合肽的筛选及其生物功能被引量:3
- 2004年
- 采用两种方法对噬菌体展示随机十五肽库进行亲和淘选 .ELISA法筛选特异结合高亲和力的阳性噬菌体单克隆 ,测序 ,得到 6个与人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高亲和力的噬菌体展示十五肽单克隆 .再经ELISA法从这 6个噬菌体单克隆中选择与ICAM 1亲和力最高的单克隆 ,同时利用蛋白空间结构位象模拟技术对小肽与ICAM 1的亲和力进行模拟研究 .最终获取目的小肽的氨基酸序列为GRGEFRGRDNSVSVV .目的单克隆噬菌体与ICAM - 1的亲和常数Ka 为 7 87× 10 7L mol .体外合成、纯化并标记目的小肽 .ELISA法验证目的小肽与人ICAM 1的结合呈浓度依赖性 ,抗ICAM 1多抗不能拮抗目的小肽与ICAM 1的结合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证实 ,此目的小肽具有与炎症组织中高表达的ICAM 1特异性结合的功能 .在动物体内 ,荧光标记的目的小肽具有向高表达ICAM 1的炎症部位特异性聚集的功能 .说明此目的肽可尝试作为以ICAM 1为靶的“肽导向药物”的前导肽 .
- 赵佳慧赵乐群程庆砾陈香美朱圣庚
- 关键词:细胞间粘附分子1炎症体外表达
- 横向塞曼激光器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 2001年
- 首先简述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原理、激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条件和产生共振时反射光的相位变化 ,再对横向塞曼激光器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接着 ,基于相位检测 ,以横向塞曼激光器为光源 ,建立了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检测实验装置 ,并以蓖麻毒素和羊抗小鼠抗体为样本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 :检测灵敏度高 ;在整个光路中 ,P光与S光完全重合 ,满足共光路原则 ,对空气折射率和其它各种扰动具有很好的自适应性 ,检测稳定性好 ;激光稳频精度可达 3.5× 10 - 10 ,与光强检测法相比 ,检测可靠性更高。
- 余兴龙蒋弘王浩娟殷纯永赵乐群朱圣庚
- 关键词:等离子体共振相位检测生物分子相互作用
- 噬菌体展示随机多肽库的构建及应用
- 利用经过改造的噬菌体展示载体pCANTAB5G8构建了随机十五肽展示库.随机十五肽编码序列为(NNK)<,15>,其中N为等量的A、G、C、T、K为等量的G、T.编码序列的5′端引入HindⅢ位点,3′端引入BanhⅠ位...
- 赵乐群
- 关键词:噬菌体展示细胞间粘附分子1甲硫脑啡肽
- 文献传递
- 一种新型免疫传感器的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研究了可用于免疫学、分子医学、分子生物学、临床检验 ,也可用于药物筛选和开发新药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以横向塞曼激光器为光源 ,同一光束中包含正交的 P偏振光和 S偏振光 ,完全满足共光路原则。相位检测能避免电路的直流漂移影响 ,提高测量精度。同时 ,在研究了相位变化与金属膜的材料和厚度关系后 ,优化有关设计参数 ,构建了一个实验装置 ,并进行了蓖麻毒素蛋白与其抗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这种传感器灵敏度高 。
- 余兴龙蒋弘赵乐群王浩娟殷纯永朱圣庚
- 关键词:免疫传感器相位检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 基于SPR原理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光强法检测技术
- 2000年
- 本文简述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简称SPR)原理、激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条件和共振发生时反射光的光强变化,对角度扫描法和波长扫描法进行了分析。接着,基于角度扫描的光强检测,以半导体激光器为光源,建立了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检测实验装置,并在模拟分析的基础上以蓖麻毒素与其单克隆抗体为样本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实验系统结构简单,可以实时监测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对样本无需进行标记,操作简便。
- 余兴龙王浩娟赵乐群朱圣庚
- 关键词: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动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