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氧化镁
  • 4篇直接沉淀法
  • 4篇卤水
  • 4篇沉淀法
  • 2篇烧碱
  • 2篇水镁石
  • 2篇氢氧化镁
  • 2篇重质
  • 2篇镁石
  • 2篇活性氧化镁
  • 1篇形貌
  • 1篇氧化钇
  • 1篇蒸馏
  • 1篇制取
  • 1篇烧碱法
  • 1篇水化
  • 1篇水化率
  • 1篇碳酸铵
  • 1篇涂层
  • 1篇尿素

机构

  • 9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宗俊
  • 9篇张琴
  • 9篇赵娜
  • 6篇翟俊
  • 4篇黄春晖
  • 3篇金艳花
  • 3篇潘旭杰
  • 3篇代如梅

传媒

  • 5篇无机盐工业
  • 4篇盐业与化工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水镁石-碱法制备重质氧化镁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以水镁石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重质氧化镁。探究了原料配比、煅烧温度对氧化镁的表观密度、活性和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控制原料配比和煅烧温度,可以制备出表观密度达到1g/mL以上的胶囊状重质氧化镁,这是其他方法很难达到的。在氯化镁与氢氧化钠物质的量比为1:(1.2~1.8)、煅烧温度为600~750℃条件下,制得氧化镁的表观密度最大,最高可达1.15g/mL以上。而且制得的氧化镁晶型结构稳定,含杂质较少。
翟俊黄春晖张琴赵娜宗俊
关键词:水镁石表观密度晶型结构
不同实验条件下卤水-碱法制备氧化镁的活性研究
2015年
文章以卤水和烧碱为原料,在80℃下沉淀反应30 min制备氧化镁前驱体。实验通过改变原料摩尔比、反应浓度、反应温度、滴加方式和干燥方式等条件制备氢氧化镁,再经煅烧后得氧化镁粉。所得粉体经XRD、SEM分析,并用柠檬酸活性法探究其活性规律。结论为:当卤水与烧碱的摩尔比约为1∶1.88,80℃水浴中直接沉淀法正向滴加,正丁醇共沸蒸馏法干燥,然后在450℃下煅烧2.5 h烧制出多孔的片状活性氧化镁,其CAA值约为8 s。
赵娜张琴翟俊黄春晖宗俊
关键词:活性氧化镁
水镁石制取高活性氧化镁的探究被引量:1
2015年
活性氧化镁与轻质氧化镁的生产工艺大同小异,大体都采用将前驱物通过煅烧法获得。实验以水镁石作为前驱物,分别探究煅烧温度及时间对其煅烧后Mg O产物的失重率,柠檬酸活性(CAA值),碘吸附值和水化率的影响。当煅烧温度为550℃~650℃,煅烧时间为1.0 h^2.0 h所得Mg O的CAA值最小,碘的吸附值最大,且平均水化率相对而言也是最大的,即产物Mg O活性最强,从而在工业上就拥有更大的应用价值。另外发现在600℃煅烧下得到Mg O的结构在SEM图呈棉絮状。在经80℃水解,抽滤,烘干后得到的Mg(OH)2的粒径很细小,电镜(SEM)图上也呈棉絮状,较其他煅烧温度所得到的产物结构明显不同。
翟俊黄春晖张琴赵娜宗俊
关键词:水镁石水化率
无取向硅钢用磷酸盐涂层材料制备及其防腐性能被引量:4
2014年
系统研究了无取向硅钢用磷酸盐系涂层性能的影响因素。以氢氧化铝和磷酸为原料制备磷酸二氢铝,再添加适量的添加剂酒石酸铵、二氧化硅、环氧树脂,得到的涂液涂布于硅钢表面,并控制合适的烘干温度,通过耐盐雾实验考察各因素对涂液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磷酸与氢氧化铝物质的量比为3.4∶1、酒石酸铵用量为2%、二氧化硅用量为1%、环氧树脂用量为5%、烘干温度为300℃条件下,所得涂层材料的防(耐)腐蚀效果最佳。
代如梅金艳花潘旭杰张琴赵娜宗俊
关键词:无取向硅钢防腐磷酸盐涂层
卤水-烧碱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镁的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以苦卤水、烧碱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在表面活性剂的辅助下制备出纳米氢氧化镁粉体。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物物质的量比、表面活性剂、不同干燥方式和滴加方式等对所得粉体粒度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粉体进行表征,用差热-热重分析仪(TG-DTA)分析了产物的热稳定性,并用激光粒度测试仪测试了产物的粒度大小及其分布情况。实验表明:在合适的反应温度及物质的量比下,用PEG200作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共沸蒸馏干燥制得的粉体为流动性较好且厚度约为10 nm的片状纳米氢氧化镁粉体。
赵娜张琴翟俊宗俊
关键词:纳米氢氧化镁直接沉淀法共沸蒸馏
碳酸铵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镁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以六水氯化镁和碳酸铵为原料,通过改变温度、浓度、煅烧时间、表面活性剂等条件,用直接沉淀法制备氧化镁的前驱体,将前驱体在空气中焙烧制备氧化镁。用激光粒度仪测定了不同反应条件下产品的粒度分布,总结出不同反应条件与产品粒径的变化规律。用TG-DSC曲线确定了前驱体的分解温度,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制备的产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所得的产品的平均粒径为50 nm左右,其形貌为哑铃状。
金艳花潘旭杰代如梅张琴赵娜宗俊
关键词:氧化镁粒径直接沉淀法
卤水-氨水制备超细Mg(OH)_2及超声处理对其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超声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材料加工方法,目前已被广泛研究用于纳米/微米材料的制备工艺中。文章以卤水和氨水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超细氢氧化镁,并在制备后期加入超声处理。探讨了超声作用对产物晶粒尺寸和粒度分布的影响。利用SEM、XRD等手段表征其结构形貌,通过TG-DTA和物理超声分散法分析了产物的热稳定性和分散性,并分别讨论了温度、反应时间、氨水浓度、反应物浓度、陈化时间等对产物粒径和产率的影响,从而得出制备超细氢氧化镁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超声处理有利于减小产物的尺寸。在最佳条件下可以得到厚度50 nm左右,晶形完整,纯度高,热分解温度为350℃且分散性好的片状氢氧化镁。
张琴赵娜翟俊宗俊
关键词:超细氢氧化镁超声处理卤水直接沉淀法
尿素均相沉淀法合成不同形貌氧化钇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以尿素为沉淀剂,氧化钇(粗粉)、浓硝酸为原料,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超细氧化钇,研究了体系反应温度、pH及不同分散剂对产品形貌的影响。用差热-热重分析仪(TG-DTA)分析前驱物的热分解特性,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样品晶型和微观结构做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制备出了板状、片状、花絮状、球形的微纳米氧化钇,并结合反应条件对各种形貌形成机理做了初步推断。
潘旭杰代如梅金艳花赵娜张琴宗俊
关键词:氧化钇不同形貌尿素反应机理
卤水-混碱直接沉淀法制备重质氧化镁被引量:2
2015年
实验以卤水、烧碱、纯碱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通过改变反应温度、浓度、混碱摩尔比、陈化方式等条件制备氧化镁前驱体,将前驱体在一定温度和时间下于空气气氛中煅烧,考察实验条件的变化对氧化镁堆积密度的影响。对所得氧化镁进行XRD、SEM、TG-DTG表征分析,以纯碱、烧碱为混碱制备氧化镁,当卤水与碱摩尔比1∶2,浓度比1∶2,混碱摩尔比为1∶3,60℃下反应,850℃下煅烧2.5 h制备的氧化镁堆积密度最大,约为1.527 g/m L。
赵娜张琴翟俊黄春晖宗俊
关键词:直接沉淀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