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雷乾
- 作品数:12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藏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艺术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无之无化与意义世界
- 2014年
- "无"与"存在"是海德格尔哲学的两个基本词汇,海德格尔由"无"入手,阐述了形而上学的本质,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存在,同时也证明了"无"其实是属于存在的,无即存在的不在场。同时因为无,我们才需要一个意义世界。
- 辛雷乾
- 融合儒佛 力斥排佛——印光法师思想评介
- 2007年
- 本文对印光大师的思想作了介绍和评论。印光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他的思想博大精深,主要体现在融合儒佛,以佛包儒,极力反对排佛、斥佛的思想。在民族危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些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也反映出他探寻救国救民道路的爱国主义情感。
- 辛雷乾
- 关键词:印光法师因果报应
- 和谐范畴的多维考察与意义解读——兼论佛教众生观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启示
- 2010年
- 本文通过对"和谐"这一概念的历史考察和意义解读,指出就人类目前的现实处境而言,"和谐"的范畴更多地指向社会构建的理想或者观念,其含义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的内心与外在行为之间的关系得到和谐。但是,这种解释的出发点是"自我中心论"和"人类中心论"的固定思维模式,因而造成对宇宙间其他物种、其他生命存在的忽视,使得"和谐世界"的构想不尽圆满。佛教较早和较全面地确认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存在,形成了以"众生平等"、"不杀生"和"众生即佛"等为核心的众生观,对目前构建"和谐世界"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 王宝坤辛雷乾
- 关键词:佛教
- 医学专业藏族学生的“杀生”观分析
- 2014年
- 本文针对有些医学专业藏族学生因受佛教思想的影响,错误地认为动物实验是杀生,是一种犯戒的行为,从而造成心理上的不良情绪为切入点,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和佛教"不杀生"戒的内涵,指出要以宽容的态度正确对待藏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帮助他们科学理性地认识宗教,树立正确的宗教观,使他们尽快走出佛教"不杀生"戒的误区。
- 辛雷乾
- 关键词:佛教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 西藏民间藏戏队经营模式调研报告被引量:6
- 2015年
- 西藏民间藏戏队的经营模式可分为职业性商业化、职业性半商业化、业余性半商业化和业余性非商业化四种。其中业余性非商业化是西藏民间藏戏队当下普遍采取的经营模式,其面临的生存危机最严重。各藏戏队要走出生存困境,首先要转变观念,不能完全依赖政府拨款,应改变传统藏戏非商业性演出习俗,谋求自身发展。其次,西藏自治区政府需尽快制定各种政策,鼓励企业慷慨解囊,扶持藏戏艺术。最后,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迅速完善区、地、县"三级"非遗保护藏戏队的申报工作,帮助民间藏戏队早日摆脱资金困境,确保藏戏艺术世代传承下去。
- 李宜辛雷乾
- 马克思主义现实发展功能新探
- 2014年
- 马克思主义自产生以来,以其彻底的科学性和重要的社会发展功能改变着世界。由于系列因素的影响,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着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误解。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出发,结合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指导作用,论证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发展功能,既能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也会有效提高他们科学的社会发展意识。
- 杨周相辛雷乾张英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 西藏藏戏传统剧目中的因果报应模式探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在西藏藏戏的传统剧目中,建构了国家兴盛衰亡、个人祸福安危及轮回转世与因果报应相结合等三种模式来宣扬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以期达到寓教于乐、惩惑扬善的高台教化作用。因果报应模式形成原因既与其产生于政教合一的文化土壤密切相关,又与西藏地方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以巩固其统治地位紧密相联。
- 李宜辛雷乾
- 关键词:传统剧目
- 藏传佛教的“化身理论”
- 2015年
- 藏传佛教继承和发展了印度佛教的"化身理论",并且有着实践的操作方式,藏传佛教特有的"活佛转世",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之上。一印度佛教中,有"三佛身"一的说法,其思想认为,佛有三身,即法身、报身和化身。"法身"是佛的真身,所谓"三世十方诸佛,皆同一法身,共以一真如理性为体"。"报身",也称为"受用身",是佛修行积集的福慧所感召的果报身,即完成佛果之身。佛经上说,佛的报身有"三十二种相,
- 辛雷乾
- 关键词:法身印度佛教活佛转世《华严经》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