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永鹏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不饱和油脂
  • 3篇环氧化
  • 3篇过氧化值
  • 2篇异构化
  • 2篇乳液
  • 2篇聚氨酯
  • 2篇光谱
  • 2篇红外
  • 2篇红外光
  • 2篇红外光谱
  • 1篇乙氧基
  • 1篇脂肪族
  • 1篇乳液稳定性
  • 1篇双水相
  • 1篇双水相体系
  • 1篇水溶性聚氨酯
  • 1篇水相
  • 1篇水性
  • 1篇水性聚氨酯
  • 1篇水性聚氨酯乳...

机构

  • 9篇四川大学
  • 1篇浙江传化股份...

作者

  • 9篇邹永鹏
  • 9篇周华龙
  • 7篇于华东
  • 3篇李青飞
  • 3篇张晓霞
  • 2篇熊江
  • 1篇孙敬豪
  • 1篇汤华钊
  • 1篇华坚
  • 1篇罗炳才
  • 1篇刘森
  • 1篇石磊
  • 1篇冯健
  • 1篇荣贯东
  • 1篇任其勇

传媒

  • 3篇中国皮革
  • 2篇皮革科学与工...
  • 1篇皮革与化工
  • 1篇第八届全国皮...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FTIR表征不饱和天然油脂氧化深度与异构化的关系
绝大多数天然油脂都是不饱和油脂,在与空气接触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分析,证明不饱和油脂的氧化生成的是过氧化氢(-OOH)——一级氧化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不饱和油脂的氧化不是环氧化反应,更不是传统的氧化...
周华龙邹永鹏汤华钊于华东熊江
关键词:不饱和油脂红外光谱
文献传递
影响甲酯油与氯磺酸反应的因素研究
2010年
实验对不饱和甲酯油与氯磺酸进行磺酸化反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加料方式、原料配比、加料温度、保温反应温度对甲酯油与氯磺酸反应的影响。根据反应所得甲酯磺酸盐乳液的稳定性和磺化深度,确定了甲酯油与氯磺酸反应适宜条件:氯磺酸用量为40%、保温反应温度为60℃,最高磺化深度可以达到40.6%。
于华东邹永鹏李青飞周华龙罗炳才石磊
关键词:不饱和油脂
亲水基分布对聚氨酯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在合成聚氨酯乳液时,通过改变亲水基乙氧基(EO)和羧基(COOH)在聚合物主链中的序列结构或分布,研究它们对聚氨酯乳液亲水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乙氧基用量增加有利于提高乳液稳定性,其在聚合物链上的分布越均匀,乳液的亲水性越好;同样在预聚中引入羧基会使得聚氨酯乳液体系比其他加入方式的聚氨酯乳液体系的耐酸、耐碱性能好。
邹永鹏荣贯东李青飞周华龙于华东任其勇
关键词:水溶性聚氨酯亲水基乙氧基羧基
脂肪族PCL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ε-己内酯二醇(PCL210)、2,2-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BDO)、三羟甲基丙烷(TMP)等为主要原材料,合成水性聚氨酯(WPU)乳液。试验主要探讨了嵌段物序列结构、亲水基、中和度及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聚氨酯乳液及膜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在该反应体系下,亲水基用量为聚合物总质量的0.90%~1.00%,中和度>90%,交联剂用量为聚合物总质量的1%~3%,能制备出含量较高(质量分数≥45%),且性能较好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李青飞周华龙孙敬豪邹永鹏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离聚体
FT-IR表征天然油脂不饱和结构氧化深度与异构化的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经过大量的研究与分析,证明不饱和油脂的氧化生成是过氧化氢(—OOH)的一级氧化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不饱和油脂的氧化不是环氧化反应,更不是传统的氧化机理—氧化是在双键上发生的。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常见的不饱和天然植物油脂、合成单酯在氧化过程中,随着氧化深度的加剧,其不饱和结构异构化加剧,即不饱和双键从顺势结构转变为反式结构;油脂的脂肪酸中含亚油酸、亚麻酸成分越多,异构化程度越明显,氧化速度越快。
周华龙邹永鹏程正伟于华东熊江
关键词:不饱和油脂红外光谱
[Bmim]Cl双水相体系对猪皮皮粉溶解性能的研究
2012年
实验以溴代正丁烷和N-甲基咪唑为原料,丙酮为溶剂合成目标离子液体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将合成的[Bmim]Cl、盐和去离子水混合形成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并溶解猪皮皮粉。讨论不同种类的盐和不同质量分数的猪皮皮粉溶于猪皮皮粉溶于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的溶解情况。通过研究发现双水相体系中,盐为K2HPO4且浓度为65.5 mg/mL时溶解猪皮胶原情况最好,平且当猪皮皮粉的质量分数为10%时,溶液已经达到饱和。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回收的离子液体以及猪皮胶原再生膜进行红外分析,观察得到回收的离子液体的较好,猪皮皮粉溶解前后胶原二级结构未发生变化。
邹永鹏刘森冯健华坚周华龙
不饱和天然油脂在氧化与环氧化反应历程中的差异
试验研究了5种不饱和油脂在氧化和环氧化过程中不饱和结构与反应历程的差异。首先用化学和气相色谱法(GC)分析和表征了油脂过氧化值(PV)与双键的关系,氧化深度与碘值(IV)变化的关系(包括共轭化);其次试验着重考察了五种不...
于华东邹永鹏周华龙张晓霞
关键词:不饱和油脂环氧化过氧化值
文献传递
不饱和天然油脂在氧化与环氧化反应历程中的差异被引量:4
2010年
试验研究了5种不饱和油脂在氧化和环氧化过程中,不饱和结构与反应历程的差异。首先用化学和气相色谱法(GC)分析和表征了油脂过氧化值(POV)与双键的关系,氧化深度与碘值(IV)变化的关系(包括共轭化);其次试验着重考察了5种不饱和油脂在最佳环氧化条件下的环氧值(Eo)、碘值(IV)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不饱和天然油脂的氧化和环氧化反应有本质区别,环氧化是在双键上进行反应,而氧化是在双键旁的a-CH2上反应。
于华东邹永鹏周华龙张晓霞
关键词:不饱和油脂环氧化过氧化值
不饱和天然油脂在氧化与环氧化反应历程中的差异
试验研究了5种不饱和油脂在氧化和环氧化过程中不饱和结构与反应历程的差异。首先用化学和气相色谱法(GC)分析和表征了油脂过氧化值(PV)与双键的关系,氧化深度与碘值(IV)变化的关系(包括共轭化);其次试验着重考察了5种不...
于华东邹永鹏周华龙张晓霞
关键词:不饱和油脂环氧化反应过氧化值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