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杰

作品数:26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脊柱
  • 9篇脊柱侧
  • 8篇节段
  • 7篇内固定
  • 6篇腰椎
  • 6篇退变
  • 6篇骨折
  • 6篇固定术
  • 5篇椎体
  • 5篇脊柱侧凸
  • 5篇侧凸
  • 4篇融合术
  • 4篇退变性
  • 4篇椎弓
  • 4篇椎弓根
  • 4篇椎弓根螺钉
  • 4篇螺钉
  • 4篇内固定术
  • 4篇节段固定
  • 4篇脊柱侧弯

机构

  • 14篇解放军第一一...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浙江中医药大...
  • 3篇中南大学

作者

  • 26篇郑杰
  • 18篇楼肃亮
  • 13篇钱金黔
  • 12篇杨永宏
  • 11篇杨永宏
  • 10篇张冬生
  • 9篇张冬生
  • 8篇邹庆
  • 4篇邹庆
  • 3篇廖胜辉
  • 2篇沈泉
  • 2篇肖鲁伟
  • 1篇朱江军
  • 1篇叶虹
  • 1篇赵志芳
  • 1篇周伟中
  • 1篇何敏娟
  • 1篇汪冉
  • 1篇赵新华
  • 1篇袁航

传媒

  • 4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中国骨肿瘤骨...
  • 2篇浙江省中西医...
  • 2篇2007年浙...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医正骨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二届海峡两...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侧弯长节段及短节段固定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比较
目的:对侧弯长节段固定及短节段固定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方法:1999年1月~2007年7月,我院采用侧弯长节段(A组)及短节段(B组)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 DS 患者共75例,其中 A 组18例,B 组5...
杨永宏郑杰张冬生楼肃亮邹庆钱金黔
关键词:退行性脊柱侧弯长节段短节段
文献传递
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背景:脊柱在结构、形状、材料特性以及承受载荷方面都比较复杂,传统的生物力学方法不能完全解决这些特性问题。目的:探讨退变性脊柱侧弯椎间盘、关节突关节、椎体等的应力分布,为其发生、发展的生物力学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T12-S1上段连续的CT扫描图像,赋予模型特定的材料属性,建立完整、有效的退变性脊柱侧弯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转、右旋转6种工况下对模型进行加载,计算和分析脊柱的活动度、椎间盘、椎体及关节突关节软骨的应力分布。结果与结论:退变性脊柱侧弯有限元模型比正常腰椎的活动度要小,椎间盘应力分布趋向于椎间盘的四周,后伸运动时各椎间盘应力最大,侧弯顶点椎体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在旋转工况下关节突软骨的应力集中最明显,后伸工况下次之,尤其以侧弯顶点节段的关节突软骨影响最大。退变性脊柱侧弯侧弯顶点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后伸、旋转运动可加重退变性脊柱侧弯发展。
郑杰杨永宏楼肃亮张冬生廖胜辉
关键词:数字化骨科脊柱侧弯椎间盘生物力学退变
腰椎滑移合并相邻节段症状性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
2010年
目的探讨腰椎滑移合并相邻节段症状性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对60例腰椎滑移合并相邻节段症状性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采用后路椎体复位、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并进行术前、术后疗效评定和比较。结果术后3d内患肢或健肢酸痛、麻木者55例,术后3个月仍有患肢或健肢酸痛、麻木者9例,术后1年半仍稍有患肢酸痛者2例,其余患者术后随访2年以上均无明显下肢酸痛,但其中7例患者诉偶有腰背部酸痛。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年半左右获得椎间骨性融合,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术后1年Oswestry评分(26.07±9.36)分,与术前的(55.34±11.0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体复位、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腰椎滑移合并相邻节段症状性椎间盘突出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临床疗效满意。
郑杰楼肃亮杨永宏张冬生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椎间盘切除术内固定器
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术后并发症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Ds)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行长节段固定融合术的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9例患者中16例出现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7.98%(16/89),其中切口浅表感染3例,脑脊液漏1例,心功能不全1例,泌尿系感染1例,下肢麻木或疼痛9例,术后下肢感觉、运动功能较术前明显减退(严重神经损伤)1例。针对并发症发生原因,进行抗感染、转专科治疗、营养神经、手术调整螺钉位置等方法对症处理。感染、脑脊液漏、心功能不全、泌尿系感染均治愈。下肢麻木、疼痛者术后3个月随访症状均有所改善,术后6个月症状基本消失;1例严重神经损伤患者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有所恢复,6个月基本正常。结论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D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DS患病人群多为高龄,术前全身合并症多,在能够缓解症状的前提下应适当减少手术的创伤,配合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的术中操作及严密的术后监测、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楼肃亮郑杰杨永宏
关键词:退变脊柱侧弯并发症
骨科手术导航系统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骨科导航系统在脊柱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同期行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患者44例(男26,女18,共230枚椎弓根螺钉),其中应用骨科手术导航系统及未应用该系统各22例,术后均进行置入螺钉节段的 X 线平片...
杨永宏叶虹郑杰邹庆张冬生
关键词:脊柱内固定器材手术
文献传递
腰椎单节段与双节段椎间融合对脊柱影响的临床研究
2011年
目的对腰椎单节段与双节段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对脊柱的影响进行临床比较研究。方法 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对我院腰椎行单节段固定融合术的302例及双节段固定融合术的215例患者从临床症状(Oswestry评分)、体征(腰椎活动度)、影像学(X线、MRI)三方面进行回顾性临床评估,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随访时间1.5-6年,平均随访3.5年,单节段固定融合组在Oswestry评分、腰椎活动度方面均优于双节段固定融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以上的患者在术后1.5-2年均可获得椎间骨性融合;单节段固定融合组中有4例、双段固定融合组有2例在术后1年以上出现了邻近节段症状而再次手术治疗。结论单、双节段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均可获得理想的手术效果,术后对患者的生活影响不大,对脊柱的活动度影响无明显差异,但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后对术前存在退变的相邻节段影响较大,可根据患者意见及椎间盘退变程度决定是否同时行多节段的融合固定或弹性内固定术。
郑杰杨永宏楼肃亮张冬生钱金黔邹庆赵志芳汪冉
关键词:腰椎单节段双节段椎间融合
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马尾压迫症被引量:2
2010年
对于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少于中枢神经,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对神经的超微结构、电生理、脊髓神经元等造成一系列病理改变,其损伤机制与氧自由基、细胞因子、钙超载等密切相关。马尾压迫症可造成神经微循环、组织学及骶髓前角细胞凋亡等病理变化。现就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与马尾压迫症进行综述。
郑杰肖鲁伟
关键词:周围神经马尾神经
后路半椎体切除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被引量:3
2010年
半椎体是导致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由于脊柱发育的自然进程不同,有些患者到少年甚至青年时期出现明显的畸形甚至神经压迫症状才就诊,从而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2002年2月~2008年11月.我院对12例半椎体所致的CS患者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楼肃亮郑杰杨永宏张冬生
关键词:后路半椎体切除先天性脊柱侧凸固定术治疗椎弓根螺钉脊柱发育压迫症状
退变性脊柱侧弯分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退变性脊柱侧弯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对于退变性脊柱侧弯的分型仍无统一的、固定的标准,现存的分型方法各有利弊。为达到脊柱畸形分型的目的 ,对该疾病系统化、预测疾病的自然进程及治疗结果、与健康状态或畸形程度相关联并能理想地指导治疗,探究一种更加可靠、有效的分型方法非常必要。
郑杰肖鲁伟
关键词:退变脊柱侧凸
选择性椎管减压加长节段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观察选择性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加侧凸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超过3个节段的退行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 2003年1月至2009年7月,对52例超过3个节段的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采用后路选择性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加侧凸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追踪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腰腿痛缓解情况按Oswestry评分进行评估,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Oswestry评分分别为(25.91±9.05)、(26.75±8.37)、(26.90±8.45)分,与术前的(46.35±8.1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位Cobb角由术前的15.23°±3.35°矫正到术后1周的10.0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3、6、12个月X线复查均未出现内植物松动、断裂等情况,术后18~24个月椎间及椎板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 选择性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加侧凸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郑杰杨永宏张冬生楼肃亮邹庆钱金黔
关键词:椎管脊柱侧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