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辉哲

作品数:33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细胞
  • 8篇术后
  • 7篇手术
  • 7篇干细胞
  • 6篇麻醉
  • 4篇镇痛
  • 4篇肿瘤
  • 4篇骨髓
  • 4篇骨髓间充质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4篇肝细胞
  • 3篇血管
  • 3篇硬膜
  • 3篇硬膜外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神经阻滞
  • 3篇疼痛
  • 3篇切除

机构

  • 28篇福建省肿瘤医...
  • 13篇福建医科大学
  • 6篇福建省立医院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福州大学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级机关...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3篇郑辉哲
  • 9篇林群
  • 8篇雷立华
  • 7篇林财珠
  • 6篇林献忠
  • 5篇蔡宏达
  • 5篇高友光
  • 5篇杨庆
  • 4篇张援
  • 3篇杨明华
  • 3篇林健清
  • 3篇曾邦雄
  • 3篇周颖
  • 2篇梁富球
  • 2篇林智平
  • 2篇韩涛
  • 2篇朱丹红
  • 2篇聂彬
  • 2篇陈路川
  • 2篇姚梦夏

传媒

  • 7篇中华麻醉学杂...
  • 6篇福建医药杂志
  • 3篇中国现代医药...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华疼痛学杂...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胸科手术病人儿茶酚胺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单纯全身麻醉(GA)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GEA)用于胸部手术对病人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的影响。方法将30例肺叶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GA和GEA两组,分别于手术前1d,切皮后45、90、135min,术后第1d测定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结果NE与术前基础值比较,GEA组术中术后各时点无明显升高;GA组术中明显升高,术后1d达峰。E与术前基础值比较,两组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施行胸部手术能减少NE的分泌,从而减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
张宗銮郑辉哲杨明华林智平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全身麻醉胸外科手术儿茶酚胺
脉冲射频在慢性盆腔疼痛中的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脉冲射频治疗联合下腹下神经丛阻滞对慢性盆腔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2月本院诊断为慢性盆腔疼痛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脉冲射频治疗联合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及治疗后3个月的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4、8周和3个月的盆腔疼痛评分比较,实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月的治疗,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盆腔疼痛患者采用脉冲射频治疗联合下腹下神经丛阻滞,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且有效率较高,该方法可在临床疼痛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张援廖婧华郑辉哲
关键词:脉冲射频神经阻滞慢性盆腔疼痛VAS评分
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修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的构建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构建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基因修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MSCs)。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hHGF基因慢病毒载体质粒(1enti—hHGF)转染至293FT细胞,收集病毒上清液感染大鼠MSCs细胞,经过G418筛选得到稳定分泌hHGF的MSCs细胞株(hHGF-MSCs细胞)。以转染空载体细胞(eGFP-MSCs)、未转染慢病毒载体的MSCs细胞作为对照。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HGF的表达。hHGF—MSCs细胞分别加入成骨诱导剂或成脂诱导剂培养,分别采用茜素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鉴定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表型。结果与未转染慢病毒载体的MSCs细胞和eGFP-MSCs细胞比较,hH—GF—MSCs细胞hHGF表达上调(P〈0.01)。hHGF-MSCs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后具有明显的成骨和成脂表型,可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结论成功构建hHGF基因修饰大鼠MSCs。
林群雷立华林财珠林献忠林健清郑辉哲蔡宏达杨庆高友光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干细胞骨髓
右美托咪定对过氧化氢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过氧化氢(H_2O_2)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PC1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_2O_2组(200μmol/L H_2O_2),右美托咪定低、中、高浓度组(50、100、200μmol/L右美托咪定+200μmol/L H_2O_2),培养48 h,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凋亡情况、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Caspase9活性、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B淋巴细胞瘤(Bcl)-2及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磷酸化水平。结果与H_2O_2组比较,右美托咪定低、中、高浓度组细胞活力显著提高,细胞早期及晚期凋亡率显著降低,LDH释放量显著减少,MDA含量显著降低,SOD、CAT及GSH-Px活性显著升高,Caspase3、9活性显著降低,Bcl-2及p-ERK1/2表达量显著上调,Bax表达量显著下调(均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能通过抗氧化及抗细胞凋亡进而抑制H_2O_2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
郑辉哲王英张援
关键词:PC12细胞
七氟醚上调微小RNA-203对胶质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七氟醚(Sevo)上调微小RNA-203(miR-203)对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将胶质瘤U87细胞分为对照组、空载组、七氟醚组、七氟醚+空载组、miR-203转染组、七氟醚+miR-203转染组。对照组未转染细胞;空载组给予细胞转染空质粒处置;七氟醚组将未转染的细胞直接给予4%Sevo处置;七氟醚+空载组给予在细胞转染空质粒后给予4%Sevo处置;miR-203转染组给予细胞转染重组质粒处置;七氟醚+miR-203转染组在细胞转染重组质粒后给予4%Sevo处置。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miR-203的表达水平,用Transwell实验测定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MTT实验筛选出Sevo作用浓度为4%,用于后续实验。空载组、对照组、miR-203转染组的miR-203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1±0.12,1.03±0.11和2.08±0.22,miR-203转染组的miR-203相对表达水平与空载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七氟醚组、miR-203转染组、七氟醚+miR-203转染组的侵袭数分别为(99.82±5.67),(51.06±3.31),(68.24±4.28)和(34.18±1.57)个,迁移细胞数分别为(73.24±4.48),(48.64±3.15),(56.47±3.42)和(31.05±1.53)个,对照组、七氟醚+miR-203转染组的上述指标分别与七氟醚组、miR-203转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evo可能通过上调miR-203表达水平,从而抑制胶质瘤U87细胞侵袭、迁移。
姚梦夏王淋周颖郑辉哲
关键词:七氟醚胶质瘤细胞迁移
老年患者全麻手术后苏醒期谵妄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手术后苏醒期谵妄的发生率,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观察性队列研究。选择2019年1月—2020年7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接受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205例,年龄≥65岁且<90岁。记录术前基础指标、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用CAM-ICU法对手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的患者进行评估,并在进入恢复室拔管后10min、20min、出恢复室三个时间点行疼痛评分。结果:苏醒期谵妄整体发生率为32.2%(66/205),低活动型谵妄43例,占苏醒期谵妄的65.2%(43/66),高活动型谵妄9例,占苏醒期谵妄的13.6%(9/66),混合型谵妄14例,占苏醒期谵妄的21.2%(14/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苏醒期谵妄的危险因素有高龄(OR 2.312,95%CI 1.122~7.670,P=0.008),手术中过多输入液体(OR 1.013,95%CI 1.002~1.025,P=0.039)和在恢复室拔管后10min(OR 1.023,95%CI 1.002~1.045,P=0.021)、20min(OR 2.663,95%CI 1.005~3.702,P<0.001)、出恢复室(OR 1.007,95%CI 1.001~1.028,P=0.034)三个时间点的高疼痛评分。苏醒期谵妄患者在恢复室的停留时间延长(P=0.02)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延长(P=0.03),术后30d并发症没有显著差异(P=0.23)。结论:苏醒期谵妄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高龄、手术中过多输入液体和麻醉恢复室的高疼痛评分是它的独立危险因素。
聂彬郑辉哲许益萍周颖
关键词:老年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在宫颈癌根治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20年
宫颈癌是全世界女性第四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生命。2018年估计新增病例约570000例,死亡311000例[1]。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术后48h内可引起患者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术后机体恢复、创伤愈合,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患者经济负担。术后镇痛中往往需要吗啡等阿片类药物止痛,但阿片类药物会导致过度镇静、瘙痒、恶心和呕吐、肠蠕动减弱等不良反应[2]。
林丽娟郑辉哲林振孟
关键词:阿片类药物多模式镇痛机体恢复创伤愈合肠蠕动
DSA引导下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DSA引导下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均接受DSA引导下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均治疗2次)。分别于阻滞前、首次阻滞后第1天及第2次阻滞后第1、7天测量患侧腿围,记录患侧腿围缩小值。采用Inbody720多频生物电阻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阻滞前及第2次阻滞后1周时的组织水肿程度;观察症状改善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0例均顺利完成阻滞。1例术后出现短暂下肢无力,余无不良反应。首次阻滞后第1天及第2次阻滞后第1、7天患侧下肢各测量点腿围均不同程度缩小,且各测量点第2次阻滞术后第1、7天腿围缩小值均高于第1次术后第1天(P均<0.01)。第2次阻滞后1周组织水肿程度较术前降低(P<0.01),髋关节活动度较术前增加(P<0.01),患侧下肢肿胀感、紧绷感、疼痛感、麻木感均消失。结论DSA引导下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有效且安全。
郑辉哲黄华清林振孟孙阳
关键词:淋巴水肿自主神经传导阻滞
携带EGFP基因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2014年
目的 构建携带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方法 以pUC-SRα/HGF载体为模板,利用PCR体系扩增获得两端带有attB重组位点的HGF基因编码序列,并通过BP反应将其克隆至入门载体pDONRTM221的多克隆位点内以构建入门载体pDown-HGF.通过LR反应将pDown-HGF、pUp-EF1α、pTail-IRES/EGFP与目的载体pLV.Des3d.P/neo连接,得到慢病毒表达载体pLVneo/EF1 α-HGF-IRES-EGFP.并进行PCR鉴定和DNA测序.随后,通过脂质体将该重组载体与慢病毒包装系统共转染293FT细胞,空斑法测定病毒滴度.结果 PCR及DNA测序结果证实pLVneo/EF1α-HGF-IRES-EGFP中HGF基因目的片段插入位置和序列正确.转染pLVneo/EF1 α-HGF-IRES-EGFP后的293FT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强绿色荧光.包装的慢病毒液滴度为7.9×107 TU/ml.结论 成功构建了携带EGFP基因的人HGF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
雷立华林群郑辉哲林财珠林健清林献忠蔡宏达杨庆高友光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质类慢病毒属
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对单侧肺大泡切除术的免疫影响
2021年
目的:探索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对胸腔镜下单侧肺大泡切除术的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取60例择期行经胸腔镜单侧肺大泡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研究组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法,对照组采用双腔管全身麻醉法,记录两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药量、麻醉复苏时间,术后按压止痛泵次数;记录术前(T_(0))、术毕(T_(1))、术后24 h(T_(2))、术后48 h(T_(3))的IL-6,IL-10,CD_(4)^(+)、CD_(8)^(+)、CD_(4)^(+)/CD_(8)^(+)。结果:研究组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止痛泵按压次数比对照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6、IL-10在T_(1)、T_(2)时间点的测量值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_(1)、T_(2)、T_(3)时间点的CD_(4)^(+)及CD_(4)^(+)/CD_(8)^(+)值均较术前降低,但研究组的术毕、术后24 h的CD_(4)^(+)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_(1)、T_(2)、T_(3)时间点CD_(4)^(+)/CD_(8)^(+)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对胸腔镜下单侧肺大泡切除患者免疫功能的抑制程度小于双腔管全身静脉麻醉。
黄华清郑辉哲林振孟刘洪珍
关键词:胸椎旁神经阻滞喉罩免疫肺大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