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肉毒杆菌毒素B(BTX-B)诱导的大鼠干眼模型,为研究炎症参与的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和实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为三组,分别给予右侧泪腺注射0.1m L 1.25、5、10m U的BTXB溶液,对照组右侧泪腺注射0.1m L生理盐水,分别在第3、7、14、28d行泪液实验Ⅰ(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检查。另选取32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大鼠右侧泪腺注射0.1m L 1.25m U的BTX-B溶液,分别于第3、7、14、21、42d时选取5只实验大鼠摘除泪腺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blot法对Lacritin蛋白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测采用常规HE染色。结果:模型制备中三个实验组均在第3d开始出现泪液分泌减少和角膜上皮损害,但两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d时达到高峰,14d时好转,28d时泪液分泌恢复正常,但角膜上皮仍见损伤。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泪腺组织中均仅见腺泡细胞表达Lacritin蛋白,实验组大鼠Lacritin蛋白含量明显下降,自第3d开始出现,7d时达到高峰,14d时好转,28d时开始恢复,42d时达到正常。结论:泪腺注射1.25m U的BTX-B溶液可成功建立SD大鼠干眼模型,可见泪液分泌减少、角膜上皮损伤等干眼体征,可为干眼的发病机制和实验性治疗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和基础;Lacritin蛋白仅在泪腺腺泡细胞中表达,其含量与泪液分泌量和干眼程度呈同步变化,可为干眼程度评价标准的完善提供新的依据。
目的观察角膜绷带镜对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后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住院并使用生物工程角膜进行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治疗的感染性角膜溃疡患者30例30眼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B两组,各15例。A组角膜上皮愈合后给予戴角膜绷带镜联合滴眼液点眼治疗,2周更换1次,术后3个月拆线后停用。B组患者不戴角膜绷带镜,药物治疗同A组。观察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植片上皮化时间,比较术后第1、2、3、4周两组角膜植片水肿程度,比较术后第1、2、3个月两组角膜植片上皮完整性和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 of tear film,BUT),比较两组角膜植片水肿消退时间和术后3个月两组角膜植片存活率。结果术后3~5 d角膜植片上皮化,2~4周植片水肿消退。A组患者术后第2~3周角膜植片水肿消退,B组患者第3~4周角膜植片水肿消退,时间长于A组(P <0.001),术后第2~3周A组角膜植片水肿程度明显轻于B组(第2周P=0.002,第3周P <0.001)。术后第1、2、3个月时A组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低于B组(均P <0.001),BUT时长高于B组(P=0.009、0.002、0.33)。A组患者中1例未按时复诊戴角膜绷带镜近5周,继发细菌感染,退出研究,术后3个月A组植片存活率93.3%(14/15);B组患者有2例1个月后出现角膜上皮无菌性缺损,另有1例术后2个月出现角膜溶解,3例均退出研究,术后3个月B组植片存活率80.0%(12/15),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3)。结论生物工程角膜上皮化后戴角膜绷带镜可加速角膜植片水肿消退,保护角膜上皮完整性,维持眼表泪液稳定,有利于维护眼表微环境健康,对生物工程角膜术后角膜植片修复有明显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