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唐仪

作品数:141 被引量:201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专利
  • 49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交通运输工程
  • 2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电子电信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理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军事

主题

  • 17篇网络
  • 16篇驾驶
  • 14篇交通安全
  • 14篇公路
  • 11篇车辆
  • 10篇城市交通
  • 9篇公交
  • 9篇高速公路
  • 8篇道路交通
  • 8篇交通流
  • 7篇匝道
  • 7篇神经网
  • 7篇神经网络
  • 7篇出口匝道
  • 6篇信号
  • 6篇行车
  • 6篇交通标志
  • 5篇路径规划
  • 5篇交通工程
  • 5篇高速公路出口...

机构

  • 129篇南京理工大学
  • 10篇东南大学
  • 3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中设设计集团...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江苏省交通科...
  • 1篇中国定远汽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杜伊斯堡-埃...
  • 1篇南佛罗里达大...
  • 1篇中国兵器工业...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苏交科集团股...
  • 1篇华设设计集团...

作者

  • 139篇郭唐仪
  • 22篇朱云霞
  • 21篇刘英舜
  • 16篇邵飞
  • 14篇邹城
  • 13篇刘康
  • 13篇许晋河
  • 11篇郭进
  • 10篇徐永能
  • 10篇姜雪娇
  • 10篇吴中山
  • 8篇周竹萍
  • 7篇唐安安
  • 7篇胡启洲
  • 7篇陈鑫超
  • 6篇杨洁
  • 6篇王建博
  • 6篇朱周
  • 5篇周洋
  • 5篇陈新

传媒

  • 6篇交通运输系统...
  • 5篇现代交通技术
  • 5篇交通信息与安...
  • 5篇交通运输研究
  • 3篇公路交通科技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黑龙江交通科...
  • 1篇交通科技与经...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外公路
  • 1篇兵工学报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城市道桥与防...
  • 1篇中国安全科学...
  • 1篇物流科技
  • 1篇单片机与嵌入...
  • 1篇城市公共交通
  • 1篇Journa...

年份

  • 4篇2025
  • 17篇2024
  • 10篇2023
  • 20篇2022
  • 9篇2021
  • 7篇2020
  • 7篇2019
  • 16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14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1900
1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集计与非集计速度一致性指标的差异性及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速度差及速度离散性对道路交通安全有重要影响,均可作为速度一致性指标,用于交通安全评价.将速度一致性指标分为集计与非集计两类,从数理上解析传统集计性指标(以运行速度为代表)的两个主要缺陷,即生态学谬论与过高估计安全性.在建立交通安全水平分级标准的基础上,利用运行速度差△V_(85)、85位单车速度差85(△V)和85位单车速度变化率85(△V)R对沪宁高速南京段37个高速公路出口进行了对比性安全评价.结果表明,单车速度变化率可以考虑上游路段初始速度;非集计速度指标可有效避免生态学谬论及过高估计安全性的缺陷.
郭唐仪邵飞刘英舜胡启洲
关键词:公路运输交通安全
面向出行路径的车辆绿波速度控制方法
2023年
针对交叉口车辆启停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出行路径的车辆绿波速度控制方法。该方法以路网交通状态为基础,从出行路径角度出发,通过求取全局最优速度为车辆提供行驶速度建议并对其动态更新,实现车辆不停车经过路径上的所有交叉口到达目的地。仿真结果表明,绿波速度控制方法能大幅减少交叉口的停车次数,车辆通行效率提高超过30%,同时车辆的燃油消耗、CO 2、VOC和NO x的排放量减少约50%,对于提升交通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唐坤钟学坤吕昊琛徐添郭唐仪
关键词:通行效率能源消耗
一种夜间车辆远光抓拍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夜间车辆远光抓拍系统,包括光源捕获模块、远光识别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及预警模块;光源捕获模块对夜间道路车辆照明光源进行实时捕获,数据存储模块存储远光灯的参数,远光识别模块对光源捕获模块捕获的光源进行区分识别...
葛徐婷宗佳晨郭唐仪
文献传递
高速公路出口匝道事故预测模型优选及弹性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为探索高速公路出口事故发生的关键诱因,依托美国佛罗里达州24条高速公路上405个出口匝道的历史事故和道路交通数据,验证了出口匝道事故服从于对数正态分布.以匝道交通量、匝道长度和设计一致性(分别以平均半径、曲率变化率、运行速度差和运行速度变化率度量)为解释变量,以2004—2006年间事故数为因变量,建立了4个泊松对数正态事故预测模型,其中以速度变化率表征设计一致性的事故预测模型具有最好的拟合度.基于最优拟合度模型的弹性分析表明,运行速度变化率及匝道长度为关键因素;基于安全考虑,出口匝道速度变化率宜控制在20%以内,出口匝道极限最小长度不宜小于200 m,一般最小长度不宜小于400 m.
郭唐仪Lin XiaoliKracht Matthias
关键词:交通安全高速公路出口匝道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干线公路可变限速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可变限速是一种缓解交通拥堵、降低事故发生率的重要交通管理控制方式。在执行可变限速时应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借助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可变限速影响因素递阶层次结构,分析相互的关联关系以及对速度的影响程度,确立可变限速值拟定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及相应判断矩阵。利用Matlab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ahp函数,并运用函数完成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以及限速值权重的确定,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模型,对模型的科学性进行论述。
姜雪娇郭唐仪
关键词:可变限速干线公路层次分析法
路段相邻人行横道行人过街实时信号控制方法被引量:1
2019年
为解决城市路段存在的相邻人行横道行人过街信号控制不协调问题,以机动车相位持续时间、行人绿灯时间和相位差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车辆和行人平均延误最低的路段相邻人行横道行人过街实时信号控制模型,以使机动车与行人的综合通行效率达到最优。并根据每个周期内到达车辆平均速度的不同提出了信号周期浮动相位差。以南京某条主干道的两个相邻人行横道为例,将路段上采集到的实时交通数据应用于建立的模型中,以Matlab作为仿真计算环境,采用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出路段相邻人行横道的实时信号控制方案。运行结果显示:在研究的路段中,不同权值比例下实时信号控制方案的平均延误分别比现状缩短了11.7%,13.7%,8.7%,且权值为机动车数量与机动车加行人总数量之比时优化效果最好,说明该方法能够提高城市干道车辆通行和行人过街的效率,且在所有路段行人过街信号优化中具备一定的适用性。
吕亦江郭唐仪
关键词:智能交通遗传算法行人过街
一种结合道路信息自动设置汽车最大行驶速度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道路信息自动设置汽车最大行驶速度的方法,属于汽车速度控制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实时获取当前车辆行驶速度和当前车辆所在的道路信息,包括道路等级、限速等;根据采集到的道路信息,自动设置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阈...
吕亦江郭唐仪葛徐婷潘姝王若愚朱云霞伊特格勒孙豪郝浪郭进
文献传递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交叉口短时交通流预测被引量:12
2019年
交叉口车辆运行效率不高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是目前很多交叉口交通信号的配时与实际交通流不匹配;二是当前短时交通流预测的时长集中在5~15min,过长的时间间隔无法给信号控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的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交叉口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首先针对流量预测提出了准实时的概念,其次引入BP神经网络,再利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最后在优化的BP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交叉口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且将传统的预测时长从5min缩短到5s。利用南京市某一道路交叉口采集的数据对提出的预测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以5min为预测时长相比,该预测方法以5s为预测时长能够将预测精度提高77%。
朱云霞郭唐仪
关键词:交叉口遗传算法准实时BP神经网络
基于非集计模型的交通调查技术于数据分析方法研究
郭唐仪
关键词:非集计模型交通调查
突发事件下双重不确定条件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被引量:2
2022年
突发事件的发生,对于多式联运网络中节点中转能力与货运需求,都会造成不确定影响,这对于注重经济性与时效性的物流运输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对此,文章讨论以在突发事件发生概率情景下,节点中转能力及货运需求双重不确定条件的多式联运网络路径优化模型,并设计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根据中日多式联运物流网络,证实模型与算法的可行性,并分析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突发事件的发生会影响多式联运的运输决策;当突发事件的影响导致节点中转能力低于货运需求量时,运输总成本会大大增加,而影响的进一步加大导致节点能力的再次降低不会再造成成本的明显增加;同时节点中转能力的提高却对运输总成本的影响并不显著。由此,企业在决策线路时需要考虑节点应对突发事件的可靠性与货运需求的波动性,保证运输服务安全与质量。
陈知渊郭唐仪周洋
关键词:多式联运遗传算法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