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天云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玉米
  • 1篇滴灌
  • 1篇滴灌技术
  • 1篇滴灌栽培
  • 1篇滴灌栽培技术
  • 1篇选育
  • 1篇盐碱
  • 1篇盐碱地
  • 1篇野生
  • 1篇野生大麦
  • 1篇玉米红蜘蛛
  • 1篇育种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技术
  • 1篇生态区
  • 1篇施肥
  • 1篇石膏
  • 1篇双垄沟
  • 1篇双垄沟播
  • 1篇套作

机构

  • 6篇甘肃省农业科...
  • 3篇古浪县农业技...
  • 1篇兰州大学
  • 1篇甘肃省农垦农...

作者

  • 6篇郭天云
  • 3篇何增国
  • 1篇王立明
  • 1篇董博
  • 1篇陈光荣
  • 1篇夏芳琴
  • 1篇牛小霞
  • 1篇张国宏
  • 1篇杨如萍
  • 1篇吕建敏
  • 1篇李国军
  • 1篇李长亮
  • 1篇杨国
  • 1篇韦瑛

传媒

  • 2篇甘肃农业科技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磷石膏对盐碱地改良效果及对玉米的影响被引量:16
2019年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磷石膏改良盐碱地效果及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以施入磷石膏3000kg/hm^2处理最高,为10881.63kg/hm^2,较不施磷石膏处理增产4.96%,但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施入磷石膏后改善土壤质量的效果显著,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0.1~7.4g/kg、速效氮5~26mg/kg、有效磷1~2mg/kg、速效钾含量8~32mg/kg。可显著降低耕层pH0.04~0.46。脱盐效果明显,施入磷石膏3000~4500kg/hm^2的处理,水溶性盐的含量降低到了1g/kg以下。通过土壤脱盐,释放出了土壤中被固定的各种养分,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达到改良风沙土盐碱地的目的。
郭天云郭天海何增国
关键词:磷石膏盐碱地玉米
野生大麦种质在大麦育种中的利用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根据野生大麦的分布情况及其主要特点,综述了野生大麦种质资源在育种上的利用研究进展。从杂交育种及生物技术育种2个方面阐述了野生大麦种质资源的主要研究现状和利用价值。其中,杂交育种主要从抗逆抗病、营养成分、快速育种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牛小霞吕建敏郭天云
关键词:野生大麦种质资源
甘肃不同生态区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张国宏陈光荣王立明杨如萍杨国韦瑛张任南张宏山董博雍太文吴存祥夏芳琴郭天云李长亮杨桂芳
该研究属于农业科学技术领域。项目研究选育出了适宜间套作复合种植的大豆新品种陇黄1号和陇黄2号,已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引进筛选出适宜甘肃不同生态区复合种植的中黄30、齐黄34、冀豆17和汾豆78等抗逆、耐密、高产大豆新品种...
关键词:
关键词:大豆品种选育套作平衡施肥
甘肃省古浪县旱作农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被引量:1
2013年
着重分析总结甘肃省古浪县旱作农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及保障古浪县旱作农业稳定持续发展的主要做法,提出了"健全种薯体系,奠定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良种基础;发展商品生产,提高马铃薯生产的质量效益;发展产品加工和贮藏,延伸马铃薯产业的增值链条"等今后发展思路。
何增国李国军何晟国郭天云
关键词:旱作农业
河西地区玉米双垄沟播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被引量:2
2012年
膜下滴灌技术是将覆膜种植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该技术可根据需要将水与水溶性肥料、农药等充分融合,形成水溶液滴入作物根系,具有显著的节水、节肥、增产增效作用。我们以高产高效为目标,结合石羊河综合治理及河西地区自然条件和气候特征,研究总结出了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何晟国何增国郭天云
关键词:膜下滴灌栽培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沟播
张掖市玉米红蜘蛛的发生与防治被引量:2
2013年
介绍玉米红蜘蛛的生活习性及其在张掖市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郭天云
关键词:玉米红蜘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