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肺癌
  • 2篇单药治疗
  • 2篇生活质量
  • 2篇晚期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 2篇细胞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及生活质...
  • 2篇老年晚期
  • 2篇老年晚期非小...
  • 2篇活质量
  • 2篇非小细胞
  • 2篇非小细胞肺癌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机构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作者

  • 5篇郭宏伟
  • 4篇韩磊
  • 3篇李文文
  • 3篇郭彩虹
  • 3篇郝玮
  • 2篇李莉
  • 2篇赵丽波
  • 1篇吕宝霞
  • 1篇王毓洲
  • 1篇刘端祺
  • 1篇张颖
  • 1篇王祥立
  • 1篇阿荣
  • 1篇陆汉红
  • 1篇荀培
  • 1篇高正兴
  • 1篇周维国
  • 1篇刘华
  • 1篇李莉

传媒

  • 2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紫杉醇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紫杉醇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8例采用紫杉醇单药80 mg/m2加入5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3 h(d1,d8),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作疗效评价。结果:3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15例,进展(PD)13例,有效率为26.3%(10/38),疾病控制率为65.8%(25/38),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末梢神经炎、肌肉关节疼痛、恶心呕吐、乏力。结论:紫衫醇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郭彩虹郝玮李莉荀培李文文郭宏伟高正兴韩磊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老年人紫杉醇
吉西他滨与紫杉醇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对比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Gemcitabine)和紫杉醇(Paclitaxel)单药治疗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对比。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2例,患者随机分为G组和P组,每组31例。G组采用吉西他滨单药化疗;P组采用紫杉醇单药化疗,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收集生存情况。2组疗效进行判定和QLQ-30生活质量对比研究。结果 G组、P组总有效率分别为29.0%、29.0%。G组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3年生存率为6.5%,P组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3年生存率为3.2%。G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与P组相似,但骨髓抑制发生率G组高于P组(P<0.05)。2组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组方案在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相当,但毒副作用有轻微差异,2组患者生活质量无差异。
郭彩虹卢桂龙郭宏伟李文文李莉郝玮韩磊
关键词:肿瘤分期疗效生活质量
建立头颈肿瘤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心的设想及对医护人员科研能力培养的影响
2012年
头颈肿瘤分子生物学实验平台是专业性、具有特色的实验平台,实验平台作为年轻且具有临床、科研双栖人才培养的重点环节,在保证医护工作者共同临床工作顺利进行和实现创新性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本文就如何加强头颈肿瘤分子生物学实验平台建设,发挥重点学科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年轻医师和护理人员培养及共同工作中的重要性进行讨论。
赵丽波陆汉红郭宏伟阿荣吕宝霞韩磊
关键词:头颈肿瘤医护人员
PBL联合微信平台在肿瘤内科临床教学的应用被引量:26
2014年
目的调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联合微信平台在肿瘤内科临床教学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肿瘤内科轮转实习的本科生,以完全随机的方式分组,试验组21人,对照组22人,所有人实习时间均为2周,其中试验组行PBL联合微信平台进行教学,其教学的主要方法为基于微信平台的提问与回答,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模式进行教学,对2组进行理论知识和病例分析的考核。对比2组的入科时和出科时的理论考试成绩和病例分析成绩。结果试验组入科时的理论考试成绩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分析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时试验组理论考试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分析成绩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理论成绩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分析的成绩亦随着理论成绩的提高而提高。结论 PBL联合微信平台在肿瘤内科临床教学中可以提高参与学生的知识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其在临床教学中价值明显,值得在理论成绩教学中推广。
郭彩虹卢桂龙郭宏伟李文文李莉郝玮韩磊王祥立
关键词:临床教学案例分析肿瘤内科
肺癌生存者在医疗机构-社区医疗服务模式下疼痛治疗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在医疗机构-社区医疗服务模式下采用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肺癌患者中、重度疼痛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3例肺癌合并中、重度疼痛患者给予羟考酮缓释片镇痛治疗,采用数字评分疼痛分级法(NRS)及EORTC生命质量测量表(EORTCQLQ-C30)分别评估镇痛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患者出院或门诊就诊后转诊至社区服务站,由社区医师继续进行镇痛治疗、心理干预及随访,4周后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羟考酮缓释片镇痛治疗后,中、重度癌痛的缓解率分别为94.1%、86.2%,总缓解率为9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便秘等,经对症处理后大多数不良反应减轻或消失。镇痛治疗后全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表现为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疼痛、失眠、整体生活质量均改善(P<0.05);中、重度癌痛患者镇痛治疗后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2.01±10.36和31.61±13.06,均高于治疗前(P<0.05)。心理干预后中、重度癌痛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5.17±11.66和33.98±13.56,均高于心理干预前(P<0.05)。结论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肺癌伴有中、重度疼痛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由肿瘤专科医师和社区医师分担的医疗机构-社区医疗服务模式是可行的,在此模式下的综合性心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赵丽波张颖郭宏伟周维国王毓洲刘端祺刘华
关键词:癌痛生活质量心理干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