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瑞芝

作品数:27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市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3篇地震
  • 8篇地震波
  • 8篇地震预报
  • 8篇震波
  • 7篇震前
  • 6篇地震前
  • 6篇前兆
  • 5篇地震前兆
  • 4篇地震研究
  • 3篇强震
  • 3篇勘探
  • 3篇勘探资料
  • 2篇地壳
  • 2篇地脉动
  • 2篇地震活动
  • 2篇地震活动性
  • 2篇地震图
  • 2篇动力学
  • 2篇频谱
  • 2篇分析处理

机构

  • 27篇天津市地震局
  • 3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南开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上海市地震局
  • 1篇江苏省地震局
  • 1篇国家地震局

作者

  • 27篇郭瑞芝
  • 21篇冯德益
  • 11篇吴国有
  • 10篇陈化然
  • 9篇聂永安
  • 3篇敖雪明
  • 2篇周仕勇
  • 2篇何柏荣
  • 2篇顾瑾平
  • 2篇高原
  • 1篇张少泉
  • 1篇栗连弟
  • 1篇吕自新
  • 1篇王安滨
  • 1篇赵国敏
  • 1篇丁伟国
  • 1篇刘赤兵
  • 1篇郑建常
  • 1篇马淑芹
  • 1篇赵根模

传媒

  • 6篇地震
  • 3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地壳形变与地...
  • 2篇地震研究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震学刊
  • 1篇华南地震
  • 1篇内陆地震
  • 1篇防灾减灾学报
  • 1篇1994年中...
  • 1篇1990年中...
  • 1篇1992年中...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4
  • 4篇1993
  • 4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3篇1989
  • 1篇198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数字地震记录震相的模糊模式识别方法
1992年
本文用模糊模式识别的直接方法来分析识别数字化地震记录的地震波震相,主要是识别(?)、(?)震相到时。所用方法的基本技巧是,首先对一次地震的数字化三分向记录计算其每一时刻(时间间隔为0.025秒)的出射角和方位角,然后对每一时刻的出射角和方位角计算其从属函数值,再进而确立上述两种从属函数的综合从属函数值,选择适当阈值,进行识别判断,即可得出(?)、(?)震相的到达时刻。文中给出了使用上述方法处理北京白家疃台数字化地震仪记录的1988—1990年间大同地区4次地震记录的实例。所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用于识别数字化地震记录的震相的到时,为计算机自动分析处理地震波资料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途径。
吴国有冯德益郭瑞芝高原
关键词:数字地震记录震相识别方法
地脉动及特殊波形的频谱特性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11
1998年
利用功率谱和Sompi港分析方法,对大震前地脉动及展前特殊波形等记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①较大地震前短周期地脉动及展前特殊波形频谱的峰值频率几,拐角频率人,相对频带宽度f,相对峰值人Sm/So,高频段的斜率绝对值问及Sompi港的卓越频率入等特征量均可能呈现出较明显的下降(少数为上升)异常变化;②各频谱特征量呈现异常的时间基本上同步,并与波速异常发展趋势基本相符;③以上异常变化可能反映震前孕震区地下微破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④地脉动特征量可能为地震中长期及短临预报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陈化然郭瑞芝冯德益
关键词:短周期地脉动地震预报
地球动力学过程中的波动现象及其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正>1.地球内部的波动现象及其与大地构造和地震的关系 70年代初,张伯声教授等提出了著名的“地壳镶嵌构造波浪运动学说”。他们研究的是各大区乃至全球的不同阶次的大尺度地壳波动现象。强震震中分布与地壳的波浪状构造密切相关。...
冯德益聂永安吴国友陈化然郭瑞芝
文献传递
数字化地震记录波形线性度的分析处理方法及其初步应用被引量:7
1993年
探讨了数字化地震记录P 波初始部分波形线性度的两种分析处理方法,即波形的时间线性度和波形的空间线性度的分析处理方法,并着重介绍了这两种方法在地震预报研究中的初步应用结果.
冯德益虞雪君吴国有郭瑞芝
关键词:地震预报分析处理
构造活动波的进一步研究
本文对超长周期、长周期和短周期的构造活动波作了进一步研究。这些波的波源可能有地球自转、地幔对流、区域性构造运动(如活动断裂等)及强烈地震、慢地震等多种。
冯德益聂永安郭瑞芝吴国有
文献传递
构造波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10
1993年
本文依据构造力源假说,对可能沿软流圈或构造带传播的四种类型的构造波进行了研究。这四种构造波为:广义瑞利型构造波;广义洛夫型构造波;广义构造导波及构造形变波。采用适当的软流圈模型,对这四种波型的频散关系及存在条件作了研究。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在软流圈中这四类波型均可能存在。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构造波所反映的地震前兆的周期(时间)长短,又把它们归为三类。第一类称为长周期的构造波,它反映了强震震中以波的形式迁移,这可以用来解释强震沿某些构造带与纬度方向迁移及其幅射状迁移等现象。第二类是中周期的构造波,它反映了地震前兆的三阶段发展变化。第三类为长周期的形变波,它是一种短周期的构造波,反映了短期或临震前兆。
冯德益聂永安郭瑞芝吴国有
关键词:周期地震前兆地震预报
青藏高原北缘地区地震波动力学特征量变化与强震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利用甘肃河西张掖数字化地震台网观测到的肃南南部地区1988年9月至1990年4月间的地震记录资料,以及刘家峡、合作、肃南、靖远等地震台观测到的景泰地区1989年2月至1990年10月的地震资料,分析研究了这些台站所在的青藏高原北缘地区地震波动力学特征量变化与该区及邻近地区在这些时间段内发生的3次Ms>5.5级强震的关系。所研究的地震波动力学特征是有P波初始部分及短周期地脉动的波形时间线性度和空间线性度,平均半周期、出射角和方位角,频谱的峰值频率、拐角频率,相对频带宽度、相对频谱峰值,高频段的潜线斜率绝对值,尾波的时间熵、振幅比、持续时间变化量等。
冯德益陈化然郭瑞芝顾瑾平虞雪君
关键词:地震波动力学强震青藏高原
孕震过程中地脉动特征的变化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正>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特别是其后期,震源外围大范围区域内的介质(简称孕震介质)性质都可能发生一定的变化,如大量微裂隙的产生、串通、空间排列与闭合等,可能使介质的孔隙度和各向异性程度等发生变化,以至影响到弹性模量和地震波...
冯德益陈化然郭瑞芝吴国有
文献传递
1906年沙湾8.0级地震震源区附近地层速度的反演结果——石油地震勘探资料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1992年
本文利用穿透1906年沙湾8.0级地震震源区及其附近地区的8条石油人工地震反射剖面资料,对大震震源附近地区进行了分层速度反演,并分别计算了部分地层的层速度,对大震震源附近地区浅层速度分布特征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所得结果表明,大震震源附近地区的浅部地壳速度明显低于其外围地区。
周仕勇冯德益敖雪明聂永安郭瑞芝
关键词:地震地层速度反演结果
大震前P波出射角和方位角的异常变化被引量:1
1995年
给出了数字化地震记录P波初始部分平均出射角和方位角的分析处理方法,研究了山西大同ML=6.1级地震以及唐山ML=5.6级地震前出射角与方位角出现的异常变化,并对地震前地震波动力学特征的这一类前兆异常现象进行了初步讨论。
郭瑞芝冯德益陈化然
关键词:P波地震前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